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127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12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十一月辛巳,以三司使孟鹄为忠武节度使,以忠武节度使冯赟充宣徽南院使,判三司。鹄本刀笔吏,与范延光乡里厚善 [厚善:交情深厚。],数年间引擢至节度使。上虽知其太速,然不能违也。
    乙酉,上以胡寇浸逼北边,命趣议河东帅。石敬瑭欲之,而范延光、赵延寿欲用康义诚,议久不决。权枢密直学士李崧以为非石太尉不可。延光曰:“仆亦累奏用之,上欲留之宿卫耳。”会上遣中使趣之,众乃从崧议。丁亥,以石敬瑭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加兼侍中。
    己丑,加枢密使赵延寿同平章事。
    吴以诸道都统徐知诰为大丞相、太师,加领得胜节度使。知诰辞丞相、太师。
    大同节度使张敬达聚兵要害,契丹竟不敢南下而还。敬达,代州人也。
    十一月辛巳日,朝廷任命三司使孟鹄担任忠武节度使,任命忠武节度使冯赟充任宣徽南院使,判理三司。孟鹄本来是刀笔小吏,与范延光同在乡里时交情深厚,几年之间荐引提拔到节度使。皇帝虽然知道他升迁太快,但是又没办法阻止。
    乙酉日,皇帝由于契丹人渐渐进逼北部边疆,派人催促大臣迅速商议河东统帅的人选。石敬瑭想担任,而范延光、赵延寿则想任用康义诚,商量了很久也没有决定。代理枢密直学士李崧认为这个职务非石太尉担任不可,范延光说:“我也数次向皇帝奏请用他,皇帝想把他留在身边统管宿卫军呢。”恰好皇帝派宫中使者前来催促,于是大家采用了李崧的意见。丁亥日,朝廷任命石敬瑭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任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加兼侍中。
    己丑日,皇帝加授枢密使赵延寿同平章事。
    吴国任命诸道都统徐知诰任大丞相、太师、加领得胜节度使。徐知诰辞去丞相、太师的职位。
    大同节度使张敬达在要害关塞集中兵力,契丹兵竟然不敢南下而退回本地。张敬达,是代州人。
    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沙陀人,尝为帝养子,与石敬瑭有隙。闻敬瑭为总管,举城附于契丹,契丹以为大同节度使。
    石敬瑭至晋阳,以部将刘知远、周瓌为都押衙,委以心腹。军事委知远,帑藏委瓌。瓌,晋阳人也。
    十二月戊午,以康义诚为河阳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以朱弘昭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是岁,汉主立其子耀枢为雍王,龟图为康王,弘度为宾王,弘熙为晋王,弘昌为越王,弘弼为齐王,弘雅为韶王,弘泽为镇王,弘操为万王,弘杲为循王,弘(日韦)为思王,弘邈为高王,弘简为同王,弘建为益王,弘济为辩王,弘道为贵王,弘昭为宜王,弘政为通王,弘益为定王。未几,徙弘度为秦王。
    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是沙陀人,曾经是皇帝的养子,跟石敬瑭有过节。听闻石敬瑭担任总管,便率领全城归附契丹,契丹任命他为大同节度使。
    石敬瑭来到晋阳,任命他的部将刘知远、周瓌为都押衙,把他们当做心腹。军事委任刘知远,财政收入委任周瓌。周瓌,是晋阳人。
    十二月戊午日,朝廷任命康义诚为河阳节度使,兼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任命朱弘昭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这一年,汉主封他的儿子刘耀枢为雍王,刘龟图为康王,刘弘度为宾王,刘弘熙为晋王,刘弘昌为越王,刘弘弼为齐王,刘弘雅为韶王,刘弘泽为镇王,刘弘操为万王,刘弘杲为循王,刘弘(日韦)为思王,刘弘邈为高王,刘弘简为同王,刘弘建为益王,刘弘济为辩王,刘弘道为贵王,刘弘昭为宜王,刘弘政为通王,刘弘益为定王。不久,又把刘弘度改封为秦王。
    
    四年(癸巳,公元933年)
    春正月戊子,加秦王从荣守尚书令,兼侍中。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归义刘昫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闽人有言真封宅龙见者,更命其宅曰龙跃宫。遂诣宝皇宫受册,备仪卫,入府,即皇帝位,国号大闽,大赦,改元龙启,更名璘。追尊父祖,立五庙。以其僚属李敏为左仆射、门下侍郎,其子节度副使继鹏为右仆射、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以亲吏吴勖为枢密使。唐册礼使裴杰、程侃适至海门,闽主以杰为如京使。侃固求北还,不许。闽主自以国小地僻,常谨事四邻,由是境内差安。
