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79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7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武陵王骏屯五洲,沈庆之自巴水来,咨受军略。三月乙亥,典签董元嗣自建康至五洲,具言太子杀逆,骏使元嗣以告僚佐。沈庆之密谓腹心曰:“萧斌妇人,其余将帅,皆易与[易与:容易对付。]耳。东宫同恶,不过三十人。此外屈逼,必不为用。今辅顺讨逆,不忧不济也。”
    壬午,魏主尊保太后[保太后:文成帝的乳母常氏。]为皇太后,追赠祖考,官爵兄弟,皆如外戚。
    太子劭分浙东五郡为会州,省扬州,立司隶校尉,以其妃父殷冲为司隶校尉。冲,融之曾孙也。以大将军义恭为太保,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太尉,始兴王濬为骠骑将军,雍州刺史臧质为丹杨尹,会稽太守随王诞为会州刺史。
    劭料检[料检:清理。]文帝巾箱[巾箱:放置头巾的箱子,也用来存放书籍、文件。]及江湛家书疏,得王僧绰所启飨士并前代故事,甲申,收僧绰,杀之。僧绰弟僧虔为司徒左西属,所亲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得同归九泉,犹羽化[羽化:成仙。]也。”劭因诬北第[北第:宫城以北的诸王侯府第。]诸王侯,云与僧绰谋反,杀长沙悼王瑾、瑾弟临川哀王烨、桂阳孝侯觊、新渝怀侯玠,皆劭所恶也。瑾,义欣之子。烨,义庆之子。觊、玠,义庆之弟子也。
    武陵王刘骏屯驻在五洲,沈庆之从巴水前来,请示军事方略。三月乙亥日,典签董元嗣从建康来到五洲,把太子杀父篡逆的事情如实汇报,刘骏让董元嗣把这一消息告诉属吏。沈庆之暗中对他的心腹说:“萧斌像个女人,其他将帅,都很容易对付了。与东宫一同作恶的,不超过三十人。除此之外被迫屈从的,一定不会为他效命。现在我们辅佐顺应天意民心的人前去讨伐逆贼,不担心不成功。”
    壬午日,北魏主拓跋濬尊保太后为皇太后,追赠她的祖父和父亲谥号,授予她的兄弟官爵,都像外戚一样。
    太子刘劭分出浙水以东的五个郡设立会州,裁撤扬州,设立司隶校尉,任命太子妃的父亲殷冲为司隶校尉。殷冲,殷融的曾孙。刘劭又任命大将军刘义恭为太保,任命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任命始兴王刘濬为骠骑将军,任命雍州刺史臧质为丹杨尹,任命会稽太守随王刘诞为会州刺史。
    刘劭清理文帝的巾箱以及江湛家的信件和奏疏,找到王僧绰所呈递的犒劳勇士和前朝废黜太子的材料。甲申日,他把王僧绰逮捕,将其杀死。王僧绰的弟弟王僧虔担任司徒左西属,他的亲信都劝他逃走。王僧虔哭着说:“我哥哥用忠贞之心报效国家,用慈爱之心抚养我,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只怕不能牵连到我。如果我能和他一同回到九泉之下,就像飞升成仙一样。”刘劭趁机诬陷住在宫城以北的诸王侯,说他们和王僧绰一同密谋造反,杀死长沙悼王刘瑾、刘瑾的弟弟临川哀王刘烨、桂阳孝侯刘觊、新渝怀侯刘玠,他们都是刘劭所厌恶的人。刘瑾,刘义欣的儿子。刘烨,刘义庆的儿子。刘觊、刘玠,刘义庆弟弟的儿子。
    劭密与沈庆之手书,令杀武陵王骏。庆之求见王,王惧,辞以疾。庆之突入,以劭书示王,王泣求入内与母诀。庆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今日之事,惟力是视。殿下何见疑之深!”王起再拜曰:“家国安危,皆在将军。”庆之即命内外勒兵。府主簿颜竣曰:“今四方未知义师之举,劭据有天府[天府:指朝廷。],若首尾不相应,此危道也。宜待诸镇协谋,然后举事。”庆之厉声曰:“今举大事,而黄头小儿皆得参预,何得不败!宜斩以徇!”王令竣拜谢庆之。庆之曰:“君但当知笔札事耳。”于是专委庆之处分。旬日之间,内外整办,人以为神兵。竣,延之之子也。
