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窗下偷读(2)
《英雄无名阎宝航》一 窗下偷读(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一下可难住了阎宝航,他会写字,但因家里穷,从未用过毛笔写字,他的字是在河滩上练出来的。宋凯把这事告诉了先生,先生越发觉得奇妙。正好外面雨停下来了。老先生领着阎宝航走到外面找一块地方,便递给他一根木棍,然后他口中念念有词,令阎宝航跟着他往地下写字。只听他诵道:“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恒,人称奇。尔初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
阎宝航一一写出。
范先生好不感动,连忙说:“这小子真聪明!我范懋修教的学生有的还不如这位窗下偷读的小猪倌!真是惭愧!”
范老先生怜其才,当即宣布放学,领着阎宝航来找阎成德。
到了阎家,阎成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慌忙给范老先生让座。
范老先生开口便道:“成德啊,你家有个宝贝,怎么让他埋在土里?”阎成德不知范先生所谈何意,未能作答。范先生便一五一十把今天阎宝航背诵、书写的事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惹得在旁边的董氏直抹眼泪。她平时只知老四要念书,没有想到老四下了这么大功夫,而她全然不知。
老四聪明好学,阎氏夫妇何尝不知道。老四在他们面前常常闹着要上学。他们也知道老四放猪回家,常常要到私塾馆旁听一会。有时候回到家里饭也不吃,倒头便睡。有一次妈妈叫他起来吃饭,他执意不起,一直等到父亲收工回来时,阎宝航才从炕上爬起来对双亲说:“爸、妈,我已经十多岁了,我要上学!”以后,阎宝航年年暑期过后都要因上学的事同爸妈哭闹。阎成德何尝不愿让子女读书,他们供老二念书已经是下了狠心。家境艰难供不起啊!
范先生认为,阎老四是读书的料,不要耽误。他理解阎成德的难处,决定允许阎宝航就学,免收学费。话虽这么说,阎成德心里明白,塾师也是靠教书收一点口粮为生的,送孩子去读书,哪里有不交学费之理。于是他们节衣缩食,供阎宝航进了私塾。①
阎宝航在私塾读了两年半,念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从私塾出来时,正好邻村大望台成立了被乡间称为洋学堂的高等小学校,创办者范传禄,学问高深,为人正直而又和气。他的为人和品德深为阎宝航所敬重。学校由于离高力房较远,就学食宿不便,幸好范懋修老先生欣赏阎老四的才学,鼎力相助,把阎宝航安置在他儿子范先彝家吃住上学,阎宝航得以读完高小。五年寒窗之苦,阎宝航表现出求知的渴望和天赋。他买不起书,便将书全部抄下来,每晚回家秉烛夜读。毕业后,家里不但无力供其继续读书,还需要他帮助料理家事。阎宝航不得不回到高力房村,在他原来的私塾馆里当了先生,这是他很不情愿做的差事。苦闷之余他还利用余暇学习中医,每日熟念“汤头歌”。别人以为他要当医生,其实他在打发时光。他的真正愿望是既不甘当私塾先生,更不愿当医生,他还是要继续读书。
1912年春,阎宝航收到一封在奉天农林专科学校读书的二哥的来信,告诉他奉天有个两级师范学校招生,如果阎宝航去应考,他建议阎宝航必需设法首先说服父母。得到这个消息,阎宝航欣喜若狂,但是他又感到十分为难,他知道说服父母实在不太容易。他给二哥写信,请二哥在暑期回家时帮他一块促成这件事。
阎宝航认为说服父母允许他上学这件事非常难是有根据的。那年,他在范先生的帮助下,在本村读完私塾后,决计考望台的高级小学。但双亲还是坚持他们的主见,认为家里有个老二上洋学堂就够了,老四读完了私塾,也算够用了。还是趁早给他娶个媳妇,组成个家,也许可以拴住他的心。于是,他们没有同阎宝航商量,就开始为14岁的儿子阎宝航操办起婚事来了。
太子河北温香镇有个姓高的人家里有个姑娘叫高素,菱角泡村人,比阎宝航大两岁。性格温顺贤惠。阎成德夫妇早就相中了这个姑娘。
阎宝航把他去望台读高小的想法和父母谈了。这时的父母已为儿子确定了婚姻,对阎宝航的想法当然未置可否,却单刀直入地把给他娶媳妇的决定告诉了他。对此,阎宝航感到十分沮丧。他认为父母为他娶媳妇就是拒绝了他继续求学的要求。他心里很不痛快,但也未和父母顶嘴。
1909年冬腊月,父母为阎宝航选好了结婚的吉日。这天一大早起来就给阎宝航一套新衣服让他穿上。按当地习俗,上午东南晌时,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迎亲。父母再三嘱咐阎宝航做好迎亲准备。等到迎亲的大车要出发时,却不见了阎宝航,这可急坏了阎成德。他立派家人四处寻找。很快有人报告,阎宝航正在太子河边散步呢!
