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第116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第116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乙巳,帝发晋阳。匡国节度使药元福言于帝曰:“进军易,退军难。”帝曰:“朕一以委卿。”元福乃勒兵成列而殿 [殿:行军时走在最后。]。北汉果出兵追蹑,元福击走之。然军还匆遽,刍粮数十万在城下,悉焚弃之。军中讹言相惊,或相剽掠,军须失亡不可胜计。所得北汉州县,周所置刺史等皆弃城走,惟代州桑珪既叛北汉,又不敢归周,婴 [婴:通“撄”,环绕。]城自守,北汉遣兵攻拔之。
    当初,王得中从契丹返回,正值后周士兵围攻晋阳,他就留在代州。等到桑珪杀死郑处谦,将王得中囚禁起来,押送到后周军中。皇帝将他释放,赏赐衣带、马匹,问:“胡人的军队什么时候能到?”王得中说:“我奉命送杨衮,没有别的使命。”有人对王得中说:“契丹向您许诺发兵,您不如实禀告,契丹兵就要到了,您不就危险了吗?”王得中长叹说:“我吃刘氏的俸禄,有老母在被围困的城中,若如实禀告,周军一定会发兵占据险隘来抵御。像这样,家国双亡,我独自生存有什么用!不如献出生命来保全家国,所得到的就更多了!”甲辰日,皇帝因为王得中欺骗朝廷,将他勒死。
    乙巳日,皇帝从晋阳出发。匡国节度使药元福向皇帝进言说:“进军容易,退兵困难。”皇帝说:“我把国家托付给您。”药元福于是部署军队排列阵势断后。北汉果然出兵追赶,药元福击退敌军。然而军队匆忙撤退,几十万粮草还在晋阳城下,只能全部烧掉。军中因为谣言相互惊吓,还有相互劫掠的情况,军需物资的损失不计其数。所攻取的北汉州县,后周所设置的刺史等官吏都弃城逃跑,只有代州桑珪已经背叛北汉,又不敢归附后周,就绕城自守,北汉派士兵将其攻下。
    乙酉,帝至潞州。甲子,至郑州。丙寅,谒嵩陵 [嵩陵:后周太祖的陵墓。]。庚午,至大梁。帝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 [受成:指完全依从上级的指令行事。]于上而已。河南府推官高锡上书谏,以为:“四海之广,万机之众,虽尧舜不能独治,必择人而任之。今陛下一以身亲之,天下不谓陛下聪明睿智足以兼百官之任,皆言陛下褊迫 [褊迫:器量狭隘。]疑忌举不信群臣也。不若选能知人公正者以为宰相,能爱民听讼者以为守令,能丰财足食者使掌金谷,能原情 [原情:推究实情。]守法者使掌刑狱,陛下但垂拱 [垂拱:垂衣拱手,指圣人无为而治。]明堂,视其功过而赏罚之,天下何忧不治!何必降君尊而代臣职,屈贵位而亲贱事,无乃失为政之本乎!”帝不从。锡,河中人也。
    北汉主忧愤成疾,悉以国事委其子侍卫都指挥使承钧。
    河西节度使申师厚不俟诏,擅弃镇入朝,署其子为留后。秋七月癸酉朔,责授 [责授:降级授职。]率府 [率府:官署名,掌管东宫宿卫。]副率。
    丁丑,加吴越王钱弘俶天下兵马都元帅。
    癸巳,加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范质守司徒,以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长山景范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加枢密使、同平章事郑仁诲兼侍中。乙未,以枢密副使魏仁浦为枢密使。范质既为司徒,司徒窦贞固归洛阳,府县以民视之,课役皆不免。贞固诉于留守向训,训不听。
    乙酉日,皇帝来到潞州。甲子日,皇帝来到郑州。丙寅日,皇帝拜谒嵩陵。庚午日,大军来到大梁。皇帝违背群臣的建议打败北汉,从此政事无论大小都亲自决断,百官只是服从皇上的命令行事罢了。河南府推官高锡上书劝谏,认为:“天下广大,事务繁多,即使尧舜也不能独自治理,一定要选拔人才来任用他们。现在陛下一律亲自决断,天下人不认为陛下聪明睿智足以身兼百官的责任,都说陛下器量狭隘多疑猜忌完全不信任群臣。不如选拔能够辨识人才公平正直的人担任宰相,能够爱护民众处理诉讼的人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增加财富积蓄粮食的人掌管钱粮,能够推究实情遵守法令的人掌管刑狱,陛下只需要在朝堂上垂衣拱手,根据他们的功劳和过失进行奖赏和惩罚,还用担忧天下不能太平吗!为什么一定要降低国君的尊严而取代大臣的职责,委屈高贵的地位而亲自处理低贱的事务,不是丢掉了为政的根本吗!”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高锡,河中人。