    二月戊申,孟知祥墨制以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凉州大将拓跋承谦及耆老 [耆老:年老的地方士绅。]上表,请以权知留后孙超为节度使。上问使者:“超为何人?”对曰:“张义潮在河西,朝廷以天平军两千五百人戍凉州。自黄巢之乱,凉州为党项所隔,郓人稍稍物故皆尽,超及城中之人皆其子孙也。”
    
    四年(癸巳,公元933年)
    春季正月戊子日,朝廷加授秦王李从荣担任尚书令,兼任侍中。庚寅日,朝廷任命端明殿学士归义人刘昫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闽国有人说在真封宅看见了龙,便将这所宅第更名为龙跃宫。接着就朝拜宝皇宫接受宝皇的册封,准备了仪仗军卫,返回王府,即位称帝,国号为大闽,实行大赦,更改年号为龙启,给自己改名叫王璘。追尊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立五世的庙号。他任命其僚属李敏为左仆射、门下侍郎,他的儿子节度副使王继鹏为右仆射、中书侍郎,二人都为同平章事。任命亲信属吏吴勖为枢密使。朝廷的册礼使裴杰、程侃刚好到达闽地海门,闽王任命裴杰为如京使。程侃坚决要求北返,闽主不答应。闽主自己知道国家小,位置偏,经常谨慎地侍奉四面邻境,从此之后闽地境内还算安定。
    二月戊申日,孟知祥墨制署授赵季良等人为五镇节度使。
    凉州的大将拓跋承谦及年老的地方士绅上表,请求朝廷任命权知留后的孙超为节度使。皇帝问使者说:“孙超是什么人?”使者回答:“张义潮在河西的时候,朝廷派出天平军二千五百人戍守在凉州。自从黄巢之乱后,凉州与朝廷的往来被党项族隔绝,郓州随军来的人渐渐都死光了,孙超及城中的人都是他们的子孙。”
    乙卯,以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中书令。
    戊午,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卒。庚申,军中立其子彝超为留后。
    癸亥,以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蜀王。
    先是,河西诸镇皆言李仁福潜通契丹,朝廷恐其与契丹连兵,并吞河右,南侵关中,会仁福卒。三月癸未,以其子彝超为彰武留后,徙彰武节度使安从进为定难留后,仍命静塞节度使药彦稠将兵五万,以宫苑使安重益为监军,送从进赴镇。从进,索葛人也。
    乙酉,始下制除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丁亥,敕谕夏、银、绥、宥将士吏民,以“夏州穷边,李彝超年少,未能扞御 [扞御:防御,抵抗。],故徙之延安,从命则有李从曮、高允韬富贵之福,违命则有王都、李匡宾覆族之祸。”夏四月,彝超上言,为军士百姓拥留,未得赴镇。诏遣使趣之。
    乙卯日,朝廷任命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任中书令。
    戊午日,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庚申日,军队拥立其子李彝超为留后。
    癸亥日,朝廷任命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封为蜀王。
    从前,河西各镇都说李仁福私下勾结契丹,朝廷怕他与契丹联合发兵,吞并河右之地,再向南进军关中,恰好此时李仁福去世。三月癸未日,朝廷任命他的儿子李彝超为彰武留后,调迁彰武节度使安从进为定难留后,仍然命令静塞节度使药彦稠率兵五万部队,派宫苑使安重益为监军,护送安从进赴镇所上任。安从进,是振武军索葛人。
    乙酉日,皇帝才正式下令任命赵季良等为五镇节度使。
    丁亥日,皇帝下敕文告谕夏州、银州、绥州、宥州的将士吏民,说:“夏州贫穷偏远,李彝超年轻,不能防御抵抗外敌,所以派他去延安,服从朝廷派遣就可以有李从曮、高允韬一样的富贵福分,违背朝廷的调遣就要遭致王都、李匡宾那样的灭族灾祸。”夏季四月,李彝超上奏,称他被军士百姓等挽留拥护,没办法去延安上任。皇帝下诏派使者前去催促。
    言事者请为亲王置师傅,宰相畏秦王从荣,不敢除人,请令王自择。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荐兵部侍郎刘瓒于从荣,从荣表请之。癸丑,以瓒为秘书监、秦王傅,前襄州支使山阳鱼崇远为记室。瓒自以左迁,泣诉,不得免。王府参佐皆新进少年,轻脱谄谀,瓒独从容规讽,从荣不悦。瓒虽为傅,从荣一概以僚属待之,瓒有难色。从荣觉之,自是戒门者勿为通,月听一至府,或竟日不召,亦不得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