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第六节 跨语境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书籍名:《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第六节 跨语境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在诗学理论和区域经验两个层面的展开显示出突出的学科特色。在诗学理论研究方面,关于海外华文诗学、华人文化诗学的论述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思考;在区域经验研究方面,以东南亚、欧美华文文学为两大重点板块,同时向全球其他区域扩展,形成了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研究格局。

随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深入,对于诗学理论的要求日益迫切。饶芃子于2003年提出海外华文诗学的说法,试图把握其特殊诗学范畴的性质、功能、特征和系统性等问题,为建立一门经典学科奠定理论基础。她认为,这一诗学体系建立的关键,在于寻找该领域可以建构体系的“网结”和“基本词汇”。这些具有学科特殊性的诗学范畴和方法,具体表现在传统文论范畴的演变方式、异域汉语写作的话语模式、诗学范围的属性等方面。[24]在研究方法上,饶芃子倡导文学的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前者从文化的视角切入文学文本,讨论文学中的种族、性别、阶级和身份等问题,提炼出有新的价值归属的诗学话语和理论;后者引入比较文学的多维比较方法,从时空关系的维度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华文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以跨文化的眼光审视海外作家笔下的文化对话,发展新的理论研究空间。[25]刘登翰、刘小新受到台湾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华裔诗学”概念的影响,把文化诗学方法引入华人文学研究领域,于2004年提出华人文化诗学的构想。其主旨是借鉴新历史主义,发展出以华人性为研究核心、以形式诗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的统合为基本研究方法的理论范式,在开放的社会科学视域中审视、诠释华人文学书写的族裔属性建构意义和美学呈现形式。[26]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研究方面,关注跨界叙说策略、整体性研究方法和学科性内涵等议题。杨匡汉从文化诗学的向度,分析海外华文作家从精神形态到思维方式的跨界叙说,表现为跨越地域、文化、族群、性别和文本的界限等多种策略。[27]他的《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从文化母题的分析入手,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作了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学术实践。黄万华试图打通不同板块和国别的华文文学的内在联系,从经典筛选、文学传统和母语写作等方法论视角,展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28]张福贵审视世界华文文学从学术概念向学科概念的转变,从大文化、潜政治和真学术三个角度加以厘定和辨析。[29]刘俊注意到台港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在性质上的差异,试图以“跨区域华文文学”建立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观。[30]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区域研究方面,注重文化语境、族群关系和地域经验等视角。曹惠民提炼出日本华人作家的两种叙事方式,即“想象扶桑”与“记忆华夏”,与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文本形成对照。[31]陆士清界定了马华文学的双重传统即“中国文学传统”和“本土华文文学传统”的价值。[32]王列耀针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异族叙事”,讨论了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作家的“杂居经验”和言说策略。[33]朱文斌聚焦于“中国性”问题,梳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嬗变。[34]陆卓宁注目于欧华文学自成一脉的队伍结构和文化气象,分析在冷战语境下东西方两大文明系统开展对话的跨文化经验,及其在互容互谅中走向文化融合的艺术境界。[35]庄伟杰从历史文化背景与地缘因素、作家身份意识与知识结构、地域经验与文本书写形态等方面,考察了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澳美欧华文文学的关联性。[36]朱崇科提出华语比较文学的概念,视之为打破学科藩篱、既破又立的连接地带,可为区域华文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可能。[37]

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在文艺思潮、作家作品、文类社团和传播传媒等方面的成果也颇为可观,为整体性和区域性的拓展打下了基础。近年来海外新移民文学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公仲肯定了新移民文学在开掘历史文化、内心深度和艺术技巧方面取得的实绩,以此确认其对于文化中国的价值。[38]江少川通过对海外新移民作家的访谈挖掘了第一手资料,并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探讨新移民文学的跨域性、生命状态和意象类型。[39]王宗法、刘云勾勒海外新移民小说从物质追求、人性反思到寻找精神家园的发展轮廓,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由矛盾冲突走向交流融合的趋势。[40]吴奕锜、陈涵平着眼于新移民文学中的文化混杂现象,分析作家的文化身份意识及其对文化关系的探索。[4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 新中国哲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