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109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10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甲午日,朝廷内外进行戒严。委任司徒建安王刘休仁为都督征讨诸军事,命令车骑将军、江州刺史王玄谟担任刘休仁的副手。刘休仁在南州驻军,委任沈攸之担任寻阳太守,领兵在虎槛驻守。当时,王玄谟的大部队还没有出动,先头部队共计十路兵马,连续不断地抵达前线。每天晚上,各个军营都采用自己的号令,彼此之间互不听从。沈攸之告诉各将领说:“如今各个军营有着不同的号令,要是有农夫、渔夫在夜间彼此叫喊呵叱,就可能导致军中恐慌,发生骚乱,这是自取灭亡之道。我提议用一个军营的号令当作全军统一的号令。”各位将领都同意了。
    邓琬用上天彰显的各种祥瑞作为借口,谎称接到路太后的密诏,带领各位将领、属官等对晋安王刘子勋尊奉皇帝尊号。乙未日,刘子勋在寻阳即位称帝,并将年号改为义嘉。委任安陆王刘子绥为司徒、扬州刺史;寻阳王刘子房、临海王刘子顼,全部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还委任邓琬为尚书右仆射,张悦为吏部尚书,给袁顗加封为尚书左仆射;其余各位将领、属官以及各个州郡等地方长官,依照等级封官进爵。
    丙申,以征虏司马申令孙为徐州刺史。令孙,坦之子也。置司州于义阳,以义阳内史庞孟虬为司州刺史。
    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清河崔道固皆举兵应寻阳。上征兵于青州刺史沈文秀,文秀遣其将刘弥之等将兵赴建康。会薛安都遣使邀文秀,文秀更令弥之等应安都。济阴太守申阐据睢陵应建康,安都遣其从子直閤将军索兒、太原太守清河傅灵越等攻之。阐,令孙之弟也。安都婿裴祖隆守下邳,刘弥之至下邳,更以所领应建康,袭击祖隆。祖隆兵败,与征北参军垣崇祖奔彭城。崇祖,护之之从子也。弥之族人北海太守怀恭、从子善明皆举兵以应弥之,薛索兒闻之,释[释:解除。]睢陵,引兵击弥之。弥之战败,走保北海。申令孙进据淮阳,请降于索兒。庞孟虬亦不受命,举兵应寻阳。
    丙申日,明帝委任征虏司马申令孙为徐州刺史。申令孙,是申坦的儿子。在义阳设立了司州府,提拔义阳内史庞孟虬担任司州刺史。
    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清河人崔道固,都发兵来响应寻阳的刘子勋。明帝从青州刺史沈文秀那里征发士兵,沈文秀派出他的将领刘弥之等领军南下,支援建康。正巧,薛安都派人前来邀请沈文秀响应刘子勋,于是沈文秀改为命令刘弥之半路到薛安都那里听从调遣。济阴太守申阐在睢陵镇守,尽忠于建康朝廷,薛安都派出他的侄子直閤将军薛索兒与太原太守清河人傅灵越等对申阐发动进攻。申阐,是申令孙的弟弟。薛安都的女婿裴祖隆在下邳驻军镇守,刘弥之到达下邳之后,率领他的属下,对建康朝廷尽忠,对裴祖隆发动袭击。裴祖隆失败,与征北参军垣崇祖一起逃跑至彭城。垣崇祖,是垣护之的侄儿。刘弥之的本族人北海太守刘怀恭、侄子刘善明都出兵响应刘弥之。薛索兒得知以后,停止了对睢陵的攻打,转而出兵攻打刘弥之。刘弥之兵败,逃至北海防守。申令孙进入并占领了淮阳,向薛索兒请求允许他归降。庞孟虬也叛离了朝廷,出兵响应寻阳刘子勋。
    帝召寻阳王长史行会稽郡事孔觊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马庾业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璪说觊以“建康虚弱,不如拥五郡以应袁、邓。”觊遂发兵,驰檄奉寻阳。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皆据郡应之。上又以庾业代延熙为义兴,业至长塘湖,即与延熙合。
    益州刺史萧惠开,闻晋安王子勋举兵,集将佐谓之曰:“湘东,太祖之昭;晋安,世祖之穆;其于当璧,并无不可。但景和虽昏,本是世祖之嗣,不任社稷,其次犹多。吾荷世祖之眷,当推奉[推奉:拥戴尊奉。]九江。”乃遣巴郡太守费欣寿将五千人东下。于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皆附于子勋。元怙,元景之从兄也。
    是岁,四方贡计皆归寻阳,朝廷所保,唯丹杨、淮南等数郡,其间诸县或应子勋,东兵已至永世,宫省危惧。上集群臣以谋成败。蔡兴宗曰:“今普天同叛,宜镇之以静,至信待人。叛者亲戚布在宫省,若绳之以法,则土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义。物情既定,人有战心,六军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习之兵,其势相万耳。愿陛下勿忧。”上善之。
