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34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3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九月乙卯日,北魏主拓跋焘领兵向西返回,迁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个郡的百姓三万家到幽州。
    北燕尚书郭渊劝北燕王冯弘向北魏献上女儿以示通好,请求做北魏的藩属。北燕王说:“负罪在前,结怨已深,投降归附是自取灭亡,不如坚持自己的立场另想别的方法。”
    北魏主包围和龙时,身边值宿的卫士大多在阵前战斗,留在行宫的人很少。北魏云中镇将朱脩之谋划和南方投降的人袭击并杀死北魏主,顺势投奔北燕和龙,再走海路回到南方的刘宋。朱脩之把计划告诉冠军将军毛脩之,毛脩之不答应,朱脩之只好作罢。不久事情败露,朱脩之逃奔北燕。北魏军多次攻打北燕,北燕王派朱脩之回南方求援。朱脩之经海路到东莱,最终回到建康,被刘宋朝廷任命为黄门侍郎。
    刘宋益州叛民赵广等人进兵攻打成都,刘道济绕城防御。叛军屯聚在这里很长时间,却看不到司马飞龙,想要各自散去。赵广很害怕,率领三千人和仪仗队前往阳泉寺,谎称迎接司马飞龙。他到达以后对道士枹罕人程道养说:“你只要自称是司马飞龙,就可以坐享荣华富贵,否则砍掉你的头!”程道养惊慌害怕地答应了。赵广于是推举程道养为蜀王、车骑大将军、益梁二州州牧,改年号为泰始,设置百官。他又任命程道养的弟弟程道助为骠骑将军、长沙王,镇守涪城。赵广、帛氐奴、梁显及其党羽张寻、严遐都担任将军,尊奉程道养返回成都,前来投奔的民众达到十几万人,从四面把成都城围住,赵广派人对刘道济说:“只要交出费谦、张熙,我们自然会解围离去。”刘道济派中兵参军裴方明、任浪之分别率领一千多人出城迎战,都战败而回。
    冬十一月乙巳,魏主还平城。
    壬子,以少府中山甄法崇为益州刺史。
    初,燕王嫡妃王氏,生长乐公崇,崇于兄弟为最长。及即位,立慕容氏为王后,王氏不得立,又黜崇,使镇肥如。崇母弟广平公朗、乐陵公邈相谓曰:“今国家将亡,人无愚智皆知之。王复受慕容后之谮[谮:谗言。],吾兄弟死无日矣!”乃相与亡奔辽西,说崇使降魏,崇从之。会魏主使给事郎王德招崇,十二月己丑,崇使邈如魏,请举郡降。燕王闻之,使其将封羽围崇于辽西。
    魏主征诸名士之未仕者,州郡多逼遣之。魏主闻之,下诏令守宰[守宰:地方长官。]以礼申谕,任其进退,毋得逼遣。
    初,帝以少子绍为庐陵孝献王[庐陵孝献王:刘义真,宋武帝次子。]嗣,以江夏王义恭子朗为营阳王[营阳王:宋少帝刘义符,被杀后贬为营阳王。]嗣。庚寅,封绍为庐陵王,朗为南丰县王。
    裴方明等复出击程道养营,破之,焚其积聚。
    贼党江阳杨孟子将千余人屯城南。参军梁俊之统南楼,投书说谕孟子,邀使入城见刘道济,道济版[版:任命。]为主簿,克期讨贼。赵广知其谋,孟子惧,将所领奔晋原。晋原太守文仲兴与之同拒守。赵广遣帛氐奴攻晋原,破之,仲兴、孟子皆死。裴方明复出击贼,屡战,破之。贼遂大溃,程道养收众得七千人,还广汉,赵广别将五千余人还涪城。
    冬季十一月乙巳日,北魏主拓跋焘返回平城。
    壬子日,刘宋朝廷任命少府中山人甄法崇为益州刺史。
    当初,北燕王冯弘的嫡妃王氏,生下长乐公冯崇,冯崇在兄弟中最年长。等到北燕王即位后,立慕容氏为王后,王氏没有被立为王后,冯崇也被贬黜,出去镇守肥如。冯崇的同母弟广平公冯朗、乐陵公冯邈相互商量说:“现在国家将要灭亡,无论是聪明的人还是愚蠢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父王又听信慕容王后的谗言,我们兄弟的死期不远了。”于是他们一同逃往辽西,劝说冯崇投降北魏,冯崇同意了。正逢北魏主派给事郎王德招降冯崇。十二月己丑日,冯崇派冯邈前往北魏,请求献出全郡投降。北燕王听说后,派他的将领封羽将冯崇围困在辽西。
    北魏主征召没有出仕的名士,地方州郡大多强行遣送。北魏主听说后,下诏书命令地方官按照礼仪传达朝廷的旨意,任凭他们去留,不得强行遣送。
    当初,刘宋文帝刘义隆把小儿子刘绍过继给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为子嗣,把江夏王刘义恭的儿子刘朗过继给营阳王刘义符为子嗣。庚寅日,文帝封刘绍为庐陵王,封刘朗为南丰县王。
