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英雄无名阎宝航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传记回忆 > 英雄无名阎宝航

一 窗下偷读(1)

书籍名:《英雄无名阎宝航》    作者:王连捷
推荐阅读:英雄无名阎宝航txt下载 英雄无名阎宝航笔趣阁 英雄无名阎宝航顶点 英雄无名阎宝航快眼 英雄无名阎宝航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英雄无名阎宝航》一 窗下偷读(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太子河畔的一片青草地上,坐着一位少年。他光着膀子,下身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黑裤,身边放着一条皮鞭。在他的四周,是正在啃嚼着青草的猪群。他是一名猪倌。

现在,他对他的猪群似乎不屑一顾。看上去,他兴致很高,口中念念有词。仔细听来,他在诵读私塾的课文中的一段。噢,上午,他也是坐在这儿,背诵了《百家姓》,下午,他又开始背诵了《幼学琼林》。《三字经》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熟练得竟能倒背如流……

不过,这一次他刚刚背诵两句,嗓子像是冒了烟。他干咳两声,就停下来了。平日里,他背书时声音很小。今天不知怎么啦,他在背书时却学着私塾学生的腔调,几乎放开了喉咙,高声诵读。他在诵读时,始终像私塾学生手捧书本的模样,一动不动。这时候,他站了起来,走到河边,喝了两口水。然后选择一块湿滩地,手拿一根干树枝,在地上写起字来。

这是他的习惯,背诵完了还要练习书写……

这个农家少年姓阎,学名阎宝航。家住辽宁省海城县望台乡小高力房村。村子离这儿不远,距太子河主河道不过百余米,家里五间厢房,院门朝东,当地人称“东大门”,这就是他的家。父亲阎成德,母亲董氏。阎宝航共有姐妹三人,弟兄六人,阎宝航排名老四,三兄和六弟早夭。家中还有爷爷、奶奶,叔、侄、姑、嫂等二十余口人。

小高力房村位于太子河下游,距渤海口不足百里,地势低洼,水灾不断。阎成德一家老小,辛苦劳作,日子仍过得很艰难。遇有灾年,缺吃少穿,常常靠挖野菜,喝稀粥度日,有时不得不向地主富农乞借高利贷,以解决口粮、种子的费用。由于连年借债,无力偿还,每到年关地主便登门逼债,这情景阎宝航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阎成德夫妇尽管无力供子女读书,但他们仍企盼家中出个识文断字的人,好歹能在县衙门作点小事,免受人家欺辱也就满足了。为此,他们把长子留在家里,以便将来代替他们支撑家门,决定供次子读书。这样一来,老四阎宝航便失去了读书的希望,他从8岁到12岁,除了在农忙时随父下地干农活外,一直当他的猪倌。

阎宝航诞生在一个腥风血雨的年代。1895年3月,中日甲午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日军为攫取辽东半岛,通过海战占领了山东威海和辽宁的旅顺之后,开始向辽东各地发动疯狂进攻。尽管腐败的清军首领们无心抵抗,但几万清兵打得很顽强,付出了很大牺牲,终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日军在渡过鸭绿江后,占领了安东、宽甸、岫岩,很快又占领了海城、盖平以及营口等地。清朝政府曾起用湘军北援,力图夺回海城。战争很快涉及到距小高力房村不远的小牛庄,炮声隆隆,人心惶惶。逃难的人群每天不停地从村边经过,大呼小叫,扶老携幼,目不忍睹,小高力房村民也差不多都走光了。

作为一家之主的阎成德,吩咐长子把全家老小带走。这个时候,董氏却已怀9月身孕。她告诉丈夫,自从三子夭折后,她就下决心保护这个“老四”,不能让他再有三长两短。再说她本来身子骨就弱,正常情况下没有奶给孩子吃,离开家乡去逃难,这个“老四”就难保了。所以她央求阎成德,不到万不得已时决不能离开家。在那些日子里,善良的阎成德一直守护着媳妇,听着炮声度过了日日夜夜。

