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105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105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初,沈庆之既发颜、柳之谋,遂自昵于帝,数尽言规谏,帝浸不悦。庆之惧,杜门不接宾客。尝遣左右范羡至吏部尚书蔡兴宗所,兴宗使羡谓庆之曰:“公闭门绝客,以避悠悠请托者耳。如兴宗,非有求于公者也,何为见拒!”庆之使羡邀兴宗。
    废帝刘子业的舅舅东阳太守王藻娶文帝刘义隆的女儿临川长公主刘英媛为妻。刘英媛天性善妒,于是就在废帝跟前进谗言诋毁王藻。已卯日,王藻被抓捕入狱而死。
    会稽太守孔灵符,不管到哪都很有政绩,但是只是由于他触犯了废帝身边的心腹,这些人就诋毁他,而废帝居然派人用鞭子活活将孔灵符抽死了,同时,还将孔灵符的两个儿子杀了。
    宁朔将军何迈,是何瑀的儿子,娶废帝的姑姑新蔡长公主刘英媚为妻。但是,废帝却将刘英媚留在宫中,将她称为谢贵嫔;对外宣称刘英媚死了,他将一名宫女杀死,送给何迈,以公主的礼仪将那名宫女埋葬。庚辰日,将谢贵嫔封为夫人,而且特别批准,准许刘英媚乘坐装饰有龙旗鸾铃的御车,进出的时候,所经过的街市进行戒严。何迈向来豪迈不拘小节,很具侠士风度,而且蓄养了很多愿意给他卖命的人。他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就打算趁着废帝出游的时候,将其废黜,拥立晋安王刘子勋做皇帝。事情败露,十一月壬辰日,废帝亲自领兵将何迈杀死。
    当初,沈庆之在揭发了颜师伯、柳元景的造反事件之后,就主动对废帝示好,表示亲近,因此屡次直言进谏,慢慢地,废帝对他开始不满。沈庆之因此十分害怕,于是闭门不再接待任何到访的客人。有一次,他派侍从范羡到吏部尚书蔡兴宗那里去,蔡兴宗就让范羡转告沈庆之说:“您闭门不接待宾客,目的是为了躲避无休无止的请托而已。像我蔡兴宗,对您并没有什么请求,为何也拒绝不接见呢!”于是,沈庆之立即派范羡去将蔡兴宗请来。
    兴宗往见庆之,因说之曰:“主上比者所行,人伦道尽;率德改行,无可复望。今所忌惮,唯在于公;百姓喁喁,所瞻赖者,亦在公一人而已。公威名素著,天下所服。今举朝遑遑,人怀危怖。指麾之日,谁不响应!如犹豫不断,欲坐观成败,岂惟旦夕及祸,四海重责将有所归!仆蒙眷异常,故敢尽言,愿公详思其计。”庆之曰:“仆诚知今日忧危,不复自保,但尽忠奉国,始终以之,当委任天命耳。加老退私门,兵力顿阙,虽欲为之,事亦无成。”兴宗曰:“当今怀谋思奋者,非欲邀功赏富贵,正求脱朝夕之死耳!殿中将帅唯听外间消息,若一人唱首,则俯仰可定。况公统戎累朝,旧日部曲,布在宫省,受恩者多,沈攸之辈皆公家子弟耳,何患不从!且公门徒、义附,并三吴勇士。殿中将军陆攸之,公之乡人,今入东讨贼,大有铠仗,在青溪未发。公取其器仗以配衣麾下,使陆攸之帅以前驱。仆在尚书中,自当帅百僚按前代故事,更简贤明以奉社稷,天下之事立定矣。又,朝廷诸所施为,民间传言公悉豫之。公今不决,当有先公起事者,公亦不免附从之祸。闻车驾屡幸贵第,酣醉淹留;又闻屏左右,独入閤内;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庆之曰:“感君至言。然此大事,非仆所能行。事至,固当抱忠以没耳。”
    蔡兴宗去看望沈庆之,趁机劝他说:“君主最近的行为举止,已经彻底丧尽人伦天道;想要将他的德行改变,已经不可能了。现在还能让他有所忌惮的,仅有你一人;百姓所仰仗依赖的,也只剩你一个人了。你向来有着深远的威名,普天之下都对你十分敬佩。但是现在,满朝文武终日惶惶不安。人人自危,要是你高举旗帜,有谁会不积极响应你呢!要是你现在依旧犹豫不决,只是想要坐观国家的兴亡,怎么仅仅是大祸将临,而且将来四宇之内都会因此指责你!我有幸蒙受你与众不同的厚爱,因此才敢将话全部说出来,希望你可以认真思考一个办法。”沈庆之说:“我已经清楚眼前所面临的危难和忧患,我已经无法保全自己了,只是希望尽忠报国,矢志不渝罢了,一切只能听从上天的安排了。加上我年龄大了,退休在家,手中没有一点军权,就算是想做些什么,恐怕也无法成功了。”