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第115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第115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臣司马光说:天地设置方位,圣人以此为准则,用来制定礼法,家中有夫妻之间的伦理,家外有君臣之间的纲常。女人追随丈夫,终身不能改变。大臣事奉君主,至死没有异心。这是做人之道最大的伦常。如果有人废弃这些伦常,就没有比这更大的祸乱了!范质称赞冯道德行深厚而考察古事,才能卓越而器量宏大,即使朝代变迁,人们没有闲话,像大山一样高耸,不可动摇。我认为正派的女人不会嫁给两个丈夫,忠诚的大臣不会事奉两个君主。做女人不正派,即使有再美的容貌,再巧的纺织技艺,也算不上贤惠了。做大臣不忠诚,即使有再多的才智,再好的为政成绩,也算不上可贵了。为什么呢?因为大节操已经亏缺了。冯道担任宰相,经历五个朝代、八姓君主,就像在旅店看过往的客人一样,早晨还是仇敌,傍晚就成为君臣了,改换面目而变更说辞,竟然没有羞愧之意,大节操已经这样,即使有小善行,怎么值得称道呢!有人认为自从唐朝灭亡以来,群雄凭借武力争斗,帝王的兴亡,时间长的十几年,短的三四年,即使有忠臣智士,将会怎么做呢!在这个时候,丧失人臣节操的不只冯道一人,怎么能只怪罪冯道呢!我认为忠臣为国事担忧就像为家事,见到危险就献出生命,君主有过错就直言劝谏据理力争,国家衰亡就以死尽到做人臣的节操。智士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辞官隐居,或者躲进山林,或者悠闲地做个小吏。现在冯道有超过三师的荣宠,有宰相之首的职权,国家存在他们就态度模糊拱手沉默,窃取官位无功受禄,国家灭亡就图谋保全苟且偷生,迎接拜谒劝人称帝。君主兴亡更替,冯道富贵依旧,这是奸臣中尤其突出的人物,怎么能和别人相比呢!有人认为冯道能够在乱世保全自己远离灾祸,这也算得上贤能了。我认为只有献出生命成就仁德的君子,没有谋求活命损害仁德的君子,怎么能只把保全自己远离灾祸视为贤能呢!那么盗跖病死而子路被砍成肉酱,谁才是真正贤能的人呢?不过这不只是冯道的过错,当时的君主也有责任。为什么呢?不正派的女人,普通的男子都以和她成家为耻。不忠诚的小人,普通的君主都以让他做大臣为耻。冯道担任前朝的宰相,说他忠诚却背叛君主事奉仇敌,说他智慧却导致国家变成废墟。后来的君主,对他不诛杀不抛弃,竟然再次任用他为宰相,他又怎么肯对本朝竭尽忠诚而能为君主所用呢!所以说,不只是冯道的过错,也是当时君主的责任!
    辛酉,符彦卿奏北汉宪州刺史太原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皆举城降。初,符彦卿有女适李守贞之子崇训,相者言其贵当为天下母。守贞喜曰:“吾妇犹母天下,况我乎!”反意遂决。及败,崇训先刃其弟妹,次及符氏。符氏匿帏下,崇训仓猝求之不获,遂自刭。乱兵既入,符氏安坐堂上,叱乱兵曰:“吾父与郭公为昆弟 [昆弟:兄弟。],汝曹勿无礼!”太祖遣使归之于彦卿。及帝镇澶州,太祖为帝娶之。壬戌,立为皇后。后性和惠而明决,帝甚重之。
    王彦超、韩通攻石州,克之,执刺史安彦进。癸亥,沁州刺史李延诲降。庚午,帝发潞州,趣晋阳。癸酉,北汉忻州监军李勍杀刺史赵皋及契丹通事杨耨姑,举城降。以勍为忻州刺史。
    王逵表请复徙使府治朗州。
    辛酉日,符彦卿奏报北汉宪州刺史太原人韩光愿、岚州刺史郭言都献出城池归降朝廷。当初,符彦卿有一个女儿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相面的人说她会得到富贵而母仪天下。李守贞高兴地说:“我的妻子尚且能母仪天下,何况我呢!”于是他决定了反叛的想法。等到战败,李崇训先用刀杀死他的弟弟和妹妹,接着轮到符氏。符氏躲藏在帏帐下面,李崇训匆忙之间没有找到她,于是自杀了。乱兵已经进入,符氏安稳地坐在厅堂上,斥责乱兵说:“我的父亲和郭公是兄弟,你们不要无礼!”太祖派使者将她送回符彦卿家中。等到皇帝镇守澶州时,太祖为他求娶符氏。壬戌日,皇帝立符氏为皇后。皇后性情温和仁惠明达而善于决断,皇帝非常敬重她。
    王彦超、韩通攻打石州,将其攻克,擒获刺史安彦进。癸亥日,沁州刺史李延诲归降。庚午日,皇帝从潞州出发,直奔晋阳。癸酉日,北汉忻州监军李勍杀死刺史赵皋和契丹通事杨耨姑,献出城池归降。朝廷任命李勍为忻州刺史。
