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5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5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皇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时年十七岁,实行大赦,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封太子妃司马茂英为皇后。司马茂英是晋恭帝的女儿海盐公主。
    魏主服寒食散[寒食散:古代药名。服后身体发热,宜吃冷食,故名。又名五石散。相传其方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名士服用此散,形成风气。往往有服后残废致死的。],频年药发,灾异屡见,颇以自忧。遣中使密问白马公崔浩曰:“属者日食赵、代之分,朕疾弥年不愈,恐一旦不讳,诸子并少,将若之何?其为我思身后之计。”浩曰:“陛下春秋富盛,行就平愈;必不得已,请陈瞽言[瞽言:不明事理的言论。谦词。]。自圣代[圣代: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宫,选贤公卿以为师傅,左右信臣以为宾友;入总万机,出抚戎政。如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万岁之后,国有成主,民有所归,奸宄息望,祸无自生矣。皇子焘年将周星,明叡温和,立子以长,礼之大经,若必待成人然后择之,倒错天伦,则召乱之道也。”魏主复以问南平公长孙嵩。对曰:“立长则顺,置贤则人服;焘长且贤,天所命也。”帝从之,立太平王焘为皇太子,使之居正殿临朝,为国副主。以长孙嵩及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坐东厢,西面;崔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代人丘堆为右弼,坐西厢,东面;百官总己以听焉。帝避居西宫,时隐而窥之,听其决断,大悦,谓侍臣曰:“嵩宿德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同晓解俗情,明练于事;观达于政要,识吾旨趣;浩博闻强识,精察天人;堆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以此六人辅相太子,吾与汝曹巡行四境,伐叛柔服,足以得志于天下矣。”
    北魏国主拓跋嗣服用寒食散,一连几年,药性频繁发作,天象变异与地上的灾祸也频频发生,他自己非常担心。于是派宦官暗中询问白马公崔浩说:“最近,日食多次出现在赵、代地区,而我的病又多年不愈,我担心一旦我去世,皇子们都年幼,将如何是好?请你为我谋划身死之后的大计。”崔浩回答说:“陛下正值壮年,您的病马上就会痊愈;如果您一定要我说点什么,那我就说几句不一定合适的话。自从我们魏国开创以来,一向不注重选立储君,所以永兴初年发生宫廷变故,国家几乎灭亡。如今我们急需要做的就是早早修建东宫册立太子,遴选贤明的公卿担任太子的师傅,让您左右亲信的大臣作为他的宾客和朋友;让太子在京时总理朝政,出京时则统率军队安抚百姓,征讨敌人。这样一来,陛下就可以放松身心,不必亲自执掌朝政,在宫中颐养天年。陛下百年之后,国家有既定的君主,百姓也有所归附,奸佞之徒不敢再生妄想,也不会发生祸患。皇子拓跋焘,将满十二岁,聪明睿智,性情温和,立长子为太子,是礼制的原则,如果一定要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再从他们之中选择太子,就很可能废长立幼,颠倒天伦,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北魏国主又就立太子的问题向南平公长孙嵩询问意见。长孙嵩回答说:“立长子为储君,则名正言顺,立贤能为太子,则使人心悦诚服;拓跋焘既是长子又非常贤能,这是上天的旨意。”北魏国主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立太平王拓跋焘为皇太子,让他坐在正殿,处理朝中事务,作为国家的副主。北魏国主又任命长孙嵩以及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官,座位设在东厢,面向西方;任命白马公崔浩、大尉穆观、散骑常侍代郡人丘堆为右辅官,座位设在西厢,面向东方;百官则居于左右辅官之下,听候差遣。拓跋嗣则避居西宫,但也时常悄悄出来,从旁边探视,观察太子和辅臣如何裁决政事,非常高兴,向左右侍臣们说:“长孙嵩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曾经侍奉过四位皇帝,功在国家;奚斤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举世闻名;安同通达世情,了解民间疾苦,处事练达;穆观精通政务,能领悟我的旨意;崔浩博闻强记,善于观察天象和民情;丘堆虽然没有大才,但是他一心为公,处事谨慎。任用这样六个人来辅佐太子,我与你们只要巡视四方边境,征讨叛逆,安抚臣服者,就足以称霸天下了。”
    嵩实姓拔拔,斤姓达奚,观姓丘穆陵,堆姓丘敦。是时,魏之群臣出于代北者,姓多重复,及高祖迁洛,始皆改之。旧史患其烦杂难知,故皆从后姓以就简易,今从之。
    魏主又以典东西部刘絜、门下奏事代人古弼、直郎徒河卢鲁元忠谨恭勤,使之给侍东宫,分典机要,宣纳辞令。太子聪明,有大度。群臣时奏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