蔡兴宗说:“如今身怀智谋、寻求奋进的人,全都不会谋求功名富贵,而只是想去改变即将遭受杀戮的困境!殿中将帅都在观望外界的消息,要是肯有一个人带头的话,那么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确定大局。况且您在几个朝代都率领部队,从前的属下将士,大多数都在宫中、朝中为官,他们中有很多受到您的恩惠,沈攸之等人又是您沈家的后代,怎么会担心他们不响应呢!况且,您的门生、义附者,又全是三吴一带的勇士。殿中将军陆攸之,是您的同乡,现在他到东部去征讨逆贼,手中持有大量兵器,如今正停留在青溪。您可以用他手中的兵器,武装部下,派陆攸之作为前锋。我在尚书省,自然会率领文武百官,依照前朝旧例,另选贤君拥立,统治国家,那么,天下大事自此就能够确定了。此外,朝廷所做的许多事情,民间都流传有您的参与和策划。现在您犹豫不定,要是有人抢在您前面起兵了,那么,您终究难以逃脱作为帮凶的命运,惹下大祸。我听闻,君主数次到您这里来,每一次都喝得大醉,停留的时间也很长;又听闻,主上屏退身边的侍从,常常一个人进来;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我们绝对不可以错过这一机会。”沈庆之说:“听了你说的至理之言,让我十分感动。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并非我一个人能够做得了的。事到如今,我也只能怀有忠贞,一死而已。”
    青州刺史沈文秀,庆之弟子也,将之镇,帅部曲出屯白下,亦说庆之曰:“主上狂暴如此,祸乱不久,而一门受其宠任,万物皆谓与之同心。且若人爱憎无常,猜忍特甚,不测之祸,进退难免。今因此众力,图之易于反掌。机会难值,不可失也。”再三言之,至于流涕,庆之终不从。文秀遂行。
    及帝诛何迈,量庆之必当入谏,先闭青溪诸桥以绝之。庆之闻之,果往,不得进而还。帝乃使庆之从父兄子直閤将军攸之赐庆之药。庆之不肯饮,攸之以被掩杀之,时年八十。庆之子侍中文叔欲亡。恐如太宰义恭被支解,谓其弟中书郎文季曰:“我能死,尔能报。”遂饮庆之之药而死。弟秘书郎昭明亦自经[自经:上吊自杀。]死。文季挥刀驰马而去,追者不敢逼,遂得免。帝诈言庆之病薨,赠侍中、太尉,谥曰忠武公,葬礼甚厚。
    青州刺史沈文秀,是沈庆之弟弟的儿子,他即将去州所任职,带领部下在白下驻守,他也赶来劝谏沈庆之:“君主这般狂妄残暴,不久就会降下祸端,而只有我们一家深受他的宠信,大家都会觉得我们与他是一条心的。何况,这个人爱恨变化多端,非常凶残无情,不能预计的灾难,无论进退都难以免除。如今,趁着人多势众去推翻他,简直是易如反掌。好的机会万世难遇,绝对不可以错过。”沈文秀再三劝说沈庆之,以至于后来流着眼泪劝说,但是最终沈庆之也没有答应。沈文秀只能告辞。
    等到废帝刘子业诛杀何迈的时候,他预计沈庆之肯定会来劝谏,于是事先将青溪各桥关闭,不许沈庆之进来。沈庆之得知何迈被杀这件事,果真前来劝谏,但是没能被允许入宫,只得返回。废帝因此命沈庆之的堂侄、直閤将军沈攸之赐予沈庆之毒药,命他自尽。沈庆之不肯喝下毒药,于是沈攸之就用被子活活把沈庆之捂死,这一年沈庆之八十岁。沈庆之的儿子、侍中沈文叔打算逃跑,又惧怕会遭到太宰刘义恭被肢解的命运,于是对他的弟弟中书郎沈文季说:“我不惧怕死亡,你可以报仇。”说完,将赐给沈庆之的毒药喝下自尽。沈文叔的弟弟秘书郎沈昭明也自缢身亡。沈文季挥舞手中的刀,驱马逃走,追击他的人都不敢靠近,这才免于一死。废帝对外宣称沈庆之因病去世,追赠沈庆之为侍中、太尉,谥号为忠武公,葬礼也举办得非常隆重。
    领军将军王玄谟数流涕谏帝以刑杀[刑杀:执行死刑。]过差,帝大怒。玄谟宿将[宿将:久经战场的老将。],有威名,道路讹言玄谟已见诛。蔡兴宗尝为东阳太守,玄谟典签包法荣家在东阳,玄谟使法荣至兴宗所。兴宗谓法荣曰:“领军殊当忧惧。”法荣曰:“领军比日殆不复食,夜亦不眠,恒言收己在门,不保俄顷。”兴宗曰:“领军忧惧,当为方略,那得坐待祸至!”因使法荣劝玄谟举事。玄谟使法荣谢曰:“此亦未易可行,期当不泄君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