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88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8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闽王王审知生病在床,让其子节度副使王延翰暂代军府事务。
    从春夏开始一直大旱,六月壬申日,才开始下雨。
    帝苦溽暑 [溽暑:潮湿闷热。],于禁中择高凉之所,皆不称旨。宦者因言:“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宫楼观以百数。今日宅家曾无避暑之所,宫殿之盛曾不及当时公卿第舍耳。”帝乃命宫苑使王允平别建一楼以清暑。宦者曰:“郭崇韬常不伸眉,为孔谦论用度不足,恐陛下虽欲营缮,终不可得。”上曰:“吾自用内府钱,无关经费。”然犹虑崇韬谏,遣中使语之曰:“今岁盛暑异常,朕昔在河上,与梁人相拒,行营卑湿,被甲乘马,亲当矢石,犹无此暑。今居深宫之中而暑不可度,奈何?”对曰:“陛下昔在河上,勍敌未灭,深念雠耻,虽有盛暑,不介圣怀。今外患已除,海内宾服,故虽珍台闲馆犹觉郁蒸也。陛下傥不忘艰难之时,则暑气自消矣。”帝默然。宦者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宜其不知至尊之热也。”帝卒命允平营楼,日役万人,所费巨万。崇韬谏曰:“今两河水旱,军食不充,愿且息役,以俟丰年。”帝不听。
    皇帝苦于天气潮湿闷热,在皇宫里挑选地高凉爽的外处,都不令他满意。宦官因而进言说:“我见过长安的全盛时期,大明、兴庆都有数百座宫楼。如今圣上竟然连个避暑的地方都没有,宫殿的规模还比不上那时公卿们的住宅。”皇帝于是下令让宫苑使王允平另建一座楼作避暑之用。宦官们说:“郭崇韬经常愁眉不展,是因为孔谦总是说缺少足够的经费,恐怕陛下虽然打算建楼,最后仍然不能建成。”皇帝说:“我自己用内府的钱,与租庸使管理的经费没有关系。”然而皇帝仍然担心郭崇韬前来劝谏,便派宫中的使者告诉郭崇韬说:“今年的盛暑不同往常,朕从前在黄河边,和梁军相持,行营所处之地低下潮湿,身穿铠甲,骑着战马,亲自抵挡矢石,也没觉得这么热。如今深居宫中却仍然难以度过这个暑天,有什么办法?”郭崇韬回答说:“陛下从前在黄河边时,强大的敌人还没有消灭,深刻挂念的是仇敌和耻辱,虽然也十分炎热,却不会使陛下在意。如今外面的忧患已被消除,四海之内的诸侯全都臣服,因此虽然有华丽的高台和空闲的馆所,仍会感到闷热。陛下若是尚未忘记艰难的时期,那么暑热自然就会消除了。”皇帝沉默不言。宦官们说:“郭崇韬的宅第,和皇宫并无不同,因此他不知道皇上所忍受的暑热。”皇帝最终仍然命令王允平建楼。每天动用的工匠有一万多人,耗费的钱财有巨万之多。郭崇韬进谏说:“今年两河发生水旱灾害,军队的粮食也不充足,希望暂时停止工程,等到丰收之年再开工。”皇帝并不听从。
    帝将伐蜀,辛卯,诏天下括市 [括市:征购,搜购。]战马。
    吴镇海节度判官、楚州团练使陈彦谦有疾,徐知诰恐其遗言及继嗣事,遗之医药金帛,相属于道。彦谦临终,密留书遗徐温,请以所生子为嗣。
    太后疾甚。秋七月甲午,成德节度使李嗣源以边事稍弭,表求入朝省太后,帝不许。壬寅,太后殂。帝哀毁过甚,五日方食。
    八月癸未,杖杀河南令罗贯。初,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 [榜掠:拷打。],体无完肤,明日,传诏杀之。崇韬谏曰:“贯坐桥道不修,法不至死。”帝怒曰:“太后灵驾将发,天子朝夕往来,桥道不修,卿言无罪,是党也!”崇韬曰:“陛下以万乘之尊,怒一县令,使天下谓陛下用法不平,臣之罪也。”帝曰:“既公所爱,任公裁之。”拂衣起入宫,崇韬随之,论奏不已;帝自阖殿门,崇韬不得入。贯竟死,暴尸府门,远近冤之。
    皇帝准备讨伐蜀国,辛卯日,诏令天下征购战马。
    吴镇海节度判官、楚州团练使陈彦谦生病了,徐知诰担心他留下遗言谈及继嗣的事情,便给他送去药品和金银,使者在路上相继奔走。陈彦谦临终时偷偷将一封遗书留下送给徐温,请求能以他的亲生儿子为后嗣。
    太后的病很严重。秋季七月甲午日,成德节度使李嗣源以边境战事稍有缓和为由,上表请求入朝看望太后,皇帝没有同意。壬寅日,太后去世。皇帝伤心过度,过了五天才开始吃饭。
