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131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131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初,从荣失道,六军判官、司谏郎中赵远谏曰:“大王地居上嗣,当勤修令德,奈何所为如是!勿谓父子至亲为可恃,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乎!”从荣怒,出为泾州判官。及从荣败,远以是知名。远,字上交,幽州人也。
    丙申日,朝廷追废李从荣为庶人。执政大臣共同商议要追究李从荣属官的罪名,冯道说:“从荣所亲信的是高辇、刘陟、王说而已,任赞上任不过半个月,王居敏、司徒诩在已经请了半年病假,怎么能参与他的阴谋!王居敏更是被李从荣所厌恶,昨日李从容发兵攻向宫中时,与高辇、刘陟并马行进,他指着日影说:‘明天这时,已经将王詹事杀死了。’这些人自然不是与他同谋的,怎么能将一切属官全部诛杀掉呢!”朱弘昭说:“如果李从荣可以打进光政门,任赞等人又会怎样行事,那时我们还能活命吗!而且首犯与从犯只能罪差一等,如今首犯已被杀死而却不问从犯的罪,皇上难道不会认为我们是在包庇奸人吗?”冯赟极力为他辩解,这才商议以流放和贬官的方式治罪。当时,谘议高辇已经被杀。丁酉日,元帅府判官、兵部侍郎任赞、秘书监兼王傅刘瓒、好友苏瓒、记室鱼崇远、河南府少尹刘陟、判官司徒诩、推官王说等八人一并长期流放远方,河南巡官李澣、江文蔚等六人勒令免职回归田里,六军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推官郭晙一并贬职。李澣,是李回的同族曾孙;司徒诩,是贝州人;江文蔚,是建安人。江文蔚投奔吴国,徐知诰以隆重的待遇对待。
    当初,李从荣的行为不合常道,六军判官、司谏郎中赵远劝谏他说:“大王你身居嗣子之位,应该勤勉修养自己的德行,为何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要以为有父子至亲的关系就可以有恃无恐,莫非您没有看见恭世子和戾太子的往事吗?”李从荣听后很生气,将他流放为泾州判官。待到李从荣失败,赵远因为这些话而远近闻名。赵远,字上交,幽州人。
    戊戌,帝殂。帝性不猜忌,与物无竞,登极之年已逾六十,每夕于宫中焚香祝天曰:“某胡人,因乱为众所推。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
    辛丑,宋王至洛阳。
    闽主尊鲁国太夫人黄氏为皇太后。
    闽主好鬼神,巫盛韬等皆有宠。薛文杰言于闽主曰:“陛下左右多奸臣,非质诸鬼神,不能知也。盛韬善视鬼,宜使察之。”闽主从之。文杰恶枢密使吴勖,勖有疾,文杰省之,曰:“主上以公久疾,欲罢公近密,仆言公但小苦头痛耳,将愈矣。主上或遣使来问,慎勿以他疾对也。”勖许诺。明日,文杰使韬言于闽主曰:“适见北庙崇顺王讯吴勖谋反,以铜钉钉其脑,金椎击之。”闽主以告文杰,文杰曰:“未可信也,宜遣使问之。”果以头痛对,即收下狱,遣文杰及狱吏杂治之,勖自诬服,并其妻子诛之。由是国人益怒。
    吴光请兵于吴,吴信州刺史蒋延徽不俟朝命,引兵会光攻建州,闽主遣使求救于吴越。
    十二月癸卯朔,始发明宗丧,宋王即皇帝位。
    戊戌日,皇帝去世。皇帝生性不猜忌,与外物不争,登基那一年已经超过六十岁,每天晚上在宫中焚香祷告天神说:“我是胡人,因为动乱而被众人推举出来。希望上天早日生出位圣人,来当百姓的君主。”他在位期间粮谷屡次丰收,兵戈战乱少见,从五代时期来衡量,稍称小康。
    辛丑日,宋王李从厚来到洛阳。
    闽国主王璘尊鲁国太夫人黄氏为皇太后。
    闽主喜好鬼神,巫人盛韬等都受到宠爱。薛文杰跟闽主说:“陛下身边有很多奸臣,不请教鬼神,就没办法知道是谁。盛韬很会看鬼,可以让他去侦察。”闽主听从他的建议。薛文杰讨厌枢密使吴勖,吴勖生病时,薛文杰前去探望,对他说:“主上由于您久病不愈,想免除您的枢密职务,我对主上说您只是头痛小病,马上就快要好了。主上也许要派人来询问,请您千万不要说患有其他疾病。”吴勖答应了。第二天,薛文杰唆使盛韬上奏闽主说:“刚才看见北庙崇顺王审讯吴勖谋反的事,以铜钉钉他的头,并用金椎敲打。”闽主将此事告诉薛文杰,薛文杰说:“不一定可信,应该派使者前去查实一下。”吴勖果然回答说是头病,闽主便把吴勖收捕入狱,派遣薛文杰及狱吏用各种办法去拷问他,吴勖只好承认所诬陷的罪状,于是便连同他的妻子儿女一并处死。从此闽国百姓更加愤恨不满。
