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第64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第6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初,杜重威既以晋军降契丹,契丹主悉收其铠仗数百万贮恒州,驱马数万归其国,遣重威将其众从己而南。及河,契丹主以晋兵之众,恐其为变,欲悉以胡骑拥而纳之河流。或谏曰:“晋兵在他所者尚多,彼闻降者尽死,必皆拒命。不若且抚之,徐思其策。”契丹主乃使重威以其众屯陈桥。会久雪,官无所给,士卒冻馁,咸怨重威,相聚而泣。重威每出,道旁人皆骂之。
    赵延寿、张砺一同推举李崧的才能。正遇上威胜节度使冯道自邓州入朝,契丹主向来对二人的声名有所耳闻,所以礼待他们以示重视。不久,就任命李崧为太子太师,出任枢密使,任命冯道为太傅,在枢密院侍候,担任顾问。
    契丹主分别派出使者,将诏书赏赐给晋的每一个藩镇。晋的各个藩镇纷纷争相上表称臣,凡是被召见的没有不快马加鞭赶来的。只有彰义节度使史匡威坚守泾州不肯领受命令。史匡威,是史建瑭的儿子。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杀前来传诏的契丹使者,带领秦、阶、成三州归降于蜀。
    起初,杜威带领晋军归降契丹后,契丹主将足有百万件之多的武器盔甲全部收缴之后储存在恒州,命人驱赶几万匹战马回到国内,派杜重威带领其麾下部卒跟从自己南下。来到黄河岸边,契丹主见到前来归降的晋兵太多,担心会发生变故,于是打算用自己的骑兵将他们全都驱赶进黄河里。有人谏止道:“晋兵在别的地方的还有很多,他们要是得知投降的都死了的话,必定都会抵抗到底的。不如先安抚他们,再慢慢考虑万全之策。”契丹主于是命杜重威率领他的降兵在陈桥驻守。正逢连日降雪,官家没有分发粮饷,士兵们饥寒交迫,都对杜重威怨恨不已,聚在一起哭泣。杜重威每次出门,路旁的士兵都纷纷骂他。
    契丹主犹欲诛晋兵。赵延寿言于契丹主曰:“皇帝亲冒矢石以取晋国,欲自有之乎,将为他人取之乎?”契丹主变色曰:“朕举国南征,五年不解甲,仅能得之,岂为他人乎!”延寿曰:“晋国南有唐,西有蜀,常为仇敌,皇帝亦知之乎?”曰:“知之。”延寿曰:“晋国东自沂、密,西及秦、凤,延袤数千里,边于吴、蜀,常以兵戍之。南方暑湿,上国之人不能居也。他日车驾北归,以晋国如此之大,无兵守之,吴、蜀必相与乘虚入寇,如此,岂非为他人取之乎?”契丹主曰:“我不知也。然则奈何?”延寿曰:“陈桥降卒,可分以戍南边,则吴、蜀不能为患矣。”契丹主曰:“吾昔在上党,失于断割 [断割:裁决。],悉以唐兵授晋。既而返为寇仇,北向与吾战,辛勤累年,仅能胜之。今幸入吾手,不因此时悉除之,岂可复留以为后患乎?”延寿曰:“向留晋兵于河南,不质其妻子,故有此忧。今若悉徙其家于恒、定、云、朔之间,每岁分番使戍南边,何忧其为变哉!此上策也。”契丹主悦曰:“善!惟大王所以处之。”由是陈桥兵始得免,分遣还营。
    契丹主还是打算杀掉晋的降卒。赵延寿对契丹主说:“皇帝亲自迎着飞矢流石来夺得晋国江山,是希望亲自据有呢,还是打算为别人夺取呢?”契丹主变了脸色道:“我统帅全国南征,五年没有解下衣甲,这才刚刚得到,怎么能是为了别人!”赵延寿说:“晋南方有唐,西方有蜀,常常彼此仇恨,皇帝也是知道的吧?”契丹主答:“我知道。”赵延寿又说:“晋国东自沂州、密州,西到秦州、凤州,绵亘广袤几千里,边境与吴、蜀相连,经常派兵戍守。南方暑气重湿度大,北国人无法居住。他日您北归的话,如此广阔的晋国疆域无人把守,吴、蜀必定会乘虚入侵,这样的话,难道不是为了别人而夺取江山吗?”契丹主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那么应当如何处理呢?”赵延寿说:“陈桥的降兵,可以分开戍守南部边疆,这样吴、蜀就无法变为后患了。”契丹主说:“我之前在上党,失策于不能决断,将唐兵交给晋。没有想到反过来和我成仇,北面与我交战,辛勤数年,才战胜他们。现在有幸落入我的手中,不乘这个时候将他们彻底铲除,难道还要留作后患吗?”赵延寿说:“之前将晋兵留在河南,没有将他们的妻子子女当作人质,因此才产生这种忧患。现在要是将他们的家全部迁至恒、定、云、朔各州之间,每年派他们轮流戍守南部边疆,哪里用得着担心他们发生变乱!这是上策。”契丹主高兴地说:“好!就按大王说的去做。”于是陈桥降兵才得以幸免,分别遣送他们回营。
