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

第二章 脱离惯性的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工匠

书籍名:《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    作者:加博·塞普雷吉
推荐阅读: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txt下载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笔趣阁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顶点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快眼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顿悟时刻:深度察觉自我发展》第二章 脱离惯性的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工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各人要察验自己,看清自己是否认识自己内心的善,那感动和充满心灵的善,那让我们为之而活的善。

——索伦·克尔凯郭尔

兹齐斯瓦夫·纳伊德(Zdzislaw Najder)在他为作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所写的传记中做了如下总结:


“人……是环境的产物和受害者。”康拉德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写道。他自己也不例外,但他一生都在努力摆脱环境的力量。他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决定,至少五次突然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离开波兰;离开法国;去往非洲;开始写作;结婚。在每一种情况下,他都是被迫逃避环境的压力,而且也很容易。事实证明,在每一种情况下,逃避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只有在对曾经选择的目标始终如一的追求中,才能找到掌握命运的感觉。[40]

晚些时候,少尉小劳伦斯·J.弗兰克斯(Lawrence J. Franks Jr)专心致志于他曾经选定的目标,并以坚决的姿态,最终达到了他的期望。2008年,他从著名的西点军校毕业后,注定要走上辉煌的军事生涯。他被派往纽约州的一个军事基地,让他非常后悔的是,他在那里只能做一份枯燥的文书工作。待在这个军事基地意味着日复一日悲惨地例行公事。渴望被调到战区的他有严重的抑郁症和自杀的念头。他想摆脱让他沮丧和毫无意义的环境,但却不想摆脱严酷的军事生活、纪律和责任,他觉得自己命中注定并满怀激情地致力于此。一天他离开了基地,登上飞机,在巴黎着陆,加入了法国外籍军团。在非洲,有了新身份的他再一次感到自己前途光明,他的生活有了意义,他的抑郁也逐渐消失了。在外国雇佣军部队中快乐地服役五年后,他回到了美国军队,等待他的是当逃兵的后果。[41]

文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个人对自身生活方式不满,并努力创造新的生存方式的例子。在《红与黑》中,司汤达描绘了一幅人类渴望改变人生的著名肖像。于连·索雷尔是一个有着很高社会抱负的农村男孩,他决心尽其所能远离他的乡土环境,以获得名誉、财富和地位。步步为营的他最终的悲剧不是因为缺乏专注和智慧,而是因为他对融入新社会秩序的执着渴望和他深度真实情感之间的矛盾。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中,皮埃尔·别祖霍夫也决定摆脱舒适的生活,参加保卫莫斯科抵御法国军队入侵的战斗。目睹了社会的罪恶和腐败的他先是加入了共济会,并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最终实现他的崇高目标和理想上。然而,这些都太抽象和遥远,无法触动他,因此让他感到不满和不安。只有参军,他才能满足自己做一些具体而有意义的事情的持久需要。

还有许多其他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就。他们试图离开他们碰巧所处的实际生活条件,寻求一次命运的转机。他们是否仅仅遵循由社会决定的模式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以自身独立规划的努力反对外部强加的道路。他们在这方面是否成功,要看他们有没有改变的热情,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感受去行动、把自己从现实环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渴望和勇气。贫穷和苦难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但是,如果一个富有的人充满了安全感和持久稳定感,那么他对家庭、工作或社会地位的胆怯依恋也会导致他无法采取主动和冒险行动。它会产生一种阻碍力量,把“行动的能力转变为逃避行动的手段”。[4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超级心智:如何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超人 鲁邦的女儿 财务自由新思维:索罗斯的投资哲学 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书 决策思维 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 意志力陷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别丧了,一点也不酷 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