    六月壬申,以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以领军将军谢晦领中书令,侍中谢方明为丹杨尹。方明善治郡,所至有能名;承代前人,不易其政,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戊子,长沙景王道怜卒。
    魏建义将军刁雍寇青州,州兵击破之。雍收散卒,走保大乡山。
    秋七月己酉,葬武皇帝于初宁陵,庙号高祖。
    河西王蒙逊遣前将军沮渠成都帅众一万,耀兵岭南,遂屯五涧。九月,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帅骑六千击之。
    公孙嵩本姓拔拔,奚斤本姓达奚,穆观本姓丘穆陵,丘堆本姓丘敦。当时,北魏的文武官员中出身于代郡以北的,仍然保持多音节的复姓,等到孝文帝拓跋宏将都城迁到洛阳之后,才开始改用单姓。旧史家厌恶复姓杂乱难记,所以在记述改姓前的事时,也采用后改的姓,以求简易,本书也采用这个做法。
    北魏国主拓跋嗣又因为典东西部官员刘絜、门下奏事代郡人古弼、直郎徒河人卢鲁元等人忠实谨慎,恭敬勤俭,分派他们担任东宫官属,分别负责处理要务,传达政令和报告。太子拓跋焘聪明,胸襟开阔。文武百官时常就疑难问题向拓跋嗣请示,拓跋嗣就说:“这个我不知道,去请你们的国主决断。”
    六月壬申日,朝廷任命尚书仆射傅亮担任中书监、尚书令,领军将军谢晦担任中书令,侍中谢方明担任丹杨尹。谢方明善于治理地方,凡是他任职的地方都盛赞他的才能;他继续前任的工作,不变更方针政策,倘若有非改不可的地方,他就逐步进行变更,令人看不出变更的痕迹。
    戊子日,长沙景王刘道怜去世。
    北魏建义将军刁雍侵犯刘宋的青州,青州守兵击退了敌人的进犯。刁雍于是收拢残兵,逃入大乡山自保。
    秋季七月己酉日,在初宁陵安葬了武帝刘裕,庙号高祖。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前将军沮渠成都统率一万人,前往岭南显耀武力,然后驻扎在五涧。九月,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率领六千骑兵袭击沮渠成都的军队。
    初,魏主闻高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及高祖殂,殿中将军沈范等奉使在魏,还,及河,魏主遣人追执之,议发兵取洛阳、虎牢、滑台。崔浩谏曰:“陛下不以刘裕欻[欻:忽然。]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遽乘丧伐之,虽得之,不足为美。且国家今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而徒有伐丧之名,窃为陛下不取。臣谓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义声布于天下,则江南不攻自服矣。况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帅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待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出帅,可以兵不疲劳,坐收淮北也。”魏主曰:“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之,今我乘裕丧而伐之,何为不可!”浩曰:“不然。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舋[舋:裂缝。指可被他人利用的内部不和。]伐之。今江南无舋,不可比也。”魏主不从,假司空奚斤节,加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使督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同入寇。
    起初,北魏国主拓跋嗣听到高祖刘裕攻克长安的消息,大为惊恐,立刻派遣使臣请和,从此以后,两国年年互访,来往不断。等到高祖刘裕去世时,殿中将军沈范等正奉命出使北魏,辞别返国,刚到黄河,北魏国主便派人赶来捉拿他们,还计划发兵攻取黄河南岸的洛阳、虎牢和滑台。白马公崔浩劝谏说:“当初陛下您没有因为刘裕突然得势,而接纳他派遣的使臣和礼物,刘裕也对陛下非常尊敬。如今他不幸去世了,我们却乘人家新丧而兴兵讨伐,即使得胜,也不是光彩的事。况且凭借我们国家目前的实力,也不能一举夺得江南,只落得个伐丧的恶名,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这么做。我认为应该派遣使节前往凭吊,抚慰孤儿寡妇,对他们的不幸表达同情,使我们仁义的名声传扬天下,这样一来长江以南就不攻自服了。况且如今刘裕刚刚去世,他的党羽还不曾分裂,倘若大军压境,他们势必齐心协力共同抵抗,我们不一定能够获胜。不如稍微延缓,等他们的权臣争权内讧,一定会招致变故和灾难,然后我们再调兵遣将,军士还没有疲惫,就可以坐收淮北的大片土地。”北魏国主拓跋嗣问道:“当年刘裕乘姚兴新亡,一举灭亡了秦国,如今我要乘刘裕去世,讨伐刘宋,有什么不可以的!”崔浩说:“两者不一样。姚兴死后,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刘裕才得以乘机讨伐。如今江南的刘宋没有嫌隙可乘,不可以同日而语。”北魏国主没有听从,授司空奚斤符节,加封为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命他带领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等,同时进犯刘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