    八月癸未日,杖杀河南县令罗贯。起初,罗贯担任礼部员外郎,性情强硬刚直,受到郭崇韬的赏识,将他任命为河南县令。他处理政事对有权有势的豪门毫不避讳,伶人宦官请托他办事,书信将桌子堆满,他一概不予回答,把这些书信全都拿给郭崇韬看,郭崇韬把这件事上奏皇帝,于是伶人宦官们切齿痛恨罗贯。河南尹张全义也认为罗贯过于高傲,对他十分厌恶,派奴婢到皇后面前申诉,皇后与伶人宦官们一起毁谤他,皇帝听后虽然心中很生气,却并未发作。刚好这时皇帝亲自来到寿安视察修筑坤陵的人们,道路泥泞不堪,桥梁大多也已经损坏。皇帝就问谁是这里的主管,宦官回答说是河南县令。皇帝听后非常气愤,将罗贯关押入狱。狱吏对他进行拷打,打得他体无完肤。第二天,皇帝下诏要杀死罗贯。郭崇韬进谏说:“罗贯因不修桥路获罪,但依法律也不应处死。”皇帝十分生气地说:“太后的灵驾即将出发,天子经常在这段路间往来,不修治这里的桥路,你说他没有罪,就是他的同党!”郭崇韬说:“陛下以万乘之尊,对一个县令发怒,会让天下人议论陛下用法不平,这是我的罪过。”皇帝说:“既然是您爱惜的人,就任凭您来裁决。”皇帝拂袖起身进入宫中,郭崇韬随后无休止地论说奏请;皇帝亲自关上殿门,郭崇韬不能进入宫中。罗贯最终仍被处死,将其尸体示众于府门前,远近的人们都认为他很冤枉。
    丁亥,遣吏部侍郎李德休等赐吴越国王玉册、金印、红袍御衣。
    九月,蜀主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历丈人观、上清宫,遂至彭州阳平化、汉州三学山而还。
    乙未,立皇子继岌为魏王。
    丁酉,帝与宰相议伐蜀,威胜节度使李绍钦素谄事宣徽使李绍宏,绍宏荐“绍钦有盖世奇才,虽孙、吴不如,可以大任”。郭崇韬曰:“段凝 [段凝:原为梁北面招讨使,梁亡后降唐,改名为李绍钦。]亡国之将,奸谄绝伦,不可信也。”众举李嗣源,崇韬曰:“契丹方炽,总管不可离河朔。魏王地当储副,未立殊功,请依故事,以为伐蜀都统,成其威名。”帝曰:“儿幼,岂能独往!当求其副。”既而曰:“无以易卿。”庚子,以魏王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等使,军事悉以委之。又以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充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凤翔节度使李继曮充都供军转运应接等使,同州节度使李令德 [李令德:李继麟(朱友谦)之子。]充行营副招讨使,陕州节度使李绍琛充蕃汉马步军都排陈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西京留守张筠充西川管内安抚应接使,华州节度使毛璋充左厢马步都虞候,邠州节度使董璋充右厢马步都虞候,客省使李严充西川管内招抚使,将兵六万伐蜀,仍诏季兴自取夔、忠、万三州为巡属。都统置中军,以供奉官李从袭充中军马步都指挥监押,高品李廷安、吕知柔充魏王府通谒。辛丑,以工部尚书任圜、翰林学士李愚并参预都统军机。
    丁亥日,皇帝派吏部侍郎李德休等人赏赐吴越国王玉册、金印、红袍御衣。
    九月,蜀主及太后、太妃前往青城山游玩,从丈人观、上清宫经过,于是到达彭州阳平化、汉州三学山,然后返回。
    乙未日,将皇子李继岌立为魏王。
    丁酉日,皇帝与宰相商议出兵讨伐蜀国,威胜节度使李绍钦向来谄媚事奉宣徽使李绍宏,李绍宏推荐说“李绍钦具备盖世奇才,孙子、吴起都比不上他,可以让他担当大事”。郭崇韬说:“段凝是亡国的将领,极其奸诈献媚,一定不能信任。”众人又推荐李嗣源,郭崇韬说:“与契丹的交战正打得十分激烈,总管李嗣源无法从河朔脱身。魏王的身份应当是储君,然而他并未立过特殊的功劳,请按照从前的事例,将他任命为伐蜀都统,使他成就威名。”皇帝说:“儿子尚且年幼,怎么能让他独自前去!应当为他寻找一位副统帅。”后来皇帝又说:“没有人比你更合适。”庚子日,将魏王李继岌任命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将郭崇韬任命为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等使,军队事务全部交给郭崇韬处理。又将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将凤翔节度使李继曮任命为都供军转运应接等使,将邠州节度使李令德任命为行营副招讨使,将陕州节度使李绍琛任命为藩汉马步军都排阵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将西京留守张筠任命为西川管内安抚应接使,将华州节度使毛璋任命为左厢马步都虞候,将邠州节度使董璋任命为右厢马步都虞候,将客省使李严任命为西川管内招抚使,率领六万士兵前往讨伐蜀国。同时诏令高季兴自行攻取夔、忠、万三州作为荆南巡属。都统设置中军,将供奉官李从袭任命为中军步马都指挥监押,又将宦官李延安、吕知柔任命为魏王府的通谒。辛丑日,命令工部尚书任圜、翰林学士李愚共同参与都统军机事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