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48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4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吏部尚书王球,履之叔父也,以简淡有美名,为上所重。履性进利,深结义康及湛。球屡戒之,不从。诛湛之夕,履徒跣[徒跣:赤脚走路。]告球,球命左右为取履,先温酒与之,谓曰:“常日语汝云何?”履怖惧不得答。球徐曰:“阿父[阿父:伯父或叔父的自称。]在,汝亦何忧!”上以球故,履得免死,废于家。
    义康方用事,人争求亲昵,唯司徒主簿江湛早能自疏,求出为武陵内史。檀道济尝为其子求婚于湛,湛固辞,道济因义康以请之,湛拒之愈坚,故不染于二公之难。上闻而嘉之。湛,夷之子也。
    彭城王义康停省十余日,见上奉辞,便下渚。上唯对之恸哭,余无所言。上遣沙门慧琳视之,义康曰:“弟子有还理不?”慧琳曰:“恨公不读数百卷书!”
    初,吴兴太守谢述,裕之弟也,累佐义康,数有规益,早卒。义康将南,叹曰:“昔谢述惟劝吾退,刘班唯劝吾进。今班存而述死,其败也宜哉!”上亦曰:“谢述若存,义康必不至此。”
    吏部尚书王球,王履的叔父,因为简约淡泊而有美名,深受文帝刘义隆的器重。王履生性急功近利,与刘义康和刘湛交情很深。王球多次劝告他,他不听。诛杀刘湛的那天晚上,王履光着双脚跑去把情况告知王球,王球命侍从为他取来鞋子,先为他温酒,对他说:“我平时都跟你说什么了?”王履吓得答不出来。王球缓缓地说:“有叔父在,你还担心什么!”皇上因为尊重王球的缘故,使王履得以免除死罪,在家不得为官。
    刘义康当权时,人们都争相与他亲近,只有司徒主簿江湛早有远见与他疏远,请求出任武陵内史。檀道济曾经为他的儿子向江湛求婚,江湛坚决推辞,檀道济又请刘义康出面,江湛拒绝的态度更加坚定,因此没有受到两人祸难的牵连。皇上听说后对他予以嘉奖。江湛,江夷的儿子。
    彭城王刘义康被软禁在中书省十几天,觐见皇上并辞行,来到水边。皇上只是对他悲伤地哭泣,没有说一句话。皇上派僧人慧琳去探望他,刘义康问:“弟子还有回来的可能吗?”慧琳说:“可惜您没有多读几百卷书!”
    当初,吴兴太守谢述,谢裕的弟弟,长年辅佐刘义康,多次规劝,不幸早死。刘义康将要南行,叹息说:“当时只有谢述劝我引退,刘班只劝我进取。今天刘班活着而谢述却死了,我的失败也是理所应当的了!”皇上也说:“谢述如果活着,刘义康一定不会走到这一步。”
    以征虏司马萧斌为义康谘议参军,领豫章太守,事无大小,皆以委之。斌,摹之之子也。使龙骧将军萧承之将兵防守。义康左右爱念[爱念:爱怜。]者,并听随从。资奉优厚,信赐相系,朝廷大事皆报示之。
    久之,上就会稽公主宴集,甚欢。主起,再拜叩头,悲不自胜。上不晓其意,自起扶之。主曰:“车子[车子:刘义康的小名。]岁暮必不为陛下所容,今特请其命。”因恸哭。上亦流涕,指蒋山[蒋山:今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曰:“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是负初宁陵[初宁陵:宋武帝陵,在蒋山上。]。”即封所饮酒赐义康,并书曰:“会稽姊饮宴忆弟,所余酒今封送。”故终主之身,义康得无恙。
    臣光曰:文帝之于义康,友爱之情,其始非不隆也。终于失兄弟之欢,亏君臣之义,迹其乱阶,正由刘湛权利之心无有厌已。《诗》云:“贪人败类。”其是之谓乎!