    明帝征召寻阳王长史、代理会稽郡事孔觊出任太子詹事,派出平西司马庾业前去取代孔觊的官职,又派都水使者孔璪去往东方各郡慰问。孔璪反倒劝孔觊说“建康力量薄弱,倒不如以所拥有的东方五个郡来响应袁顗、邓琬。”于是孔觊下令出兵,宣布支持刘子勋。一时之内,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全部占领郡城来响应孔觊,拥护寻阳政权。明帝又下令命庾业取代刘延熙担任义兴太守,庾业行至长塘湖,却和刘延熙联合起来,一同背叛朝廷。
    益州刺史萧惠开,得知晋安王刘子勋兴兵的消息,将手下将领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湘东王,是太祖的儿子;晋安王,是世祖的儿子;不管他们中谁继承皇位,并没有什么不合法。尽管刘子业昏庸残暴,但也是世祖的子嗣,尽管他无法继续处理朝政,但是还有很多弟弟。我备受世祖的宠信,应该敬奉晋安王刘子勋。”因此就派巴郡太守费欣寿率领五千士兵顺江东下。这个时候,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阳太守程天祚也纷纷出兵支持刘子勋。柳元怙,是柳元景的堂兄。
    这一年,四方的贡品及报告全部送至寻阳。建康朝廷的势力范围缩小到仅剩丹杨、淮南等少数的几个郡,但是这几个郡中同样有很多县出兵响应刘子勋,东线的反朝廷部队已经到达永世,建康朝廷十分害怕,形势危急。明帝将群臣召集起来商讨国家的安危。蔡兴宗说:“这个时候,几乎整个国家都一同造反,我们应当镇静下来,以诚信对待他人。叛臣的亲属,有不少在宫中或朝中做官,要是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我们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应当强调父子兄弟之间,就算触犯法律也不会彼此株连的大义。等到民心安定以后,将士们才会有斗志,朝廷的六军精锐勇猛,有着锋利的兵器,用来对抗那些未经过正式训练的造反军队,形势相差极大。还望陛下无需担忧。”明帝觉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
    建武司马刘顺说豫州刺史殷琰使应寻阳,琰以家在建康,未许。右卫将军柳光世自省内出奔彭城,过寿阳,言建康必不能守。琰信之,且素无部曲[部曲:古时候豪门望族的私人部队,有着人身依附的性质。],为土豪前右军参军杜叔宝等所制,不得已而从之。琰以叔宝为长史,内外军事,皆叔宝专之。上谓蔡兴宗曰:“诸处未平,殷琰已复同逆,顷日人情云何?事当济不?”兴宗曰:“逆之与顺,臣无以辨。今商旅断绝,米甚丰贱,四方云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荡可必。但臣之所忧,更在事后,犹羊公言:‘既平之后,方当劳圣虑耳。’”上曰:“诚如卿言。”上知琰附寻阳非本意,乃厚抚其家以招之。
    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周矜起兵于悬瓠以应建康。袁顗诱矜司马汝南常珍奇执矜,斩之,以珍奇代为太守。
    上使冗从仆射垣荣祖还徐州说薛安都,安都曰:“今京都无百里地,不论攻围取胜,自可拍手笑杀,且我不欲负孝武。”荣祖曰:“孝武之行,足致余殃,今虽天下雷同,正是速死,无能为也。”安都不从,因留荣祖使为将。荣祖,崇祖之从父兄也。
    建武司马刘顺劝说豫州刺史殷琰,让他拥护寻阳政权,但是殷琰因为家人全都在建康,因此没有同意。右卫将军柳光世自朝中逃离出来,投靠彭城,途径寿阳,他说建康肯定无法保全。殷琰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并且,殷琰一直也没有自己的军队,于是长时间遭到当地的豪门望族、前任右军参军杜叔宝等人的压制,迫不得已依附刘子勋。殷琰委任杜叔宝为长史,里里外外全部的军政大事,全部都是杜叔宝一个人裁决。明帝对蔡兴宗说:“各地的叛乱还没有得到平息,现在殷琰又出兵与逆贼同流合污,最近民心怎么样?事情是否能获得成功?”蔡兴宗说:“逆贼与正统,我无需分辨。如今商旅断绝,但是粮食积蓄丰厚,米价低廉,四面八方风起云涌,民心反倒越发稳定。这么看来,动乱必定能够得以平息。我所担心的并非眼下,而是将来,就如羊祜所言:‘获得胜利以后,才更加劳烦陛下多多考虑。’”明帝说:“就像你所说的!”明帝清楚殷琰依附寻阳政权,并不是本意,因此对殷琰身在建康的家人给予了安抚厚待,以此来招引他重新归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