战争很快就以清军战败而结束了。这年4月6日(农历三月十二),阎宝航呱呱坠地。

11天后,清朝政府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所属诸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

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如何通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迈出了侵略中国重要的一步。后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实际上都是甲午战争的继续和恶性发展。这个近代史上的大事,同阎宝航的出生当然是历史的巧合。但对阎宝航一生奋斗的经历,的确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

1907年夏日的一天,阎宝航照样在草甸子上放着猪,下午特地稍早一点收工。他像往常一样,赶着猪照原路经过邹家私塾馆。私塾馆的门窗敞开着,却没有传出像往常一样的读书声。阎宝航本想去看个究竟,却不情愿地转身赶着猪群向村中走去。他放了四五年猪,每每经过这里,听到朗朗读书之声,便禁不住流连于窗外,偷听塾师讲授,静听学生读书声。他很想成为私塾里的一名学生。有一回,他放猪回来,路经私塾馆便听起课来,竟忘了把猪赶回各家大门口,几头猪趁机溜到人家的地里,拱吃了不少土豆。惹得人家找到阎家告状。为这事儿,阎宝航挨了父亲的一顿训斥。此后,他不敢怠慢,总是先把猪送回各家之后,方才掉头小跑直奔私塾馆偷听先生授课。

私塾馆范老先生正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他分别给每个学生出题目,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从老先生严肃的表情看,今年学生要过这一关不容易。阎宝航看见老先生平时授课时一直放在讲台上的那把戒尺,现在拿在他的手中。显然,有的学生准备挨板子了。

学生挨先生的板子,这是私塾馆的家常便饭,阎宝航也没少看到。不过考试时先生的板子,要比平日狠得多了。这天,阎宝航看到范先生打了两个学生的板子,接着又叫起一个学生。

“宋凯!”先生说,“你把千字文最后一段背给我听!”

宋凯和阎宝航有些交谊,放暑假时,他常和阎宝航到草甸子放猪。但他平时学习不好,到了考试时就更糟了。果然,他背诵几句就卡壳了。

范先生拿着戒尺走过来,指指宋凯的手说:“真不会啦?”

宋凯点点头,恐惧地望着先生。

老先生又用戒尺指指他的手,宋凯无可奈何地抬起手来。先生举起了他的戒尺……

忽然,学堂的门开了,接着听到一声喊:“先生……”

走进来的是阎宝航。

范先生认识阎宝航,便问:“小四,你来干什么?”

阎宝航给先生鞠了个躬,便指着宋凯说:“请先生不要打他好吗!”

范先生不解地:“什么?”

阎宝航:“宋凯会背这一段的,他是让先生的板子吓住了!”

范先生更加疑惑,放下他的戒尺,叫阎宝航说明白。阎宝航这才把宋凯如何教他背书的事说了一遍。他看到老先生仍不相信的样子,便说:“范先生,我说的话是真的,不信,我给先生背一段听听!”

范先生不相信这个猪倌阎小四会背《千字文》,出于好奇,他答应听听阎宝航背背《百家姓》。

阎宝航把《百家姓》背得烂熟。先生让他再背诵一段《三字经》,也没有难住他。接着范先生又让他背一背《千字文》,阎宝航照样脱口而出。令老先生惊讶的是,阎宝航甚至能背诵四书之一的《大学》。老先生问阎宝航:“你是跟谁学的?”阎宝航答:“我是跟先生学的!”老先生不解地说:“你不是阎成德的老四——小猪倌吗?”阎宝航答:“是。”老先生:“你不是这里的学生,谈何跟我学习?”阎宝航这才告诉他常年在私塾窗下偷读的事。老先生问过宋凯才知道,阎宝航不但向宋凯借过课本,在放猪时他俩还时常在一起诵读课文。

至此,老先生早忘了惩戒宋凯的事,他拿起一支毛笔送给阎宝航说:“你既然如此聪明,就把你背下来的生字写几个给我看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