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8 大自然的威胁

书籍名:《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txt下载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笔趣阁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顶点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快眼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8 大自然的威胁,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迦太基的著名统帅汉尼拔趁罗马帝国不备,率领包括战象在内的庞大军团在严冬时节穿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半岛。这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又称汉尼拔战争)的开端……以上应该就是普通日本人脑海中关于这段历史的全部知识了(当然古代历史爱好者以及正要应考历史学专业的考生除外)。

迦太基是什么地方?

——这是公元前9世纪左右,腓尼基人在北非(现突尼斯北部)建设的城市。一提到非洲,可能很多人脑中只有未开化的蛮荒之地的印象,但只要确认一下地图就能明白,迦太基非常接近意大利及伊比利亚半岛,是地中海文明的重要国度之一。公元前6世纪初,迦太基在对抗希腊的战争中取胜,从而称霸西地中海一带,作为一座富庶丰饶的商业都市实现了长久的繁荣。对迦太基而言,罗马(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的拉丁人的帝国)只是初出茅庐的新兴国家罢了。

腓尼基人是什么人?



——要解释这个比较困难。他们原本起源于中东,是《圣经》中制造方舟的诺亚(Noah)之子闪(Shem)的后裔民族,由于当地地理及历史原因与诸多外族通婚,族人早已多重混血,如果硬要下个定义,那就只能是“居住在地中海沿岸、使用腓尼基语的人”吧。

什么是布匿战争?

——所谓的“布匿”是罗马人对腓尼基人的称呼。这是战胜国在战争中给敌人起的绰号。布匿战争在当时是争夺欧洲霸权的关键性战争,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罗马与迦太基只能拼尽全力击溃对方才能鸣金收兵。大胡子腓尼基人与下巴光溜溜的罗马人一共开战三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陆陆续续进行了第一次(前264~前241)、第二次(前218~前201)及第三次(前149~前146)战争,全部以罗马胜利而告终。就这样到了公元前1世纪,迦太基终于被罗马吞并,连同腓尼基语一起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众所周知,在此之后罗马不但坐拥地中海沿岸一带的领土,还将大西洋沿岸至小亚细亚的广大区域划入版图,一跃成为领先于世界的庞大帝国。

汉尼拔是谁?

——汉尼拔(Hannibal)的“bal”指的是“巴力神”(Baal)。汉尼拔这个名字意味着“巴力神的恩惠”。巴力是北方闪的族系信奉的丰饶之神与雷雨之神。汉尼拔的父亲是迦太基的将军,在第一次布匿战争败北后他带着9岁的汉尼拔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并将这片殖民地发展为新的据点。据说这位迦太基大将曾让儿子在巴力神面前许下有朝一日必定大败罗马的誓言。在父亲死后不久,年仅25岁的汉尼拔成为新一任的迦太基统帅,并在次年就举兵挑战罗马。

为什么迦太基大军要翻越阿尔卑斯山?

——此时罗马海军业已称霸地中海。汉尼拔认为从海上进攻毫无胜算,于是选择了一条出人意料的行军路线——率领大军在短时间内翻越被人当作魔鬼般敬畏的雄峰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直取敌方大本营。大军从领地西班牙出发,春季绕过比利牛斯山山麓,夏天渡过法国的罗讷河,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已值深秋,高山早已白雪皑皑。这一带居住着与罗马、迦太基两方都水火不容的凯尔特人部落,军队在行进的同时还必须防备来自他们的袭击,可谓险阻重重。

大军有多少规模?

——迦太基传统上会任命腓尼基人为统帅,但士兵队伍则是由各民族的佣兵组合而成的。能够统领如此人员复杂的团队,并且能将逃兵率抑制在最小限度,甚至还指挥全员一起横跨严寒之中的阿尔卑斯山,汉尼拔光辉灿烂的领袖形象与个人魅力可见一斑。全军共有步兵38000人、骑兵8000人、战象37头,如此之规模的大军齐齐攀登阿尔卑斯山,仅仅花了15天就来到意大利,不过在这个时候步兵人数已经锐减至两万、骑兵6000及数头战象(关于数字有好几种说法),由此可见翻越阿尔卑斯的艰苦卓绝。人、马、象接二连三地冻死、病死、溺死以及坠下山崖而死。

进入意大利后汉尼拔如何作战?

