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116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116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康福来到方渠,羌族人出兵截击,康福将他们击退。到达青刚峡之后,碰上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个营帐,他们还没发觉后唐的军队来了,于是康福派卫审(山余)趁其不备发动攻击,把他们打得大败,几乎全部斩杀或俘虏。从此声威大振,于是进军到灵州,从此朔方的军队才肯接受康福代任朔州节度使。
    十二月,吴国加授徐知诰兼任中书令,兼领宁国节度使。徐知诰召徐知询前来喝酒,以金杯斟酒赐给他喝,并且说:“希望弟弟长寿千岁。”徐知询疑心酒里有毒,又拿另外的杯子将酒平分,跪着献给徐知诰说:“希望与兄长每人分别享五百岁。”徐知诰变了脸色,左顾右盼,不肯接受,但徐知询坚持要他喝。左右随从都不知道怎么办,伶人申渐高径直走到他们面前说了几句风趣的话,便夺下两杯酒倒在一起全喝下去,之后将金杯揣在怀中退出去。徐知诰悄悄派人送去良药为他解毒,但他已因脑子溃烂而死。
    奉国节度使、知建州王延禀报告说患病想要辞职回家,请求朝廷把建州交给他的儿子王继雄。庚子日,皇帝下诏任命王继雄为建州刺史。
    安重诲已经任命李仁矩去阆州镇守,派他与绵州刺史武虔裕带兵前去赴任。武虔裕,是皇帝从前的官吏,安重诲的异姓兄弟。安重诲派李仁矩去打探董璋谋反的情况,李仁矩添油加醋上奏给皇帝。朝廷又派武信节度使夏鲁奇去修建遂州的城池,整理盔甲武器,并增派士卒在那里镇守。董璋很恐惧。当时有传言,说朝廷要割出绵州、龙州新置节镇,孟知祥听后也觉得很害怕。董璋平时与孟知祥有过节,不曾往来,到这时,董璋派使者去成都,请求为他的儿子迎娶孟知祥的女儿。孟知祥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计划联合起来一同抵抗朝廷。
    
    卷第二百七十七·后唐纪六
    起上章摄提格(公元930年),尽玄黓执徐(公元932年)六月,凡二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
    长兴元年(庚寅,公元930年)
    春正月,董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辛巳,孟知祥遣赵季良如梓州修好。
    鸿胪少卿郭在徽奏请铸当五千、三千、一千大钱。朝廷以其指虚为实,无识妄言,左迁卫尉少卿、同正。
    吴徙平原王澈为德化王。
    二月乙未朔,赵季良还成都,谓孟知祥曰:“董公贪残好胜,志大谋短,终为西川之患。”
    都指挥使李仁罕、张业欲置宴召知祥。先二日,有尼告二将谋以宴日害知祥。知祥诘之,无状。丁酉,推始言者军校都延昌、王行本,腰斩之。戊戌,就宴,尽去左右,独诣仁罕第。仁罕叩头流涕曰:“老兵惟尽死以报德。”由是诸将皆亲附而服之。
    壬子,孟知祥、董璋同上表言:“两川闻朝廷于阆中建节,绵、遂益兵,无不忧恐。”上以诏书慰谕之。乙卯,上祀圜丘,大赦,改元。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李从曮入朝陪祀。三月壬申,制徙从曮为宣武节度使。
    癸酉,吴主立江都王琏为太子。
    丙子,以宣徽使朱弘照为凤翔节度使。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
    长兴元年(庚寅,公元930年)
    春季正月,董璋派军队于剑门修筑七座营寨。辛巳日,孟知祥派赵季良前往梓州跟董璋交好。
    鸿胪少卿郭在徽上奏请求铸造面值五千、三千、一千的大钱。朝廷认为他指虚为实,无知且胡说八道,便把他贬为卫尉少卿、比同正员。
    吴国把平原王杨澈改封为德化王。
    二月乙未朔日,赵季良回到成都,对孟知祥说:“董璋性情贪婪好胜,野心很大却缺少谋略,终究是我们西川的祸患。”
    都指挥使李仁罕、张业想要设置酒宴款待孟知祥。此前两日,有尼姑告诉两个将领密谋在宴请当日加害孟知祥。孟知祥详细追查,没有得到证据。丁酉日,孟知祥归罪于最先谣传这件事的军校都延昌和王行本,将二人处以腰斩。戊戌日,孟知祥前去赴宴,把身边随从都打发走,独自前往李仁罕的住处。李仁罕磕头流泪道:“老兵只有以死来报答你的恩德。”从此孟知祥属下将领们都心悦诚服地亲附拥戴他。
    壬子日,孟知祥与董璋一同上奏表称:“东川、西川听闻朝廷在阆中建立节度使,在绵州、遂州增派兵力,没有不感到担忧恐惧的。”皇上下诏书抚慰劝谕他们。乙卯日,皇上在圜丘祭天,实行大赦,更改年号为长兴。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李从曮入朝陪祭。三月壬申日,皇帝下令改任李从曮为宣武节度使。
    癸酉日,吴国君主杨溥立江都王杨琏为太子。
    丙子日,朝廷任命宣徽使朱弘昭为凤翔节度使。
    康福奏克保静镇,斩李匡宾。
    复以安义为昭义军。
