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120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120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癸卯日,夔州官军上奏收复了开州。
    庚戌,以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兼中书令。
    石敬瑭征蜀未有功,使者自军前来,多言道险狭,进兵甚难,关右之人疲于转饷,往往窜匿山谷,聚为盗贼。上忧之,壬子,谓近臣曰:“谁能办吾事者!吾当自行耳。”安重诲曰:“臣职忝 [忝:有愧于。]机密,军威不振,臣之罪也,臣请自往督战。”上许之。重诲即拜辞,癸丑,遂行,日驰数百里。西方藩镇闻之,无不惶骇。钱帛、刍粮昼夜辇运 [辇运:运输。]赴利州,人畜毙踣 [毙踣:倒毙。]于山谷者不可胜纪。时上已疏重诲,石敬瑭本不欲西征,及重诲离上侧,乃敢累表奏论,以为蜀不可伐,上颇然之。
    西川兵先戍夔州者千五百人,上悉纵归。
    庚戌日,皇帝任命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官兼任中书令。
    石敬瑭讨伐蜀国没有取得功劳,使者从前线回到朝廷,大多报告说道路艰险狭窄,很难进兵,函谷关以西的人为军队转运粮饷,疲于奔命,经常有逃窜躲藏到山谷里的,聚集成为盗贼。皇帝很是忧虑,壬子日,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有谁来替我处理朝中事务!我要亲自出征。”安重诲说:“我有愧于受到重用,军威不振,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亲自前去督战。”皇帝答应了。安重诲立刻拜辞,癸丑日,便上路了,日行数百里。西方的藩镇听闻此事,没有不惊惶恐惧的。钱币、布匹、军草、粮食等连夜用车运输到利州,人畜倒毙于山谷的数不胜数。当时皇帝已经疏远安重诲,石敬瑭本来就不想西征,到安重诲离开君主的身边时,才敢几次上表向皇帝报告,认为对蜀地不可出兵讨伐,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
    西川兵士原先有一千五百人戍守在夔州,皇帝下令把他们全部释放回去。
    
    二年(辛卯,公元931年)
    春正月壬戌,孟知祥奉表谢。
    庚午,李仁罕陷遂州,夏鲁奇自杀。
    癸酉,石敬瑭复引兵至剑州,屯于北山。孟知祥枭夏鲁奇首以示之。鲁奇二子从敬瑭在军中,泣请往取其首葬之,敬瑭曰:“知祥长者,必葬而父,岂不愈于身首异处乎!”既而知祥果收葬之。敬瑭与赵廷隐战不利,复还剑门。
    丙戌,加高从诲兼中书令。
    东川归合州于武信军。
    初,凤翔节度使朱弘昭谄事安重诲,连得大镇。重诲过凤翔,弘昭迎拜马首,馆于府舍,延入寝室,妻子罗拜,奉进酒食,礼甚谨。重诲为弘昭泣言:“谗人交构,几不免,赖主上明察,得保宗族。”重诲既去,弘昭即奏:“重诲怨望,有恶言,不可令至行营,恐夺石敬瑭兵柄。”又遗敬瑭书,言:“重诲举措孟浪 [孟浪:轻率不恰当。],若至军前,恐将士疑骇,不战自溃,宜逆止之。”敬瑭大惧,即上言:“重诲至,恐人情有变,宜急征还。”宣徽使孟汉琼自西方还,亦言重诲过恶,有诏召重诲还。
    
    二年(辛卯,公元931年)
    春季正月壬戌日,孟知祥上奏感谢朝廷遣返戍兵。
    庚午日,李仁罕攻陷遂州,夏鲁奇自杀。
    癸酉日,石敬瑭又率兵到达剑州,驻军于北山。孟知祥砍下夏鲁奇的首级示众。夏鲁奇的两个儿子跟随石敬瑭在军队里,哭着请求要去敌阵取回夏鲁奇的首级安葬,石敬瑭说:“孟知祥是厚道的长者,他一定会安葬你们的父亲,这难道不比你们去取回脑袋让你们父亲身首异处要好吗?”后来孟知祥果然收葬了夏鲁奇。石敬瑭同赵廷隐交战不利,又退回剑门。
    丙戌日,皇帝加授高从诲兼任中书令。
    东川将合州归还给武信军。
    起初,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巴结讨好安重诲,接连得到大镇的职位。安重诲路过凤翔时,朱弘昭到马前来迎接,并接待到府舍中,且延请到内室,叫妻子儿女出来拜见,奉上酒菜,礼节极为恭谨。安重诲哭着对朱弘昭说:“小人用谗言陷害我,几乎得罪不能免死,幸亏仰仗君主的明察,我才得以保全宗族。”安重诲离去之后,朱弘昭马上上奏说:“安重诲埋怨朝廷,说坏话,不能让他再到行营去,不然恐怕他要夺取石敬瑭的兵权。”朱弘昭又写信给石敬瑭,说:“安重诲的行为举措轻率不恰当,他要是到了军队里,恐怕将士都要怀疑害怕,还没交战便自行溃败,应当阻止他前去。”石敬瑭很害怕,立刻向皇帝上奏称:“安重诲如果前来,恐怕军士们的情绪会有变化,最好赶快把他征召回去。”此时宣徽使孟汉琼从西边回到朝廷,也上奏说安重诲的过错和罪行,于是皇帝下诏征召安重诲回京。
    二月己丑朔,石敬瑭以遂、阆既陷,粮运不继,烧营北归。军前以告孟知祥,知祥匿其书,谓赵季良曰:“北军渐进,奈何?”季良曰:“不过绵州,必遁。”知祥问其故,曰:“我逸彼劳,彼悬军千里,粮尽,能无遁乎!”知祥大笑,以书示之。
    安重诲至三泉,得诏亟归。过凤翔,朱弘昭不内,重诲惧,驰骑而东。
    两川兵追石敬瑭至利州,壬辰,昭武节度使李彦琦弃城走。甲午,两川兵入利州。孟知祥以赵廷隐为昭武留后,廷隐遣使密言于知祥曰:“董璋多诈,可与同忧,不可与共乐,他日必为公患。因其至剑州劳军,请图之,并两川之众,可以得志于天下。”知祥不许。璋入廷隐营,留宿而去。廷隐叹曰:“不从吾谋,祸难未已!”
