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现代世界史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现代世界史

宗教:取消《南特敕令》,1685年

书籍名:《现代世界史》    作者:弗兰克·萨克雷
推荐阅读:现代世界史txt下载 现代世界史笔趣阁 现代世界史顶点 现代世界史快眼 现代世界史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现代世界史》宗教:取消《南特敕令》,1685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路易十四领导下,巩固法国的工作的高潮体现在他的宗教政策上。在对待罗马天主教的问题上,路易支持法国天主教会关于应保有一定民族自主不受罗马教廷约束的老要求。他镇压称为詹森教派的运动,即天主教会内的一种加尔文教派,此派大约已持续了近二百年。詹森教派既批评耶稣会的宗教影响,也批评高层教士的道德败坏。因此,当国王采取行动,取缔所有詹森教派神学主要中心时,在凡尔赛宫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在这次新的宗教迫害浪潮中,受迫害最深的却是新教徒。

法国在路易十四统治的早年,仍比欧洲任何其他大国容许有更多的宗教信仰自由。胡格诺派教徒在黎塞留时期已经丧失独立的政治地位,但在1598年《南特敕令》的保护下,他们还能过着相对安全的生活。然而,从一开始,宗教宽容就是一项王室政策,而不是民众政策,而在路易十四时期,这一王室政策改变了。英国天主教徒落在得胜的议会手中的厄运告诉人们,法国新教徒如果人数更多的话,对天主教徒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路易十四要使所有的人都唯命是从,因此对他臣民中竟有异教徒一事感到愤恨。他认为,他的统治要有力量,要有尊严,实现宗教统一是不可缺少的。他完全受到一些天主教徒顾问的影响,他们对于有些新教徒在忏悔心情的驱使下委实正在重新信仰天主教的情况仍感不够满足,而希望加快这种进程,好为他们增添更大的荣光。于是,开始了有组织的迫使胡格诺派教徒改宗的运动。新教徒家庭的生活渐渐变得无法忍受。最后,他们实际上是“被迫就范”,龙骑兵被安置在胡格诺派教徒的家中,为传教士的劝导助力。1685年,路易取消了《南特敕令》。迫害期间,有好多新教徒逃离法国,移居荷兰、德意志和美洲。这些人的出走,对法国的经济生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新教徒,尤以工商业阶级中的新教徒最有活力。取消了《南特敕令》,法国官方开始对宗教持不宽容的态度,前后达一百年之久(作法上慢慢有所收敛)。在此期间,法国新教徒的地位与大不列颠群岛上的天主教徒的地位极其相似。但在一百年以后,当新教徒又得到宽容时,人们发现他们中有许多人既是商业上的佼佼者,也是政治上的保王分子,这表明他们的生活比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好过得多。

综观一切,路易十四的统治给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带来相当多的好处。对他抨击最凶的人,除了理所当然的新教徒之外,就是像圣西蒙公爵①那样的不满的贵族。他们认为,他对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偏爱太过。因为新教徒是不得人心的少数派,他加以镇压倒获得人们的赞许。柯尔培尔的经济管理制度以及行会的长期存在意味着,发明与私人企业没有像在英国那样得到充分的发展,但1700年的法国经济比1650年要增强许多。农民必得交纳很重的赋税,支付路易十四的战争费用;1690年后,灾荒不断,田园荒芜(战争也是肇因之一),农民艰难度日。但是,农民没有陷入在东欧日益发展的那种农奴制。同以后的年代相比,法国仍是一个大杂烩,充斥着互相抵牾的司法权、特权和官僚无能的现象。事实上,路易十四远非“专制”,然而法国仍然是欧洲大陆上各大君主国中最有组织的国家。路易十四在把举国上下各阶层变成为各尽本分的臣民的过程中,结束了内战,甚至还促进了公民平等的事业。长时期内,他很得民心。至于到他晚年人民最后转而反对他的原因,则是由于他穷兵黩武,不断发动战争,造成国力匮乏所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细说清人社会生活 习仲勋在陕甘边: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希腊诸神传 希腊文化史 西域余闻 西洋上古史 0~3岁宝宝潜能开发 猫武士二部曲:新的预言1午夜追踪 新的预言5:黄昏战争 新的预言4:星光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