    帝将立曹淑妃为后,淑妃谓王德妃曰:“吾素病中烦,倦于接对,妹代我为之。”德妃曰:“中宫敌偶至尊,谁敢干之!”庚寅,立淑妃为皇后。德妃事后恭谨,后亦怜之。
    初,王德妃因安重诲得进,常德之。帝性俭约,及在位久,宫中用度稍侈,重诲每规谏。妃取外库锦造地衣,重诲切谏,引刘后为戒。妃由是怨之。
    高从诲遣使奉表诣吴,告以坟墓在中国,恐为唐所讨,吴兵援之不及,谢绝之。吴遣兵击之,不克。
    董璋恐绵州刺史武虔裕窥其所为,夏四月甲午朔,表兼行军司马,囚之府廷 [府廷:同“府庭”,公堂,衙门。]。
    宣武节度使符习,自恃宿将,论议多抗安重诲,重诲求其过失,奏之。丁酉,诏习以太子太师致仕。
    戊戌,加孟知祥兼中书令,夏鲁奇同平章事。
    康福上奏称攻下保静镇,并且杀死叛军首领李匡宾。
    朝廷恢复安义军的旧名,称其为昭义军。
    皇帝要册立曹淑妃为皇后,淑妃对王德妃说:“我一向有胸中烦热的病,对于那些接待应付的事情很厌烦,请妹妹代替我去吧。”德妃说:“中宫的地位可以跟至尊的天子匹配,谁敢去干涉!”庚寅日,皇帝册立淑妃为皇后。德妃事奉皇后很是恭谨,皇后对她也颇为怜爱。
    当初,王德妃因为枢密权臣安重诲的关系才得以进宫,所以时常感恩安重诲。明宗生性节俭质朴,在位时间长了,宫里的费用也逐渐增多,安重诲经常规劝他。德妃取用外库的锦帛做成地毯,安重诲极力劝谏,并引用前朝刘皇后的例子作鉴戒。德妃从此很怨恨安重诲。
    高从诲派使者带着奏表来到吴国,告诉他们说高氏祖坟在北方,担心会被唐国讨伐,那时吴兵救援也来不及,所以谢绝了吴国对他的笼络。吴国派兵进攻荆南,没能攻克。
    董璋害怕绵州刺史吴虔裕窥视他的行为,夏季四月甲午朔日,上表请求皇帝任命吴虔裕兼任行军司马,然后将他囚禁在衙门里。
    宣武节度使符习,仰仗着自己是老将,在论事议政时经常跟枢密使安重诲作对,安重诲探求他的过失,上奏明宗。丁酉日,皇帝下诏命令符习以太子太师的职位退休。
    戊戌日,朝廷加授孟知祥兼任中书令,夏鲁奇任同平章事。
    初,帝在真定,李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殴重诲,重诲走免。既醒,悔谢,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自皇子从荣、从厚皆敬事不暇。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同平章事,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何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虞乡,遣使以状闻。使者至,壬寅,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除彦温绛州刺史。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西都留守索自通、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吾欲面讯之。”召从珂诣洛阳。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加安重诲兼中书令。
    李从珂至洛阳,上责之使归第,绝朝请。
    辛亥,索自通等拔河中,斩杨彦温,癸丑,传首来献。上怒药彦稠不生致 [生致:活捉,活着送到。],深责之。
    当初,皇帝在真定的时候,他的养子李从珂与安重诲曾在饮酒时发生争执,李从珂殴打安重诲,安重诲及时逃走才得以幸免。酒醒之后,李从珂后悔道歉,安重诲始终在心里记恨他。到这时,安重诲掌握大权,皇子李从荣、李从厚对他都很尊重,从不敢怠慢。当时李从珂担任河中节度使、同平章事,安重诲数次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皇帝没有听信。安重诲便伪造皇帝旨意命令河东牙内指挥使杨彦温驱逐他。这一天,李从珂去城外检阅战马,杨彦温带兵关闭城门不让他进入,李从珂派人敲门质问他:“我一向厚待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做?”杨彦温回答说:“我彦温是不敢对您忘恩负义的,我是受到枢密院的命令。请您入朝。”李从珂暂时在虞乡停留,派使者把情况报告给皇帝。使者到了之后,壬寅日,皇帝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会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是奸人杨彦温的胡言乱语,应该立即派兵讨伐他。”皇帝对此事很怀疑,想要把杨彦温引诱来询问情况,便调任杨彦温为绛州刺史。安重诲坚持请求派兵讨伐杨彦温,朝廷便让西都留守索自通、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征讨他。皇帝命令药彦稠“一定要活捉杨彦温,我想当面审问他。”皇帝又召唤李从珂来到洛阳。李从珂知道自己被安重诲诬陷,于是急忙入朝为自己辩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