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西路军·生死档案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路军·生死档案

血溅逃亡路(1)

书籍名:《西路军·生死档案》    作者:冯亚光
推荐阅读:西路军·生死档案txt下载 西路军·生死档案笔趣阁 西路军·生死档案顶点 西路军·生死档案快眼 西路军·生死档案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西路军·生死档案》血溅逃亡路(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黄河源头,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海拔4800米,比起黄河入海口来真好比在天上一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象征,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神州亿万儿女,又用百折不回的行动给中华儿女灌输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河,还载着红军西路军被俘将士的牺牲和热血,以一刻也不肯安分的进取的波涛流向大海。

光阴似箭,已经是1944年了。青海被俘红军组成的工兵营,在循化县结什塘开荒,修街道,盖水磨……循化在西宁的东南方向,是黄河从青海出境流向甘肃的地方。为了获得久已失去的自由,逃亡成为他们孜孜奋斗的目标。

杨利民和唐文华由工兵营逃出,到了黄河岸边,看着河水奔腾而去,却过不了黄河。可怜两个逃亡者,面对的不仅是无法逾越的黄河,还有血淋淋的追索。营长马德林命令排长王福宝带人去追。王在黄河边一个叫依玛目的庄子追上了杨利民和唐文华。两人躲藏在撒拉族老人家里。王福宝赶去时,杨利民站在院中,双眼闪着光,令人不寒而栗。杨利民用随身带的藏刀自杀而死,倒在血泊之中。他宁愿血溅逃亡路,也不愿再受无休止的折磨。落日像血,像火,像即将凋谢的玫瑰。

王福宝让当地保长把人头割了下来,押着唐文华回到结什塘。营长命人把杨利民的人头挑起来,挂在营房外面的高杆上示众;命人把唐文华身上的衣服剥光,打了背花。什么叫打背花?两名手执皮鞭的打手站在被打者左右,一人一鞭交替在光背上抽打,叫打背花。打背花常把人打得血肉模糊,死去活来,轻者致残,重者死亡。

打背花、砸骨拐、打懒弯(打屁股)统称“三大套”,是马家军对蒙难红军经常使用的酷刑。

王英武——

补充团第一营在窑街修路期间,每天斤半面,没有菜,没有盐,没有油。菜蔬钱被营长贪污了。每天劳动,以班为单位分给任务,白天干不完,晚上继续干。由于吃不饱,穿不上,劳动量大,有病没医生看,死亡人数越来越多,有70至80人。我们三连就死了40人,死人最多。我亲自埋了我们连死的30多人。在阎王沟吊空作业,炸石头,打炮眼,绳子断了,跌到窑街河里三个人,全都死了。我们三连伙夫因到善麻湾山上打柴当天没回来,第二天被抓回来打背花,打得半死不活,从悬崖上抛下跌到窑街峡河里死了。

王正贵——

1937年10月,我们去甘州,走到黑城子。晚上快睡觉时纷纷扬扬下起大雪,紧急命令出发。雪有二尺深,我们的人越走越少。马家军官发现人没跟上来,就叫吹号调人,人还是没来。团长孟全禄就地住下,连长们去找人。发现好多人冻死在雪里,有些活的人藏在羊圈里。死的人就地埋了,冻坏了不能走的从洪水要了木车先拉到洪水,能走的往甘州继续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潮 武夫当权 五四之魂 五十年伤痕 努力工作,不折腾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 逆市布局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你拿什么吸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