    裴方明等人再次出城进攻程道养的军营,将其击败,焚烧叛军的物资。
    叛军江阳人杨孟子率领一千多人屯驻城南。参军梁俊之主管南城楼防务,写信劝谕杨孟子,约请他派使者进城见刘道济,刘道济任命他为主簿,约定日期讨伐贼兵。赵广得知杨孟子的阴谋,杨孟子感到惧怕,率领部众逃往晋原。晋原太守文仲兴和他共同守城。赵广派帛氐奴攻打晋原,将其攻破,文仲兴、杨孟子都被杀死。裴方明再次出城进攻贼兵,经过多次战斗,打败贼兵。贼兵大为溃散,程道养收拢残兵得到七千人,回到广汉,赵广另外率领五千多人返还涪城。
    先是,张熙说道济粜[粜:卖米。]仓谷,故自九月末围城至十二月,粮储俱尽。方明将二千人出城求食,为贼所败,单马独还。贼众复大集。方明夜缒[缒:用绳子悬着。]而上。道济为设食,涕泣不能食。道济曰:“卿非大丈夫,小败何苦!贼势既衰,台兵[台兵:由中央派出的军队。]垂至,但令卿还,何忧于贼!”即减左右以配之。贼于城外扬言,云“方明已死”,城中大恐。道济夜列炬火,出方明以示众,众乃安。道济悉出财物于北射堂,令方明募人。时城中或传道济已死,莫有应者。梁俊之说道济遣左右给使[给使:仆役。]三十余人出外,且告之曰:“吾病小损,各听归家休息。”给使既出,城中乃安,应募者日有千余人。
    在此之前,别驾张熙劝说益州刺史刘道济卖出仓库的粮食,所以从九月末贼兵包围成都城到十二月,储备的粮食全部用尽。裴方明率领两千人出城寻找粮食,被贼兵打败,裴方明一人骑马逃回。贼兵重新大批集结。裴方明在夜里被城头放下的绳子拉上去。刘道济为他准备饭食,他流着眼泪吃不下去。刘道济说:“您不是大丈夫,这次小失败有什么值得苦恼的呢!贼兵势力已经衰落,朝廷的军队就要赶到,只要您能回来就行,何必为敌人担忧呢!”他随即调拨身边的侍卫分配给裴方明。贼兵在城外大肆宣扬,说“裴方明已经死了”,城中将士非常害怕。刘道济在夜里命人点燃一排火把,让裴方明出来与大家相见,城中的军心才得以稳定。刘道济拿出所有财物放在北射堂,命令裴方明去招募士兵。当时城中有人传言刘道济已经死了,没有前来应征的。梁俊之劝说刘道济派身边的仆役三十几人出去,并且告诉他们说:“我的病情稍微减轻了,你们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仆役走后,城中才安定下来,前来应征的有一千多人。
    初,晋谢混尚[尚:娶公主为妻。]晋陵公主。混死,诏公主与谢氏绝婚。公主悉以混家事委混从子弘微。混仍世[仍世:累世,连续几代。]宰辅,僮仆千人,唯有二女,年数岁,弘微为之纪理生业,一钱尺帛有文簿。九年而高祖即位,公主降号东乡君,听还谢氏。入门,室宇仓廪,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东乡君叹曰:“仆射平生重此子,可谓知人。仆射为不亡矣!”亲旧见者为之流涕。是岁,东乡君卒,公私咸谓赀财宜归二女,田宅、僮仆应属弘微。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葬东乡君。
    混女夫殷叡好摴蒱[摴蒱:一种类似掷骰子的赌博游戏。],闻弘微不取财物,乃夺其妻妹及伯母、两姑之分以还戏责[戏责:赌债。责,同“债”。]。内人皆化弘微之让,一无所争。或讥之曰:“谢氏累世财产,充殷君一朝戏责。理之不允,莫此为大。卿视而不言,譬弃物江海以为廉耳。设使立清名而令家内不足,亦吾所不取也。”弘微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内人尚能无言,岂可导之使争乎!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也!”
    当初,东晋的谢混娶晋陵公主为妻。谢混死后,晋安帝司马德宗诏令晋陵公主和谢氏断绝婚姻关系。晋陵公主就把谢混的家事都托付给他的侄子谢弘微。谢混家累世担任宰辅重臣,僮仆有一千人,他只有两个女儿,年龄只有几岁,谢弘微为他经营家业,一个钱和一尺帛都记录入账。九年后高祖刘裕即位,晋陵公主的封号降为东乡君,刘宋朝廷准许她回到谢家。东乡君进门后,看到房屋仓库,和往日没有区别,农田开垦的面积,比以前还多。东乡君叹息说:“谢仆射在世时很器重这个孩子,可以说有知人之明。谢仆射算是虽死犹生了!”亲戚故旧为此流下眼泪。这一年,东乡君去世,官府和谢家都认为财物应该归属两个女儿,田宅、僮仆应该归属谢弘微。谢弘微什么都不要,还用自己的俸禄安葬东乡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