    北汉主因为忧愤而生病,把国事都托付给他的儿子侍卫都指挥使刘承钧。
    河西节度使申师厚不等诏令,就擅自丢弃藩镇入朝,任命他的儿子为留后。秋季七月癸酉朔日,皇帝将他降职授任率府副率。
    丁丑日,朝廷加授吴越王钱弘俶天下兵马都元帅头衔。
    癸巳日,朝廷加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范质守司徒头衔,任命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长山人景范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加授枢密使、同平章事郑仁诲兼待中头衔。乙未日,朝廷任命枢密副使魏仁浦为枢密使。范质担任司徒后,前任司徒窦贞固回到洛阳,府县将他视为平民,赋税徭役都不减免。窦贞固向洛阳留守向训申诉,向训不听。
    初,帝与北汉主相拒于高平,命前泽州刺史李彦崇将兵守江猪岭,遏北汉主归路。彦崇闻樊爱能等南遁,引兵退,北汉主果自其路遁去。八月己酉,贬彦崇率府副率。
    己巳,废镇国军。
    初,太祖以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拒北汉之功,其乡里在滕县,徙晏为武宁节度使。晏少时尝为群盗,至镇,悉召故党,赠之金帛、鞍马,谓曰:“吾乡素名多盗,昔吾与诸君皆尝为之,想后来者无能居诸君之右。诸君幸为我语之,使勿复为,为者吾必族之。”于是一境清肃。九月,徐州人请为之立衣锦碑。许之。
    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坐纳藁 [藁:秸秆。]税,场官扰民,多取耗余,赐死。有司奏汉卿罪不至死。上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
    己酉,废安远、永清军。
    当初,皇帝和北汉主在高平相持,命令前泽州刺史李彦崇率领士兵驻守江猪岭,阻断北汉主撤退的道路。李彦崇听说樊爱能等人向南逃跑,就领兵撤退了,北汉主果然从这条道路逃走。八月己酉日,朝廷将李彦崇贬为率府副率。
    己巳日,朝廷裁撤镇国军。
    当初,太祖因为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抵御北汉的战功,他的家乡在滕县,就调任他为武宁节度使。王晏年少时曾经做过盗贼,来到藩镇时,召集全部过去的同党,赠送财物、鞍马,对他们说:“我们家乡一向以盗贼多而闻名,从前我和各位都曾经做过盗贼,料想后来的盗贼没有能超过各位的。各位请为我转告他们,让他们不要再做盗贼了,做盗贼的人一定会被灭族。”于是全境的盗贼都被肃清了。九月,徐州人请求为王晏树立衣锦碑。皇帝批准了。
    冬季十月甲辰日,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征收秸秆税时,秸秆场的官吏骚扰民众,多收取秸秆以备损耗而获罪,赐他自杀。有关部门奏称孟汉卿的罪不够处死。皇上说:“我知道,只是想借此惩戒众人罢了!”
    己酉日,朝廷裁撤安远军、永清军。
    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 [简阅:挑选。],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 [浚:榨取。]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羸者斥去之。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戊辰,帝谓侍臣曰:“诸道盗贼颇多,讨捕终不能绝,盖由累朝分命使臣巡检,致藩侯 [藩侯:诸侯,这里指节度使。]、守令皆不致力。宜悉召还,专委节镇 [节镇:指藩镇。]、州县,责其清肃。”
    河自杨刘至于博州百二十里,连年东溃,分为二派,汇为大泽,弥漫数百里。又东北坏古堤而出,灌齐、棣、淄诸州,至于海涯,漂没民田庐不可胜计,流民采菰稗 [菰稗:菰米和稗子,两种野生谷物。]、捕鱼以给食,朝廷屡遣使者不能塞。十一月戊戌,帝遣李穀诣澶、郓、齐按视堤塞,役徒六万,三十日而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