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87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8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二月甲戌,以横海节度使李绍斌为卢龙节度使。
    丙子,李嗣源奏败契丹于涿州。
    上以契丹为忧,与郭崇韬谋,以威名宿将零落殆尽,李绍斌位望素轻,欲徙李嗣源镇真定,为绍斌声援,崇韬深以为便。时崇韬领真定,上欲徙崇韬镇汴州,崇韬辞曰:“臣内典枢机,外预大政,富贵极矣,何必更领藩方?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 [圣谟:帝王的谋略。],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且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非所以固国基也。”上曰:“深知卿忠尽,然卿为朕画策,袭取汶阳,保固河津,既而自此路直趋大梁,成朕帝业,岂百战之功可比乎!今朕贵为天子,岂可使卿曾无尺寸之地乎!”崇韬固辞不已,上乃许之。庚辰,徙李嗣源为成德节度使。
    二月甲戌日,将横海节度使李绍斌任命为卢龙节度使。
    丙子日,李嗣源奏称在涿州将契丹击败。
    皇帝因为契丹而感到忧虑,与郭崇韬谋划,认为有威名的老将已经差不多都不在了,李绍斌的威望向来不高,打算征调李嗣源镇守真定,为李绍斌充当后援,郭崇韬深感这个办法很好。当时郭崇韬兼领真定,皇帝想将郭崇韬调到汴州镇守,郭崇韬辞谢说:“臣在朝中掌理机密要务,在朝外又参与国家大政,富贵已到极致,何必要兼领藩镇呢?况且大臣当中有的已经跟随陛下多年,经历了上百次战斗,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州而已。我没有汗马功劳,只在陛下左右随侍,不时辅佐圣主出谋划策,已得到这样的地位,内心常感不安。如今乘机对有功或贤能的人加以委任,让我从现在的职位中解脱出来,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况且汴州是关东最重要的地方,地富人多,我既然不前往治所,只是委派他人代为管理,这与空一个城有什么不同呢!这并非使国家得到巩固的办法。”皇帝说:“我很了解你的忠心,然而你为我谋划献计,夺取汶阳,保住并使黄河渡口得到巩固,然后沿着这条路乘虚直捣大梁,成就了我的帝王伟业,哪里是百战之功可以相比的!如今我贵为天子,怎么能让你没有一片封地呢!”郭崇韬一再推辞,皇帝这才同意。庚辰日,将李嗣源调为为成德节度使。
    汉主闻帝灭梁而惧,遣宫苑使何词入贡,且觇中国强弱。甲申,词至魏。及还,言帝骄淫无政,不足畏也。汉主大悦,自是不复通中国。
    帝性刚好胜,不欲权在臣下,入洛之后,信伶宦之谗,颇疏忌宿将。李嗣源家在太原,三月丁酉,表卫州刺史李从珂为北京内牙马步都指挥使以便其家,帝怒曰:“嗣源握兵权,居大镇,军政在吾,安得为其子奏请!”乃黜从珂为突骑指挥使,帅数百人戍石门镇。嗣源忧恐,上章申理,久之方解。辛丑,嗣源乞至东京朝觐,不许。郭崇韬以嗣源功高位重,亦忌之,私谓人曰:“总管令公 [总管令公:指当时担任中书令、蕃汉内外马步军都总管的李嗣源。]非久为人下者,皇家子弟皆不及也。”密劝帝召之宿卫,罢其兵权,又劝帝除之,帝皆不从。
    己酉,帝发兴唐,自德胜济河,历杨村、戚城,观昔时战处,指示群臣以为乐。
    汉主得知皇帝已经灭梁后十分害怕,于是派宫苑使何词入朝进贡,并暗中窥视中原的强弱。甲申日,何词来到魏州。等到他返回,报告说皇帝骄奢淫逸,不理政务,没有必要害怕。汉主听后非常高兴,从此不再与中原来往。
    皇帝生性刚愎好胜,不想让臣下掌权,进入洛阳后,听信伶人宦官的谗言,疏远记恨从前的老将。李嗣源的家在太原,三月丁酉日,他上表请求将卫州刺史李从珂任命为北京内牙马步都指挥使,以方便对家里进行照顾。皇帝生气地说:“李嗣源手握兵权,在大镇驻守,军政事务取决于我,他怎么能为他的儿子上奏请求呢?”于是将李从珂贬为突骑指挥使,让他率领几百人在石门镇驻守。李嗣源对此件事既忧虑又恐惧,呈上奏章申辩,很久才解决了这件事。辛丑日,李嗣源请求前往东京朝见,皇帝没有批准。郭崇韬认为李嗣源功劳很高,地位重要,对他也很忌惮,暗中对人说:“总管令公并非长久位居人下的人,皇家子弟都不能和他相比。”于是私下劝皇帝召李嗣源前来任警卫官,将其军权罢免,以后又劝皇帝除掉李嗣源,皇帝都没有听从。
