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

第119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5》第11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十二月,魏帝下诏恢复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邵陵厉公上
    正始元年(庚申,公元240年)
    春,旱。
    越嶲蛮夷数叛汉,杀太守,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寄治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汉主以巴西张嶷为越嶲太守,嶷招慰新附,诛讨强猾,蛮夷畏服,郡界悉平,复还旧治。
    冬,吴饥。
    
    邵陵厉公上
    正始元年(庚申,公元240年)
    春季,发生旱灾。
    蜀国越嶲蛮夷屡次反叛,杀死太守,导致后来的太守不敢前往郡内就职,而是寄住在安定县办理事务,与郡治相距八百余里。汉后主任命巴西人张嶷担任越嶲太守,张嶷招降安抚新归附的夷人,讨伐诛杀强悍狡黠的夷人,各部落因此都敬畏顺服,郡内全部平定,郡府又迁回原址。
    冬季,吴国发生饥荒。
    
    二年(辛酉,公元241年)
    春,吴人将伐魏。零陵太守殷札言于吴主曰:“今天弃曹氏,丧诛[丧诛:指魏文帝、明帝相继去世。诛指上天的诛罚。古代认为帝王的死是上天的诛罚。]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莅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淮阳:指淮水以北地区。],历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并进,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上策也。”吴主不能用。
    夏四月,吴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柤中。征东将军王凌、扬州刺史孙礼与全琮战于芍陂,琮败走。荆州刺史胡质以轻兵救樊,或曰:“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五月,吴太子登卒。
    
    二年(辛酉,公元241年)
    春季,吴国即将讨伐魏。零陵太守殷札对吴主说:“现今上天废弃曹氏,丧事相继出现,正值猛虎相争之际,而让一个孩童临政。陛下应当亲自率领大军,夺取乱国,征服衰世,应该动用荆州、扬州的人力、物力,调查丁壮和老弱的人数,让丁壮执戟上阵,老弱运输物资。在西方让蜀汉屯驻陇右,派诸葛瑾、朱然率军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分兵征讨寿春,陛下御驾进军淮河以北,攻打青州、徐州。襄阳、寿春被我军围困,长安以西务必防御蜀汉的军队,许昌、洛阳的军队势必分散,我们多方牵制,同时进军,民众必定响应。到时将帅交战,只要有一处失误,一军战败,那么三军军心就会动荡。我们正好准备战马整顿战车,攻破城邑,乘胜追击,一举平定华夏。倘若我们不出动所有大军,只是如同过去一样出动少量士兵,则不足以成就大事,容易屡屡败退,民众疲乏,军威消散,随着时间消逝,力量渐渐耗尽,这不是上策。”吴主没有听从。
    夏季四月,吴国全琮进军攻打淮南,掘开芍陂堤岸,诸葛恪进攻六安,朱然围困樊城,诸葛瑾攻打柤中。魏征东将军王凌、扬州刺史孙礼与全琮在芍陂交战,全琮战败逃走。荆州刺史胡质派遣轻装部队救援樊城,有人说:“敌寇强大,不能逼近。”胡质说:“樊城城墙低矮,守军很少,所以应当强行进军作为外援,不这样,樊城就会危险了。”于是率军逼近吴国的围城部队,城中军心因此才安定下来。
    五月,吴国太子孙登去世。
    吴兵犹在荆州,太傅懿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六月,太傅懿督诸军救樊,吴军闻之,夜遁。追至三州口[三州口: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大获而还。
    闰月,吴大将军诸葛瑾卒。瑾长子恪先已封侯,吴主以恪弟融袭爵,摄兵业,驻公安。
    汉大司马蒋琬以诸葛亮数出秦川,道险,运粮难,卒无成功。乃多作舟船,欲乘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汉人咸以为事有不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汉主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琬乃上言:“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根蒂: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儿。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辄与费祎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御制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西有虞,赴之不难,请徙屯涪。”汉主从之。
    吴国军队仍然留在荆州,太傅司马懿说:“柤中汉人与夷人有十万,隔在沔水以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樊城被围,已历时一个多月仍然没解除,这是危急的情势,请求派我亲自前往征讨。”六月,太傅司马懿率领各路军马救援樊城,吴军得知消息后,连夜逃走。司马懿率军一直追到三州口,大获而回。
    闰五月,吴国大将军诸葛瑾去世。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先前已经被封侯,吴主令诸葛恪的弟弟诸葛融继承父亲的爵位,统领父亲的部队,驻守公安县。
    蜀国大司马蒋琬认为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为道路险阻,运输粮食困难,最终无功而返,于是大量制造船舰,试图沿着汉水、沔水顺流东下,袭击魏兴、上庸。恰逢蒋琬旧病连续发作,未能及时配合吴国的行动。大家一致认为如果不能获胜,撤退就非常困难,不是上策;汉后主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向蒋琬言明大家的意见。蒋琬于是上书说:“如今魏的势力已经跨越九州,凭借这一根基蔓延成长,不易铲除。倘若吴国与蜀国齐心合力,首尾夹击,虽然不能快速实现宏伟大志,但可以暂且分割其力量,蚕食其国土,先行摧垮其边陲。然而同吴国二三次约定同时进军,都未能实现。我同费祎等商议,认为凉州是胡人的边塞要地,进退都有依赖,况且当地的羌人、胡人都如饥似渴地想要归顺我朝,最好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倘若姜维征讨能够控制河右,我将领兵继进,作他的后援力量。现在涪县水路与陆路四通八达,可以应付紧急情况,倘若东方、西方出现变故,前去救援都不困难,请将大营迁移到涪县驻屯。”汉后主采纳了这一建议。
    朝廷欲广田畜谷于扬、豫之间,使尚书郎汝南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艾以为:“昔太祖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出征,运兵过半,功费巨亿。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并水:指汝水、颍水、涡水等河流,都向东流入淮河。]东下,令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什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益开河渠以增溉灌,通漕运。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不克矣。”太傅懿善之。是岁,始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兴军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管宁卒。宁名行[名行:名声与品行。]高洁,人望之者,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和易。能因事导人于善,人无不化服。及卒,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
    魏打算在扬州、豫州之间开荒垦田,储备粮谷,派遣尚书郎汝南人邓艾到陈县、项县以东至寿春一带巡视。邓艾认为:“过去太祖大破黄巾,施行屯田,在许都储备粮谷来制胜四方。现在三边都已经平定,军事行动集中在淮河以南,每次大军出动,转运军粮的兵士占据了一半,耗费数以亿计。陈县、蔡县之间土地平坦肥沃,可以减少许昌附近的稻田,把水并入河道东流灌溉,命令淮河以北的两万人,淮河以南的三万人,十分之二轮流休息,常驻的四万人一面屯田一面防守;应该多挖河渠增加灌溉,开通漕运。除去全部花费,总计每年可以获得五百万斛粮食作为军费,六七年内,可以在淮河土地上积蓄三千万斛,这就是十万大军五年的粮食。凭借这一雄厚基础攻打吴国,必能无往而不胜。”太傅司马懿认为这很好。这一年,开始广泛挖掘漕渠,每次东南方出现战事,就大举出兵,乘船而下,直抵长江、淮河,军费、粮食都有储备,并且没有水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投资原则与实战方法 无限供给:数字时代的新经济 猎魔人卷八:风暴季节 奇迹就在拐角处:如何科学地预测不确定事件 美元病:悬崖边缘的美元本位制 3分钟俘获人心:闪速征服用户的魔力表达法 执行层领导力 永不滿足:我的家族如何製造出唐納·川普 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 通往未来之路:培养有梦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