    庚子,孟知祥以武信留后李仁罕为峡路行营招讨使,使将水军东略地。
    二月己丑朔日,石敬瑭由于遂州、阆州已被攻陷,粮草运输接应不上,于是放火烧毁营寨,之后率军北归。前线部队把情况上报孟知祥,孟知祥藏起信,对赵季良说:“北军渐渐向前进逼,要怎么办?”赵季良说:“他们到不了绵州,就一定会撤回。”孟知祥问是什么原因,赵季良说:“我们安逸而他们疲劳,他们将军队远远派遣到千里之外,粮食吃尽了,还能不撤回去吗?”孟知祥听后大笑,于是便把报告信拿给他看。
    安重诲到达三泉的时候,得到皇帝的诏书让他立即回朝。再过凤翔的时候,朱弘昭不接待,安重诲恐惧,快马往东赶回去。
    两川军队追击石敬瑭到利州,壬辰日,昭武节度使李彦琦弃城逃走。甲午日,两川军队进入利州。孟知祥任命赵廷隐为昭武留后,赵廷隐派使者秘密对孟知祥说:“董璋为人多诈,可以同他共忧患,不可同他共安乐,这个人日后必是您的隐患。趁他去剑州慰劳军队,请您谋取他,并吞两川的部众,将来就可以取得天下。”孟知祥没有同意。董璋来到赵廷隐的营中,留宿一夜之后离去。赵廷隐叹息道:“不听我的计谋,祸害便很难制止了。”
    庚子日,孟知祥任命武信留后李仁罕为峡路行营招讨使,让他率领水军往东攻占地盘。
    辛丑,以枢密使兼中书令安重诲为护国节度使。赵凤言于上曰:“重诲陛下家臣,其心终不叛主,但以不能周防,为人所谗。陛下不察其心,死无日矣。”上以为朋党,不悦。
    乙巳,赵廷隐、李肇自剑州引还,留兵五千戍利州。丙午,董璋亦还东川,留兵三千戍果、阆。
    丁巳,李仁罕陷忠州。
    吴徐知诰欲以中书侍郎、内枢使宋齐丘为相,齐丘自以资望素浅,欲以退让为高,谒归洪州葬父,因入九华山,止于应天寺,启求隐居。吴主下诏征之,知诰亦以书招之,皆不至。知诰遣其子景通自入山敦谕,齐丘始还朝,除右仆射致仕,更命应天寺曰征贤寺。
    三月己未朔,李仁罕陷万州。庚申,陷云安监。
    辛酉,赐契丹东丹王突欲姓东丹,名慕华,以为怀化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其部曲及先所俘契丹将惕隐等,皆赐姓名。惕隐姓狄,名怀忠。
    李仁罕至夔州,宁江节度使安崇阮弃镇,与杨汉宾自均、房逃归。壬戌,仁罕陷夔州。
    帝既解安重诲枢务,乃召李从珂,泣谓曰:“如重诲意,汝安得复见吾!”丙寅,以从珂为左卫大将军。
    壬申,横海节度使、同平章事孔循卒。
    辛丑日,朝廷任命枢密使兼中书令安重诲为护国节度使。赵凤对皇帝说:“安重诲是陛下的家臣,他的内心是绝对不会背叛主人的,但由于他不够周密,被别人的谗言所诋毁。陛下如果不了解他的心迹,他恐怕就活不久了。”皇帝认为赵凤与安重诲结党营私,很不高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