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43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4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三月,北魏雍州刺史葛那进犯上洛,刘宋上洛太守镡长生弃城逃跑。
    辛未日,北魏主拓跋焘返回宫中。
    氐王杨难当的侄子杨保宗和他的哥哥杨保显从童亭前去投靠北魏。庚寅日,北魏主授予杨保宗都督陇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牧、武都王头衔,镇守上邽,把一位公主嫁给他为妻。杨保显得到镇西将军、晋寿公头衔。
    河西王沮渠牧犍和他的嫂子李氏私通,兄弟三人轮流宠幸她。李氏和沮渠牧犍的姐姐合谋下毒谋害北魏武威公主。北魏主派出解毒的医生乘坐驿车前去救治,武威公主得以痊愈。北魏主征召李氏,沮渠牧犍不肯交出,给李氏很多财物,让她迁居酒泉。
    北魏每次派使者到西域,经常诏令沮渠牧犍派向导护送使者走出沙漠。使者从西域返回,来到武威,沮渠牧犍身边有个侍从告诉北魏使者说:“我们君王听到柔然汗国的可汗狂妄地说:‘去年魏天子亲自来征讨我国,兵马大多染病而死,军队惨败而归。我们擒获了他的长弟乐平王拓跋丕。’我们君王非常高兴,在国内大肆宣扬。又听说柔然汗国的可汗派使者告诉西域各国,声称:‘魏国已经被削弱,当今天下只有我国最强,如果再有魏国使者前来,你们不要向他们进贡。’西域各国因此怀有异心。”使者返回,把这些情况如实上报。北魏主派尚书贺多罗出使北凉观察虚实。贺多罗回来,也说沮渠牧犍虽然表面上对北魏称臣,内心却违逆不服。
    魏主欲讨之,以问崔浩。对曰:“牧犍逆心已露,不可不诛。官军往年北伐,虽不克获,实无所损。战马三十万匹,计在道死伤不满八千,常岁羸死[羸死:因老弱而死。]亦不减万匹。而远方乘虚,遽谓衰耗不能复振。今出其不意,大军猝至,彼必骇扰,不知所为,擒之必矣。”魏主曰:“善!吾意亦以为然。”于是大集公卿议于西堂。
    弘农王奚斤等三十余人皆曰:“牧犍,西垂下国,虽心不纯臣,然继父位以来,职贡不乏。朝廷待以藩臣,妻以公主。今其罪恶未彰,宜加恕宥。国家新征蠕蠕,士马疲弊,未可大举。且闻其土地卤瘠,难得水草,大军既至,彼必婴城固守。攻之不拔,野无所掠,此危道也。”
    北魏主拓跋焘想要征讨北凉,询问崔浩。崔浩回答说:“沮渠牧犍叛逆之心早就显露出来,不能不诛灭。官军近几年北伐,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却也没有蒙受损失。战马共三十万匹,算起来在征途中死伤的不满八千匹,常年因老弱而死的也不少于一万匹。而远方之国利用这一弊端,草率地认为我们的消耗不能恢复。现在我们出其不意,大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定受到震慑和搅扰,不知道怎么办,我们一定可以擒获敌人。”北魏主说:“好!我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召集公卿在太极殿西堂商讨。
    弘农王奚斤等三十多人都说:“沮渠牧犍,西方边陲的下等国家,虽然心中不愿意对我们真正的臣服,然而继承父亲的王位后,每年入朝进贡次数不少。朝廷也以藩臣之礼来看待,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现在他的罪行还不明显,应该加以宽恕。我国最近刚讨伐了柔然汗国,人马疲惫,不能够再大举兴兵了。况且我听说河西的土地贫瘠,难以找到水源和草场,大军已经到来,他们一定绕城固守。我军久攻不克,荒郊野外也没有什么可掠夺,这可是个危险的策略。”
    初,崔浩恶尚书李顺,顺使凉州凡十二返,魏主以为能。凉武宣王[凉武宣王:沮渠蒙逊。]数与顺游宴,对其群下时为骄慢之语,恐顺泄之,随以金宝纳于顺怀,顺亦为之隐。浩知之,密以白魏主,魏主未之信。及议伐凉州,顺与尚书古弼皆曰:“自温圉水以西至姑臧,地皆枯石,绝无水草。彼人言,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至丈余,春夏消释,下流成川,居民引以溉灌。彼闻军至,决此渠口,水必乏绝。环城百里之内,地不生草,人马饥渴,难以久留。斤等之议是也。”魏主乃命浩与斤等相诘难。众无复他言,但云“彼无水草”。浩曰:“《汉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若无水草,畜何以蕃?又,汉人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郭,建郡县也。且雪之消释,仅能敛尘,何得通渠溉灌乎!此言大为欺诬矣。”李顺曰:“耳闻不如目见,吾尝目见,何可共辩?”浩曰:“汝受人金钱,欲为之游说,谓我目不见便可欺邪!”帝隐听,闻之,乃出见斤等,辞色严厉,群臣不敢复言,唯唯[唯唯:恭敬的应答声。]而已。