    吴光请求吴国派部队,吴国信州刺史蒋延徽不等接受朝廷的命令,便率兵与吴光会师进攻建州,闽主派使者求救于吴越国。
    十二月癸卯朔日,发布明宗的死讯,宋王李从厚即位。
    秦王从荣既死,朱洪实妻入宫,司衣王氏语及秦王,王氏曰:“秦王为人子,不在左右侍疾,致人归祸,是其罪也;若云大逆,则厚诬矣。朱司徒最受王恩,当时不为之辨,惜哉!”洪实闻之,大惧,与康义诚以其语白闵帝,且言王氏私于从荣,为之诇宫中事,辛亥,赐王氏死。事连王淑妃,淑妃素厚于从荣,帝由是疑之。
    丙辰,以天雄左都押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朱弘昭以诛秦王立帝为己功,欲专朝政。令询侍帝左右最久,雅为帝所亲信,弘昭不欲旧人在帝侧,故出之。帝不悦而无之何。
    孟知祥闻明宗殂,谓僚佐曰:“宋王幼弱,为政者皆胥史小人,其乱可坐俟也。”
    辛未,帝始御中兴殿。帝自终易月 [易月:丧礼。]之制,即召学士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致治之志。然不知其要,宽柔少断。李愚私谓同列曰:“吾君延访,鲜及吾辈,位高责重,事亦堪忧。”众惕息不敢应。
    秦王李从荣死后,朱洪实的妻子入宫,跟宫中司掌衣饰的王氏谈起秦王,王氏说:“秦王作为王子,不在皇帝身边侍奉,导致别人把灾祸归到他身上,是他自己的罪过;如果说他大逆不道,那是很严重的诬陷。朱司徒是最受秦王恩宠的,当时没为他辩护,真是可惜!”朱洪实听到之后,很是害怕,与康义诚一起把这些话报告给闵帝,并且说王氏与李从荣私通,为李从荣刺探宫中的事情,辛亥日,闵帝赐死王氏。这件事情还牵连到王淑妃,淑妃平日对李从荣很好,闵帝从此便对王淑妃产生疑心。
    丙辰日,朝廷任命天雄左都押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朱弘昭认为诛杀秦王立闵帝是自己的功劳,想要独揽朝政。宋令询侍奉在闵帝身边的时间最长,一直都是闵帝的亲信,朱弘昭不想让旧人待在皇帝身旁,所以把他外调出去。闵帝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
    孟知祥听闻皇帝过世,对他的属下说:“宋王年幼懦弱,执政的都是小吏出身的人,可以坐着等待那里出乱子。”
    辛未日,闵帝开始在中兴殿处理朝政。闵帝自从结束守丧礼制后,便召来学士为他讲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励精图治的志向。但是不知道治理的关键所在,而且性情宽容柔弱,缺乏决断。宰相李愚私下对其它官员说:“皇上有事找人商议的时候,很少找到我们这些人,我们身处高位,责任重,事情也真不好办。”大家屏住呼吸不敢回应。
    顺化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明州钱元珦骄纵不法,每请事于王府不获,辄上书悖慢 [悖慢:违逆不敬。]。尝怒一吏,置铁床炙之,臭满城郭。吴王元瓘遣牙将仰仁诠诣明州召之,仁诠左右虑元珦难制,劝为之备,仁诠不从,常服径造听事。元珦见仁诠至,股栗,遂还钱塘,幽于别第。仁诠,湖州人也。
    闽主改福州为长乐府。
    亲从都指挥使王仁达有擒王延禀之功,性慷慨,言事无所避。闽主恶之,尝私谓左右曰:“仁达智有余,吾犹能御之,非少主臣也。”至是,竟诬以叛,族诛之。
    初,马希声、希范同日生。希声母曰袁德妃,希范母曰陈氏。希范怨希声先立不让,及嗣位,不礼于袁德妃。希声母弟希旺为亲从都指挥使,希范多谴责之。袁德妃请纳希旺官为道士,不许,解其军职,使居竹屋草门,不得预兄弟燕集 [燕集:宴饮聚会。]。德妃卒,希旺忧愤而卒。
    顺化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明州钱元珦性情骄奢放纵、不守法度,每当有事请求王府而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上书表示不满,违逆不敬。他曾经对一个属吏生气,便把他放置在铁床上烤,焦臭的气味充满全城。吴王钱元瓘派牙将仰仁诠到明州去征召他,仰仁诠身边的人担心钱元珦难以制服,劝他做好准备,仰仁诠不听,穿着日常服装直接去钱元珦官署料理事务。钱元珦见到仰仁诠来了,吓得两腿发抖,于是便回到钱塘,被幽禁在别设的府第里。仰仁诠,是湖州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