    刘劭秘密写给沈庆之一封亲笔信,命令他杀死武陵王刘骏。沈庆之请求拜见刘骏,刘骏感到害怕,就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会见。沈庆之闯进屋里,把刘劭的信拿给武陵王看,武陵王哭着请求到内室和母亲诀别。沈庆之说:“我承蒙先帝的厚恩,今天的事情,就看我们的力量了。殿下为什么对我有这样重的疑心呢!”武陵王起身拜了又拜说:“国家的安危,全靠将军了。”沈庆之立即命令内外官员集结军队。王府主簿颜竣说:“现在四方并不知道义军将要起事,刘劭占据朝廷,如果义军不能前后接应,就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应该等到镇守各地的将领共同筹划计谋,然后再起事。”沈庆之严厉地说:“现在做大事,却连黄毛小子都可以参与谋划,怎么能不打败仗!应该将他斩首示众!”武陵王命令颜竣向沈庆之跪拜赔罪。沈庆之说:“您只要负责撰写公文的事情就可以了。”于是武陵王把大事都交给沈庆之处理。十天之内,内外事务整饬完毕,人们都称这支军队为神兵。颜竣,颜延之的儿子。
    庚寅,武陵王戒严誓众,以沈庆之领府司马,襄阳太守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为谘议参军,领中兵;江夏内史朱脩之行平东将军;记室参军颜竣为谘议参军、领录事,兼总内外;谘议参军刘延孙为长史、寻阳太守,行留府事。延孙,道产之子也。
    南谯王义宣及臧质皆不受劭命,与司州刺史鲁爽同举兵以应骏。质、爽俱诣江陵见义宣,且遣使劝进[劝进:劝说登上帝位。]于王。辛卯,臧质子敦等在建康者闻质举兵,皆逃亡。劭欲相慰悦,下诏曰:“臧质,国戚勋臣,方翼赞[翼赞:辅佐。]京辇[京辇:指皇帝。],而子弟波迸[波迸:奔逃。],良可怪叹。可遣宣譬令还,咸复本位。”劭寻录得敦,使大将军义恭行训杖三十,厚给赐之。
    癸巳,劭葬太祖于长宁陵,谥曰景皇帝,庙号中宗。
    庚寅日,武陵王戒严誓师,任命沈庆之兼领王府司马,任命襄阳太守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为谘议参军,统领中军;江夏内史朱脩之代理平东将军;记室参军颜竣为谘议参军、兼领录事参军,同时总管军府内外事务;任命谘议参军刘延孙为长史、寻阳太守,代行留府职事。刘延孙,刘道产的儿子。
    南谯王刘义宣和雍州刺史臧质都不接受刘劭的任命,和司州刺史鲁爽一同起兵响应刘骏。臧质、鲁爽都到江陵拜见刘义宣,并且派使者劝武陵王刘骏称帝。辛卯日,臧质在建康的儿子臧敦等人听说臧质起兵的消息,都逃跑了。刘劭想要安抚他们,下诏书说:“臧质,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正要辅佐天子,他的子弟却四散奔逃,实在令人奇怪和叹惜。可以派人宣示我的誓言让他们回来,全部官复原职。”刘劭很快就把臧敦抓到,命令大将军刘义恭打他三十棍,又给予他重赏。
    癸巳日,刘劭将太祖刘义隆安葬在长宁陵,谥号为景皇帝,庙号为中宗。
    乙未,武陵王发西阳。丁酉,至寻阳。庚子,王命颜竣移檄四方,使共讨劭。州郡承檄,翕然[翕然:一致的样子。]响应。南谯王义宣遣臧质引兵诣寻阳,与骏同下,留鲁爽于江陵。
    劭以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为徐、兖二州刺史,起张永为青州刺史。思话自历城引部曲[部曲:世家大族的私人武装。]还平城[平城:平城为北魏都城,此处可能指彭城。],起兵以应寻阳。建武将军垣护之在历城,亦帅所领赴之。南谯王义宣版[版:授予官职。]张永为冀州刺史。永遣司马崔勋之等将兵赴义宣。义宣虑萧思话与永不释前憾,自为书与思话,使长史张畅为书与永,劝使相与坦怀。
    随王诞将受劭命,参军事沈正说司马顾琛曰:“国家此祸,开辟未闻。今以江东骁锐之众,唱[唱:倡导。]大义于天下,其谁不响应!岂可使殿下北面凶逆,受其伪宠乎!”琛曰:“江东忘战日久,虽逆顺不同,然强弱亦异,当须四方有义举者,然后应之,不为晚也。”正曰:“天下未尝有无父无君之国,宁可自安仇耻而责义于余方乎!今正以弑逆冤酷[冤酷:残忍无情。],义不共戴天,举兵之日,岂求必全邪!冯衍[冯衍:东汉文学家。]有言:‘大汉之贵臣,将不如荆[荆:指春秋时楚国申包胥向秦国借兵复国之事。]、齐[指战国时齐国王孙贾杀楚将为齐湣王报仇之事。]之贱士乎!’况殿下义兼臣子,事实国家者哉!”琛乃与正共入说诞,诞从之。正,田子之兄子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