——在当地重新招募士兵(将人数增加到5万左右)后,汉尼拔发挥了他的天才军事能力,令罗马举国震动。在公元前218年的特雷比亚河战役及公元前217年的特拉西美诺湖战役中汉尼拔大败敌军。公元前216年,罗马在对自己有利的战场上投入了8万兵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坎尼会战。正因为汉尼拔在这场会战中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才令罗马人也真心对其敬畏有加。汉尼拔军的阵形是步兵在中央,骑兵分置两翼,待罗马军进攻时,步兵装出打不过的样子不断后退,等时机一到,两翼的骑兵如神兵天降奇袭敌军,罗马军队最终被包围歼灭。在本次会战中,罗马一方实际战死者有7万人,其余1万人则被俘。

汉尼拔进入罗马城了吗?

——如果借着这个势头乘胜追击一路杀进罗马,也许历史就能改变。然而汉尼拔无视部下们的劝说,采取了绕过罗马南下的战略。他误读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臣服于罗马的其他同盟城市也会乖乖成为迦太基的小伙伴。据说此时一位部下对汉尼拔说:“您虽然拥有卓绝的作战才能,却不知道应当如何利用战争。”我想这位大胆的部下分析得相当准确。至少在那个瞬间,汉尼拔已经错失了幸运女神的眷顾。他就这样放弃了罗马这块大肥肉,毫无目的地在异国野营、行军长达数年之久,其间只有损耗,毫无收获。

那么罗马认输了吗?

——不好惹的罗马认为虽然输了一仗,但全局胜负未定,所以根本没有认输的意思,甚至还举兵攻入了没有汉尼拔的迦太基城。虽然汉尼拔得令立即赶回本土,但此时他的战略战术已经被敌人研究透彻。公元前202年,汉尼拔在扎马战役中输给了罗马年轻将领大西庇阿(Scipio)率领的大军。就此,持续15年以上的汉尼拔战争,也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宣告结束。

汉尼拔的结局如何?

——战后,一下子跌落至弱国、小国水准的迦太基开始重建家园,而汉尼拔也转型为政治家发挥他的领导能力。然而这又让罗马心生疑虑,害怕迦太基妄图卷土重来,反迦太基派的势力日渐强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尼拔不得不流亡叙利亚,最终被迫自杀,终年64岁。

汉尼拔的历史意义是?

——我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成的。罗马非常干脆地承认了自己曾在汉尼拔的威胁下险些灭国,虽然在罗马人眼中腓尼基人不过是野蛮的异教徒,但他们并不吝啬笔墨赞美汉尼拔。(据说在罗马,大人在吓不听话的孩子时会说:“汉尼拔要来了哟!”)但同时,罗马的态度更多是在自卖自夸——打败了如此强大的敌人,而且还在与他的战斗中受益匪浅,这些战略战术使罗马在日后的马其顿战争及叙利亚战争中大获全胜。对罗马而言,汉尼拔的存在意义似乎就是促使罗马日益强大的“鱼腩部队”[1]吧……

对后世而言,一提起汉尼拔就会想到翻越阿尔卑斯山,何况那支翻雪山的雄师中还有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光是想象一下左右摇晃着长鼻的象群行进在积雪山谷的场景就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汉尼拔大军中战象的种类始终是个谜团,不知究竟是印度象还是非洲象。我个人属意于非洲象,因为它们挺拔醒目,视觉效果极好。拥有高耸双肩及锐利长牙的非洲象性情暴躁,一对大耳朵随风招展,发起怒来便仰天咆哮。这种出身于南国的庞然大物自然难以抵御阿尔卑斯的严寒,因而接二连三地生病、受伤,或是随着一声闷响坠落山崖,然而仍有数头坚强的战象熬过了残酷的雪山行军,成功踏上了意大利的土地,与将军汉尼拔一起出征御敌。

千年之后决心攻打意大利的拿破仑不可能不想起汉尼拔的事迹。他也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并让画家雅克·路易·大卫记录下了自己当时的英姿。此时,战象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拿破仑脚跨骏马成就了一幅威风凛凛的英雄像。不过现实中的他并不如画中这般潇洒帅气,拿破仑在翻越阿尔卑斯时骑的是没法在画中闪亮登场的毛驴,因为要论翻山技术哪家强,那毛驴绝对是首选。