“说得好好的,你们谁知道老四又怎么啦?”阎成德大叫道。
这时,私塾老先生走过来,悄悄对阎成德说:“阎宝航的想法我知道!阎成德你好糊涂?”阎成德想问个清楚,范先生摆摆手说:“你这个当爹的,什么都不要说了,也不要生气。我去把他请回来,媳妇还要娶,这件事包在我身上!”阎成德甚是高兴。范先生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阎成德说:“到这份上了,老先生不必客气!”范先生说:“阎宝航和我说过,他要上望台高小,你得答应。”阎成德说:“望台离咱这儿二十来里地,宝航上下学有难处。”范先生说:“我儿子在望台,就让宝航在他家吃住吧!”阎成德觉得要麻烦范家父子,有些过意不去,范先生说:“就这么决定了,你不让他上学,这个媳妇他也不能娶!”说罢,范先生便径向河边走去。
果然,阎宝航很快就跟范先生回来了。他二话没说,穿上新衣服,坐上迎新的车,高高兴兴地接新娘去了。
婚后,阎宝航和高素桐的感情很好。高素桐这个名字是结婚后阎宝航给起的。后来,高素桐曾回忆说,婚前,她是裹着脚走进阎家门的。婚后不久,阎宝航领着她去太子河边,给他解开裹脚布,扔到河里,然后帮她洗脚,高素桐后来没有成为小脚女人,得力于阎宝航。几十年后,高素桐仍对阎宝航感念不尽。阎宝航婚前拒绝迎亲的事,高素桐在婚后也有耳闻,她对阎宝航对她的感情有些疑惑。但阎宝航求学的愿望和善良的心,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使她的疑惑早就烟消云散了。
想到上高小时所遇到的波折,现在,阎宝航把求学的希望放到二哥身上,急盼他早日回来,说服父母双亲。结果和他的意愿相反,双亲还是不同意他到奉天投考。
原来,高素桐婚后三年未能生育,双亲很是着急。如果阎宝航再离开他的妻子,生儿育女不是更难了么?这一年,二哥在奉天农林专科毕业,由于对仕途嗤之以鼻,回到家乡来当了个小学教员。阎宝航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
“在无可奈何中,产生了消极厌世思想,教书不到一年就想出家当和尚……”②
那天高素桐哭泣着来到公公婆婆面前告状:“阎宝航要出家,正在准备行装。”二老一听大惊,立刻赶到他的住室一看,阎宝航已经剃了头。
事到如今,二老不得不改变决定:同意阎宝航去奉天投考。临走那天,阎宝航一再表示,奉天两级师范学校,享受官费待遇,他一定争取考上,经济上也不会拖累家里。他告诉媳妇高素桐,一旦在奉天立住脚,立马回家来接她。
注释:
① 曹峥岩:《从事特殊斗争的共产党员》,《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
②《阎宝航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