    己酉日,皇帝从兴唐出发,从德胜渡过黄河,经过杨村、戚城,看到从前作战的地方,指给群臣观看,当作令人高兴的事。
    洛阳宫殿宏邃,宦者欲上增广嫔御,诈言宫中夜见鬼物。上欲使符咒者攘之,宦者曰:“臣昔逮事咸通 [咸通:唐懿宗年号,为公元860至873年。]、乾符 [亁符:唐僖宗年号,为公元874至879年。]天子,当是时,六宫贵贱不减万人。今掖庭太半空虚,故鬼物游之耳。”上乃命宦者王允平、伶人景进采择民间女子,远至太原、幽、镇,以充后庭,不啻三千人,不问所从来。上还自兴唐,载以牛车,累累盈路。张宪奏:“诸营妇女亡逸者千余人,虑扈从诸军挟匿以行。”其实皆入宫矣。
    庚辰,帝至洛阳。辛酉,诏复以洛阳为东都,兴唐府为邺都。
    夏四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初,五台僧诚惠以妖妄惑人,自言能降伏天龙,命风召雨;帝尊信之,亲帅后妃及皇弟、皇子拜之,诚惠安坐不起,群臣莫敢不拜。时大旱,帝自邺都迎诚惠至洛阳,使祈雨,士民朝夕瞻仰,数旬不雨。或谓诚惠:“官以师祈雨无验,将焚之。”诚惠逃去,惭惧而卒。
    庚寅,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光胤卒。
    洛阳的宫殿修得十分宏伟深邃,宦官打算让皇帝增选侍妾和宫女,于是谎称宫中在夜里有怪物出现。皇帝想派会符咒的人加以驱赶,宦官们说:“我从前服侍咸通、乾符两位天子,那时,六宫中侍妾宫女贵贱合计起来,不少于一万人。如今宫廷里的一大半是都空着,因此就有怪物来这里游荡。”于是皇帝命令宦官王允平、伶人景进到民间选取女子,远达太原、幽州、镇州,以充实后宫,人数不下三千,也不对她们的来历进行查问。皇帝从兴唐返回时,用牛车将女子拉走,将道路挤满。张宪上奏说:“魏州各营妇女有一千多人逃亡,或许是扈从的各军士卒把她们藏起来后带走了。”其实都送到宫里了。
    庚辰日,皇帝来到洛阳。辛酉日,下诏恢复洛阳为东都,兴唐府为邺都。
    夏季四月癸亥朔日,发生了日食。
    起初,五台山的僧人诚惠用妖言迷惑人,他自称可以制服天上的龙,有呼风唤雨的能力。皇帝尊敬信任他,并且亲自带领皇后、皇妃和皇弟、皇子们前往拜见,诚惠安然坐着并不起身,跟随皇帝一起去的大臣们没有人敢不跪拜。那时正值大旱,皇帝从邺都迎接诚惠来到洛阳,请他祈雨,士民们从早到晚都来观看,然而过了几十天还不下雨。有人对诚惠说:“皇上因为你祈雨没有效验,要将你烧死。”诚惠逃走,因惭愧恐惧而死去。
    庚寅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光胤去世。
    太后自与太妃别,常忽忽不乐,虽娱玩盈前,未尝解颜。太妃既别太后,亦邑邑成疾。太后遣中使医药相继于道,闻疾稍加,辄不食,又谓帝曰:“吾与太妃恩如兄弟,欲自往省之。”帝以天暑道远,苦谏,久之乃止,但遣皇弟存渥等往迎侍。五月丁酉,北都奏太妃薨。太后悲哀不食者累日,帝宽譬 [宽譬:宽慰解劝。]不离左右。太后自是得疾,又欲自往会太妃葬,帝力谏而止。
    闽王审知寝疾,命其子节度副使延翰权知军府事。
    自春夏大旱,六月壬申,始雨。
    太后自从与太妃分别,经常恍忽而不高兴,虽然面前充盈着娱乐玩耍的东西,却不曾开颜而笑。太妃与太后分别后,也因郁闷而生病。太后派中使去给她看病送药,使者相继于路,听说太妃的病情有所加重,她便吃不下饭,又对皇帝说:“我与太妃的恩情好比姐妹,打算亲自前去看望。”皇帝以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为由,苦苦劝谏,好长时间才使太后放弃,只是派皇弟李存渥等人前去迎接侍奉。五月丁酉日,北都奏报太妃去世。太后十分伤心,连续数日不进饮食,皇帝在太后身边宽慰解劝,不离左右。太后从此生病,又想亲自去参加太妃的葬礼,皇帝极力劝谏才作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