那么翻雪山的祖师爷汉尼拔当时又是如何呢?他当时骑着大象还是骑马?是坐着轿子还是徒步?虽然我们无法了解确切信息,但相信当时汉尼拔一定根据不同情况利用了以上所有手段吧。因为就算兵力减半,不思虑全局、只一味鲁莽行事是绝对走不出这片雪山的。

古代历史中这一有名的事件被无数画家作为题材画入自己的作品中,其中尤以英国画家透纳的这幅作品名气最大。

在气势磅礴且富有戏剧性的构图之中,骇人的风雪旋涡在空中翻腾。暴风雪及雪崩以吞日之势席卷而来,连巨大的战象看起来都只有黄豆粒大小。残暴、毫无怜悯之心的大自然仿佛是在嘲笑着紧贴在地面上相互厮杀的人类一般,忽然露出了它的真面目。与画中的登场人物一样,我们这些鉴赏者面对这宛如山倾的恐怖景象,也只能束手无策地默默伫立在原地。

透纳出于“想要展示自然真实模样”的疯狂热情,曾经让人把自己绑在船桅上4个小时观察暴风雨中的大海。对于别人“不知透纳的画在画些什么”的评价,他反驳道:“我从未期待你们的理解,我只是想激发观赏者脑海中的想象。”这幅作品也一样,透纳真正想画的既不是猛将汉尼拔,也不是壮观的古代战争,而是他穷极一生不断追求的主题——“自然的阴暗面”、“残酷且无敌的自然”。说到底,汉尼拔到底出现在这幅画的哪个犄角旮旯还很不好说。

然而即便看不到汉尼拔本尊,我们在面对这幅作品时,思绪还是会一下子穿越回到那两千两百年前的古老过去。在那里,有一位凭借贫弱的武装与丝毫不欢迎来客的风雪交加的山脉拼命对抗、在没有道路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并最终突破难关的将军。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而卑微。但能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达成目标,这份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应当与自然一样伟大吧?

从画面的右上角开始,无数细小的白点宛如闪电一般呼啸翻腾。这是雪崩。下方正在行军中的迦太基士兵无路可逃。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盾牌和长枪在昏暗的日光下闪闪发光。将视线向左移动,一些男人正合力搬动着粗糙坚硬的岩石,打算将岩石投向迦太基军队。这是与迦太基敌对的土著人,他们似乎还没有察觉灭顶之灾已经近在眼前。



《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局部



画面中央下部,已经有一部分迦太基士兵与他们对战,并败下阵来。这里有好几个人物群组:左侧一组正在剥尸体身上的衣服,右侧正挥舞着匕首给倒地的敌人补上最后一刀,这时同伴忽然制止了挥刀者的动作,似乎一边说着“快看那边”,一边将视线投向背后。在那里,汉尼拔的大军已经杀到眼前,在地平线的位置还能隐约看到人骑着战象的轮廓。然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遥远天空中那片恐怖的黑色旋涡,它预示着凶猛的暴风雪即将来临。很快,所有人就将不分敌我地全部被大自然的愤怒吞噬。

透纳通过这幅作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纪元。这是从未有人目睹的世界,而且与现代电影中用CG制作出来的东西不同,因为CG制作的画面无论怎样下功夫都过于整齐划一,给人一种“都是画出来”的虚假感,无法达到透纳那种“激发想象”的程度。所以说人类手中的画笔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幅作品发表于1812年,而拿破仑远征俄国也正好是在这一年。在春季率领将近70万大军出发的拿破仑,最终只在冬季带回了不足3万人。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国风景画大师,他同时还拥有欧洲近代绘画开创者、“绘画界的莎士比亚”等美称。大文豪夏目漱石(Natsume Souseki)就是他的崇拜者。


雅克·路易·大卫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1800年,油画,259cm×221cm

国立玛拉玛颂城堡博物馆藏(法国)



公元前270年~公元前140年大事记


[1] 鱼腩部队,是香港人常说的流行语,意为“易食”,形容比较弱的队伍。——编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塞利格曼自传 真实的幸福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曲线的秘密 穷人的商机 穷忙族 清算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