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第四节 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进展和成果,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对于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对我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至关重要。这种著作必须从基本的文学史实——文学作品出发,反映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学的历史发展,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它虽然与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有区别,却又并非与国家、民族、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无关。因此,文学史著作常常被认为是文学学科确立的必要形态。
曾经有种意见,认为当代不宜写史。因为距离太近,许多历史形态和历史情况尚难完全呈现。例如,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文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荒煤提出文学研究所应撰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时,唐弢先生还认为当代文学距离太近,不宜写史。实际上,如上所述,50年代末即有当代文学史性质的著作问世。到80年代初,更有大批当代文学史著作出版。先后不仅有综合性的文学史,还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分体裁的文学史和分地区、分民族的文学史等出版。
如上所述,七十年来当代文学史的撰写可分为以下几波:第一波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最早的著作初见于1959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与那时各条战线都需要总结十年成绩有关,文学战线也出版了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十年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一册,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则编有《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一书。前者由毛星、陈伯吹、王燎荧、朱寨、王淑明、贾芝、邓绍基、樊骏、董衡巽、卓如、陈尚哲、张国民等十余人分别撰写,分绪言、小说、诗歌、话剧和新歌剧、散文、儿童文学等六章,附有《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纪事》。全书13万字。诚如该书“编者说明”所言:“负责编写的同志都不是专业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工作的人,平时积累既少,编写过程中又研究得不够,因而虽经几次修改,仍然写得不能令人满意。现在送到读者眼前的这本小书,只能说是对我国十年间文学情况的一个很不全面的简略叙述,距科学的概括是很远的。所以把它出版,是设想它对于有些读者想了解这段文学历史的情况或者还多少可供参考。”当然,其中作者多为名家,有些作者其时还很年轻,所以各章写法和笔调也不一致,但可贵的是对十年重要的作家作品都有所介绍,而且包括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对读者了解十年文学的发展概貌还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由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出版于1962年,应该是最早出版的叫“史”的描述当代文学的著作。但如上所述,像是重要作家作品的专论汇集,缺乏“史”的必要分析和梳理,还难以真正叫作“史”。而这个编写组后来执着地在当代文学领域耕耘和追踪,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代文学史编写潮的第二波掀起,他们又推出三卷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后来受国家教育部委托,又编写出《中国当代文学》(主编王庆生)两卷本的教材。如果说第一套只写了十年文学中的若干著名作家的作品,第二套参加编写的就有十六人,内容扩展到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三十多年,具有真正的“史”的规模和内涵,出版于1983年。该书“编后记”中说:“考虑到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教学的需要,本书以分析、评论作家作品为主,兼及史的论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以文学成品为主要对象。只有按照文学发展的脉络,紧密围绕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认识当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鉴赏、分析、评论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对当代文学有一个轮廓的了解。”这部文学史的第三套,基本上也体现上述要求,但内容延伸到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文学,而显得笔墨更为精练、扼要。
20世纪80—90年代高校还出版有云南大学李丛中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发展史》、浙江师范大学金汉主编的《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而盛英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两卷中便有一卷撰写当代文学。
实际上掀起第二波当代文学史编写潮最早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钟、佘树森、洪子诚等的《当代文学概观》(1979)。其后修改补充再版,改名《当代中国文学概观》(1986)。前者仅反映前三十年文学,后者延伸到新时期初年的文学。其间,由陈荒煤任顾问,北京师范大学郭志刚等联合11所院校老师共同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和复旦大学陆士清联合22所院校教师共同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三卷也于1980年出版。上述两部史著都只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的文学,但论述的作家作品比以往的几部史著更多也更详细。
20世纪80年代中外文化交流对文学学术界也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和以个性解放为标志的人道主义思潮、新历史主义思潮迅速进入学坛,新的方法论和学术研究方式一时风靡。在此背景下,文学史研究界出现重写文学史的思潮。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代表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不止一部。其中1999年出版的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体现了个人写作的特点。洪著把中国作家协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管理体制所产生的影响列为文学史研究对象,陈著则把“文化大革命”期间未能发表的作家作品列为“潜在写作”加以发掘和绍介。虽引起争议,却引人注目。这两部著作因篇幅适中,被多所高校作为教材,但因未能涉及我国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的文学,失于完整。90年代全面书写当代文学发展的有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10卷本中的当代文学部分。该书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科研骨干参加编写,还得到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和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于1997年出版。到了21世纪该部分经过修改补充,列入《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于2011年重新出版。成为第一部涵盖中国各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的当代文学史。内容涉及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文随笔以及电影文学、科幻文学、儿童文学。
当代文学史的编写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还出现分文体、分地区、分民族的史著。如洪子诚与刘登翰合作,出版了《中国当代新诗史》,金汉、汪名凡分别撰著的《中国当代小说史》,古继堂的《台湾小说史》,刘登翰主编的《台湾文学史》和《香港文学史》,袁良骏的《香港小说史》,还有吴海主编的《江西文学史》、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撰写的《黑龙江文学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伯海主编的《上海文学史》,都涵盖当地的当代文学。80年代中南民族学院李鸿然主编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中央民族学院吴重阳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观》、西北大学赵俊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综史》和90年代以来河北师范大学李扬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和21世纪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蒙古族当代文学史》以及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在理论叙述中所含史的内容,都对填补当代文学史的空缺,起了积极的可贵的作用,从而为当代文学成果的整合作出各自的贡献。而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大辞典》于1996年出版,全书190万字,也为当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学术参照。大批当代文学史著作的问世,无疑为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当代文学学科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学术会议和报刊讨论的彼此交流,以及众多文学史著作的出版,学界对当代文学分期问题逐渐产生比较统一的意见,大多学者都认可三分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和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后来又增加了新世纪文学,但对前三十年文学和后四十年文学的评价上却产生差异。由于两个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价值取向以及思想与艺术标准的不同,学者中既有贬低“十七年”文学,否定十年“文化大革命”文学而全面肯定新时期文学的,也有肯定“十七年”文学而对新时期文学采取负面评价的,后来也有对“文化大革命”文学不一概否定,如肯定“样板戏”和某些未受“左”倾思潮影响的作品。重写文学史的浪潮便反映了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分歧,但之后大多著作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既不以新时期文学的眼光去否定以往的文学,也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思想和艺术取向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后的文学。而论述不同时期文学产生的历史土壤及其取材、思想特色、表现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原因,对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成就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