    刘宋朝廷任命征虏司马萧斌为刘义康的咨议参军,兼任豫章太守,事情无论大小,都委任他处理。萧斌,萧摹之的儿子。朝廷派龙骧将军萧承之率军驻防戒备。刘义康身边所宠爱的人,一并听任他们跟随前往。文帝刘义隆赏赐刘义康的财物十分丰厚,寄来的书信不断,朝中大事都告诉他。
    过了很久,皇上去会稽公主家赴宴,非常高兴。会稽公主突然起身,叩头拜了又拜,悲伤不能自持。皇上不明白她的用意,亲自起身把她扶起来。会稽公主说:“车子到了晚年一定不被陛下所宽容,今天特地请求饶他一命。”随后她痛哭起来。皇上也泪流满面,指着蒋山说:“不必有这个担忧。我如果违背今天的誓言,就是辜负先帝。”他立即把正在饮用的酒封存起来赐给刘义康,并附一封信说:“我与姐姐会稽公主宴饮时想起弟弟,把剩下的酒封存相送。”所以会稽公主在世时,刘义康得以平安无事。
    臣司马光说:宋文帝对于刘义康,在兄弟情谊方面,开始时并不是不深厚。最后失去了兄弟之间的欢乐,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义,追溯祸乱的根源,正是由于刘湛贪慕权势和利益的欲望没有止境。《诗经》说:“贪婪的人败坏同类。”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征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戊寅,以临川王义庆为南兖州刺史,殷景仁为扬州刺史,仆射、吏部尚书如故。义恭惩彭城之败,虽为总录,奉行文书而已,上乃安之。上年给相府钱二千万,他物称此。而义恭性奢,用常不足,上又别给钱,年至千万。
    十一月丁亥,魏主如山北。
    殷景仁既拜扬州,羸疾[羸疾:痼疾。]遂笃,上为之敕西州道上不得有车声。癸丑,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禄大夫王球为仆射。戊辰,以始兴王浚为扬州刺史。时浚尚幼,州事悉委后军长史范晔、主簿沈璞。晔,泰之子。璞,林子之子也。晔寻迁左卫将军,以吏部郎沈演之为右卫将军,对掌禁旅。又以庾炳之为吏部郎,俱参机密。演之,劲之曾孙也。
    刘宋朝廷征召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担任司徒、录尚书事。戊寅日,朝廷任命临川王刘义庆为南兖州刺史,殷景仁为扬州刺史,仍然担任仆射、吏部尚书。刘义恭吸取彭城王失败的教训,虽然总领尚书事务,却只是遵奉文书的意思做事罢了,文帝刘义隆这才放心。皇上每年拨到相府的钱有两千万,其他物品也与此差不多。可是刘义恭生性奢侈,费用经常不够,皇上又另外给他一些钱,每年达到一千万。
    十一月丁亥日,北魏主拓跋焘前往山北。
    殷景仁担任扬州刺史后,痼疾愈发严重,刘宋文帝刘义隆为此敕令西州道上的车马不许发出声音。癸丑日,殷景仁去世。
    十二月癸亥日,刘宋朝廷任命光禄大夫王球为仆射。戊辰日,刘宋朝廷任命始兴王刘浚为扬州刺史。当时刘浚年纪还小,州里的事务委托后军长史范晔、主簿沈璞处理。范晔,范泰的儿子。沈璞,沈林子的儿子。范晔不久后升任左卫将军,朝廷任命吏部郎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两人共同掌管宫中的禁卫。朝廷又任命庾炳之为吏部郎,以上几人都参与机要事务。沈演之,沈劲的曾孙。
    晔有隽才,而薄情浅行,数犯名教[名教:注重名分的礼仪教化。],为士流所鄙。性躁竞[躁竞:急于进取。],自谓才用不尽,常怏怏[怏怏:不满意的样子。]不得志。吏部尚书何尚之言于帝曰:“范晔志趋[志趋:志趣,志向。]异常,请出为广州刺史。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鈇钺[鈇钺:斧钺,代指刑杀。]。鈇钺亟行,非国家之美也。”帝曰:“始诛刘湛,复迁范晔,人将谓卿等不能容才,朕信受谗言。但共知其如此,无能为害也。”
    是岁,魏宁南将军王慧龙卒,吕玄伯留守其墓,终身不去。
    魏主欲以伊馛为尚书,封郡公,馛辞曰:“尚书务殷,公爵至重,非臣年少愚近所宜膺受。”帝问其所欲,对曰:“中、秘二省多诸文士,若恩矜不已,请参其次。”帝善之,以为中护军将军、秘书监。
    大秦王杨难当复称武都王。
    范晔才华出众,却举止轻薄,多次触犯礼教,受到士人的鄙视。他本性急于进取,自以为才能无法充分展示,经常感到很不得志。吏部尚书何尚之对刘宋文帝刘义隆说:“范晔志趣与常人不同,请求将他外派为广州刺史。如果他在朝中犯罪,就不能不将他诛杀。急于使用刑罚,不是国家的好事。”文帝说:“刚杀死刘湛,又把范晔赶出去,别人会说各位不能容纳有才能的人,说我听信谗言。只要我们都知道他是这样,就不能危害朝廷了。”
    这一年,北魏宁南将军王慧龙去世,吕玄伯留在他的墓前守护,终身没有离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