    契丹主杀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宦者秦继旻,以其为唐潞王杀东丹王故也。以其家族赀财赐东丹王之子永康王兀欲。兀欲眇一目,为人雄健好施。
    癸卯,晋主与李太后、安太妃、冯后及弟睿、子延煦、延宝俱北迁,后宫左右从者百余人。契丹遣三百骑援送之,又遣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玉、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与之俱。
    晋主在涂,供馈不继,或时与太后俱绝食,旧臣无敢进谒者。独磁州刺史李穀迎谒于路,相对泣下。穀曰:“臣无状 [无状:没有功绩,这里指无能。],负陛下。”因倾赀以献。
    晋主至中度桥,见杜重威寨,叹曰:“天乎!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恸哭而去。
    癸丑,蜀主以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勋为秦州宣慰使。
    契丹主杀死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宦者秦继旻,是因为他们曾经为唐潞王杀害东丹王。并且将他们家族的财产奖赏给东丹王的儿子永康王兀欲。兀欲瞎了一只眼,为人雄健,乐善好施。
    癸卯日,晋主和李太后、安太妃、冯后和弟弟石睿、儿子石延煦、石延宝一同朝北迁移,后宫左右侍从有一百多人。契丹命三百名骑兵护送并防范他们,又命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玉、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和他们一起走。
    晋主在路上,食物供给难以为继,有的时候和太后一起断食,而那些昔日的臣子居然没有人敢前来迎接觐见。只有磁州刺史李穀在路旁迎接拜谒,君臣相对泪流不止。李穀说:“我无能,有负于陛下。”于是将自己全部的家产献上。
    晋主抵达中度桥,见到杜重威的兵寨,感慨道:“天啊!我家对不住谁了,居然被这个贼人破败!”大哭离开。
    癸丑日,蜀主任命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勋为秦州宣慰使。
    契丹主以前燕京留守刘晞为西京留守,永康王兀欲之弟留珪为义成节度使,兀欲姊婿潘聿撚为横海节度使,赵延寿之子匡赞为护国节度使,汉将张彦超为雄武节度使,史佺为彰义节度使,客省副使刘晏僧为忠武节度使,前护国节度使侯益为凤翔节度使,权知凤翔府事,焦继勋为保大节度使。晞,涿州人也。既而何重建附蜀,史匡威不受代,契丹势稍沮。
    晋昌节度使赵在礼入朝,其裨将留长安者作乱,节度副使建人李肃讨诛之,军府 [军府:本意指储存军用物资的仓库,这里指代军营。]以安。
    晋主之绝契丹也,匡国节度使刘继勋为宣徽北院使,颇豫其谋。契丹主入汴,继勋入朝,契丹主责之。时冯道在殿上,继勋急指道曰:“冯道为首相,与景延广实为此谋。臣位卑,何敢发言!”契丹主曰:“此叟非多事者,勿妄引之!”命锁继勋,将送黄龙府。
    契丹主任命前燕京留守刘晞为西京留守,永康王兀欲的弟弟留珪为义成节度使,兀欲的姐夫潘聿撚为横海节度使,赵延寿的儿子赵匡赞为护国节度使,汉将张彦超为雄武节度使,史佺为彰义节度使,客省副使刘晏僧为忠武节度使,前护国节度使侯益为凤翔节度使,暂代凤翔府事,焦继勋为保大节度使。刘晞,是涿州人。不久何重建依附蜀,史匡威不接受史佺的接替,契丹的形势略微受到扼制。
    晋昌节度使赵在礼入朝,他的副将留在长安作乱,节度副使建州人李肃征讨并平息了叛乱,军营得以保全。
    晋主断绝和契丹的来往,当时匡国节度使刘继勋为宣徽北院使,对于这件事的策划多有参与。契丹主来到大梁,刘继勋前来朝见,契丹主责备他。当时冯道也在殿上,刘继勋赶忙指着他说:“冯道是首相,与景延广实际谋划这件事。我的官职低微,哪里敢插嘴说话!”契丹主说:“这老头儿并非多事的人,你不要胡乱将他牵扯进来!”命人拘押刘继勋,押解至黄龙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