    群臣既出,振威将军代人伊馛言于帝曰:“凉州若果无水草,彼何以为国?众议皆不可用,宜从浩言。”帝善之。
    当初,崔浩厌恶尚书李顺,李顺出使凉州共十二次,北魏主拓跋焘认为他很有才能。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多次和李顺游乐宴饮,对群臣时常说些骄横轻慢的话,担心李顺泄漏出去,随即把金银财宝塞进李顺的怀里,李顺也替他隐瞒。崔浩知道后,暗中禀报北魏主,北魏主不相信。等到商议攻打凉州时,李顺和尚书古弼都说:“从温圉水以西直到姑臧,土地都是枯石,完全没有水源和草场。当地人说,姑臧城南的天梯山上,冬天有积雪,深达一丈多,春夏两季消融,从山上流下来形成河流,居民引雪水来灌溉农田。他们听说大军到来,一定会掘开这些渠口,积存的水一定因此匮乏。姑臧城方圆百里之内,土地寸草不生,兵马饥渴交加,难以久留。奚斤等人的建议很有道理。”北魏主于是命令崔浩和奚斤等人相互辩论。众人再没有别的话可说,只是说“当地没有水源和草场”。崔浩说:“《汉书·地理志》说‘凉州的畜产是天下最为富饶的’,如果没有水源和草场,牲畜凭借什么繁殖?另外,汉朝人终究不会在没有水源和牧草的地方修筑城郭,设置郡县。况且冰雪融化以后,只能浸润尘土,怎么能够挖通水渠灌溉农田呢!这种话实在是太荒谬了。”李顺说:“耳闻不如眼见,我曾经亲眼看到,凭什么和我辩论呢?”崔浩说:“你收受人家的金钱,想要替人家说话,认为我没有亲眼看到就可以欺骗吗!”太武帝拓跋焘隐藏起来听他们辩论,听到这些话,就出来见奚斤等人,言辞和神色都很严厉,群臣不敢再说,只是说遵命而已。
    群臣退朝后,振威将军代郡人伊馛对太武帝说:“凉州如果真的没有水源和牧草,他们凭借什么建立国家?大多数人的建议都不可以采用,应该听从崔浩的话。”太武帝赞赏他的话。
    夏五月丁丑,魏主治兵于西郊。六月甲辰,发平城。使侍中宜都王穆寿辅太子晃监国,决留台[留台:指帝王因事外出时留守京城的官员。]事,内外听焉。又使大将军长乐王嵇敬、辅国大将军建宁王崇将二万人屯漠南以备柔然。命公卿为书以让[让:责备。]河西王牧犍,数其十二罪,且曰:“若亲帅群臣委贽[委贽:指归降。也作“委质”。]远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面缚:反绑双手。面,通“偭”,背向。]舆榇[舆榇:用车载着棺材,表示自己有罪该死。],其次也。若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中:中庸,指适中的决定。],自求多福!”
    己酉,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利延为河南王。
    魏主自云中济河,秋七月己巳,至上郡属国城。壬午,留辎重,部分诸军,使抚军大将军永昌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素为前锋,两道并进,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源贺为乡导。
    魏主问贺以取凉州方略,对曰:“姑臧城旁有四部鲜卑,皆臣祖父旧民,臣愿处军前,宣国威信,示以祸福,必相帅归命。外援既服,然后取其孤城,如反掌耳。”魏主曰:“善!”
    夏季五月丁丑日,北魏主拓跋焘在西郊训练军队。六月甲辰日,大军从平城出发。北魏主命令侍中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拓跋晃监理国事,决断留守官员奏表的政务,朝廷内外都要遵从。北魏主又派大将军长乐王嵇敬、辅国大将军建宁王拓跋崇率领两万人屯驻漠南来防备柔然汗国。北魏主命令公卿发布文告斥责河西王沮渠牧犍,历数他的十二项罪状,并且说:“你亲自率领群臣远远地迎出来归降,在我的马前跪拜,这是上策。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你反绑双手用车载着棺材出迎,这是中策。你困守孤城,不及时醒悟,就会身死族灭,受到世上最严酷的惩罚。你要考虑做出适中的决定,为自己寻求更多福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