    王逵上奏表请求再次将节度使府迁到朗州。
    
    卷第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
    起阏逢摄提格(公元954年)五月,尽柔兆执徐(公元956年)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丙子,帝至晋阳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杨衮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二于周,召与计事,欲图之。处谦知之,不往。衮使胡骑数十守其城门,处谦杀之,因闭门拒衮。衮奔归契丹。契丹主怒其无功,囚之。处谦举城来降。丁丑,置静塞军于代州,以郑处谦为节度使。
    契丹数千骑屯忻、代之间,为北汉之援。庚辰,遣符彦卿等将步骑万余击之。彦卿入忻州,契丹退保忻口。
    丁亥,置宁化军于汾州,以石、沁二州隶之。代州将桑珪、解文遇杀郑处谦,诬奏云潜通契丹。
    符彦卿奏请益兵,癸巳,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赴之。契丹游骑 [游骑:执行巡逻和突袭任务的骑兵。]时至忻州城下,丙申,彦卿与诸将陈以待之。史彦超将二十骑为前锋,遇契丹,与战,李筠引兵继之,杀契丹二千人。彦超恃勇轻进,去大军浸远,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筠仅以身免,周兵死伤甚众。彦卿退保忻州,寻引兵还晋阳。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将州兵来朝。辛丑,复置永安军于府州,以德扆为节度使。时大发兵夫,东自怀、孟,西及蒲、陕,以攻晋阳,不克。会久雨,士卒疲病,乃议引还。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
    五月甲戌朔日,王逵把军府从潭州迁到朗州,任命周行逢知潭州事,任命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丙子日,皇帝来到晋阳城下,旗帜环绕城池达四十里。杨衮怀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要叛降后周,就招他来议事,想趁机对付他。郑处谦知道后,不去议事。杨衮派几十名胡人骑兵守住城门,郑处谦将他们杀死,顺势关闭城门阻挡杨衮进来。杨衮逃奔契丹。契丹主因为杨衮没有功劳而生气,把他囚禁起来。郑处谦献出城池归降朝廷。丁丑日,朝廷在代州设置静塞军,任命郑处谦为节度使。
    契丹几千名骑兵屯驻在忻州、代州之间,是北汉的援军。庚辰日,朝廷派符彦卿等人率领步骑兵一万多人攻打他们。符彦卿进入忻州,契丹退守忻口。
    丁亥日,朝廷在汾州设置宁化军,管辖石、沁二州。代州将领桑珪、解文遇杀死郑处谦,诬奏他暗中与契丹联系。
    符彦卿上奏请求增派士兵,癸巳日,朝廷派李筠、张永德率领士兵三千人赶赴战场。契丹的游骑兵经常来到忻州城下,丙申日,符彦卿和众将领列阵等待契丹军队。史彦超率领二十名骑兵为先锋,遇到契丹军队,与其交战,李筠领兵跟进,杀死契丹士兵二千人。史彦超仰仗勇猛轻易进军,距离大部队越来越远,寡不敌众,被契丹士兵杀死,李筠也只幸免一死,后周士兵伤亡惨重。符彦卿退守忻州,不久领兵回到晋阳。府州防御使折德扆率领州兵前来朝见皇帝。辛丑日,朝廷又在府州设置永安军,任命折德扆为节度使。当时大批征发军队和民夫,东起怀州、孟州,西到蒲州、陕州,来攻打晋阳,没有取胜。正赶上长时间下雨,士兵疲惫生病,于是朝廷商议领兵返回。
    初,王得中返自契丹,值周兵围晋阳,留止代州。及桑珪杀郑处谦,囚得中,送于周军。帝释之,赐以带、马,问:“虏兵何时当至?”得中曰:“臣受命送杨衮,他无所求。”或谓得中曰:“契丹许公发兵,公不以实告,契丹兵即至,公得无危乎?”得中太息曰:“吾食刘氏禄,有老母在围中,若以实告,周人必发兵据险以拒之。如此,家国两亡,吾独生何益!不若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甲辰,帝以得中欺罔,缢杀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