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108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108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楚王殷遣中军使史光宪入贡,帝赐之骏马十,美女二。过江陵,高季兴执光宪而夺之,且请举镇自附于吴。徐温曰:“为国者当务实效而去虚名。高氏事唐久矣,洛阳去江陵不远,唐人步骑袭之甚易,我以舟师溯流救之甚难。夫臣人而弗能救,使之危亡,能无愧乎!”乃受其贡物,辞其称臣,听其自附于唐。
    任圜性刚直,且恃与帝有旧,勇于敢为,权幸多疾之。旧制,馆券 [馆券:官员住宿等开销的凭证。]出于户部,安重诲请从内出,与圜争于上前,往复数四,声色俱厉。上退朝,宫人问上:“适与重诲论事为谁?”上曰:“宰相。”宫人曰:“妾在长安宫中,未尝见宰相、枢密奏事敢如是者,盖轻大家耳。”上愈不悦,卒从重诲议。圜因求罢三司,诏以枢密承旨孟鹄充三司副使权判。鹄,魏州人也。
    六月庚辰,太子詹事温辇请立太子。
    丙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圜罢守太子少保。
    己丑,以宣徽北院使张延朗判三司。
    壬辰,贬刘训为檀州刺史。
    丙申,封楚王殷为楚国王。
    西方邺败荆南水军于峡中,复取夔、忠、万三州。
    楚王马殷命令中军使史光宪到朝中进贡,皇帝赏赐给他十匹骏马,两名美女。史光宪返回时从江陵路过,高季兴抓住他,并将他的马匹、美女抢去,并且请求率领全镇依附吴国。徐温说:“为国家考虑的人应当务求实际效果而舍弃虚名。高氏已经侍奉唐朝很长时间了,洛阳与江陵也相距不远,唐人的步兵和骑兵前来攻击十分容易,我派水师逆流而上援救十分困难。接纳别人为臣而又没有能力援救,使他陷入危亡,怎么能不惭愧呢!”于是收下高氏的贡物,拒绝他向吴称臣的要求,任凭他依附于唐。
    任圜生性刚强正直,且仰仗自己与皇帝有旧交,作事敢于担当,有权势而又得宠的人们都对他十分嫉妒。按照旧制度,使臣外出的住宿等费用由户部发放,安重诲请求改为由枢密院发给,他与任圜当着皇帝的面争执多次,声色俱厉。皇帝退朝后,宫人问皇上说:“刚才与安重诲争论的人是谁?”皇帝说:“宰相。”宫人说:“妾在长安的皇宫中,从未见过宰相、枢密奏论事务时敢于这样,也许是轻视皇上。”皇帝听后越发不高兴,最后采纳了安重诲的建议。任圜因此请求将三司之职免去,皇帝诏令枢密承旨孟鹄充任三司副使。孟鹄是魏州人。
    六月庚辰日,太子詹事温辇请求册立太子。
    丙戌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圜被罢免后担任太子少保。
    己丑日,任命宣徽北院使张延朗兼管三司事务。
    壬辰日,将刘训贬为檀州刺史。
    丙申日,将楚王马殷封为楚国王。
    西方邺在三峡中将荆南水军打败,再次攻取夔、忠、万三州。
    
    卷第二百七十六·后唐纪五
    起强圉大渊献(公元927年)七月,尽屠维赤奋若(公元929年),凡二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
    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丙寅,升夔州为宁江军,以西方邺为节度使。
    癸巳,以与高季兴夔、忠、万三州为豆卢革、韦说之罪,皆赐死。
    流段凝于辽州,温韬于德州,刘训于濮州。
    任圜请致仕居磁州,许之。
    八月己卯朔,日有食之。
    册礼使至长沙,楚王殷始建国,立宫殿,置百官,皆如天子,或微更其名:翰林学士曰文苑学士,知制诰曰知辞制,枢密院曰左右机要司,群下称之曰殿下,令曰教。以姚彦章为左丞相,许德勋为右丞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跋恒为仆射,张彦瑶、张迎判机要司。然管内官属皆称摄,惟朗、桂节度使先除后请命。恒本姓元,避殷父讳改焉。
    九月,帝谓安重诲曰:“从荣左右有矫宣朕旨,令勿接儒生,恐弱人志气者。朕以从荣年少临大藩,故择名儒使辅导之,今奸人所言乃如此!”欲斩之。重诲请严戒而已。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
    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
    秋季七月,朝廷任命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
    丙寅日,朝廷将夔州升为宁江军,任命西方邺为节度使。
    癸巳日,朝廷把给高季兴夔、忠、万三州一事定为豆卢革、韦说的罪行,将他们赐死。
    朝廷将段凝流放至辽州,温韬流放至德州,刘训流放至濮州。
    任圜请求告老退休,居住在磁州,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
    八月己卯朔日,发生了日食。
    册礼使来到长沙,楚王马殷开始建国,建立宫殿,设置文武百官,一切都与天子一样,只有少数官名有些许改动:翰林学士改称文苑学士,知制诰改称知辞制,枢密院改称左右机要司,臣下称国王为殿下,国王下的命令称为教。任命姚彦章为左丞相,许德勋为右丞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跋恒为仆射,张彦瑶、张迎掌理机要部门。然而管内官属都称为摄,只有朗、桂节度使是先任命之后再呈报朝廷核准。拓跋恒本姓元,为了避马殷父亲的讳才改为拓跋。
    九月,皇帝对安重诲说:“李从荣身边有人假传我的旨意,让他不要接近儒生,认为这样会削弱志气。我因为李从荣年纪轻轻就管理大藩,所以为他选了名儒辅佐,现在这些奸人竟然敢讲这样的话!”皇帝想把这些假传圣旨的人斩首。安重诲请求对这些人只需严加训诫即可。
    北都留守李彦超请复姓符,从之。
    丙寅,以枢密使孔循兼东都留守。
    壬申,契丹来请修好,遣使报之。
    冬十月乙酉,帝发洛阳,将如汴州。丁亥,至荥阳。
    民间讹言帝欲自击吴,又云欲制置 [制置:处置,规划。]东方诸侯。宣武节度使、检校侍中朱守殷疑惧,判官高密孙晟劝守殷反,守殷遂乘城拒守。帝遣宣徽使范延光往谕之,延光曰:“不早击之,则汴城坚矣。愿得五百骑与俱。”帝从之。延光暮发,未明行二百里,抵大梁城下,与汴人战,汴人大惊。戊子,帝至京水,遣御营使石敬瑭将亲兵倍道继之。
    或谓安重诲曰:“失职在外之人,乘贼未破,或能为患,不如除之。”重诲以为然,奏遣使赐任圜死。端明殿学士赵凤哭谓重诲曰:“任圜义士,安肯为逆!公滥刑如此,何以赞国!”使者至磁州,圜聚其族酣饮,然后死,神情不挠。
    北都留守李彦超请求恢复本姓符,皇上批准。
    丙寅日,朝廷任命枢密使孔循兼任东都留守。
    壬申日,契丹派来使者请求重修于好,朝廷派出使者回访契丹人。
    冬季十月乙酉日,皇帝从洛阳出发,准备去往汴州。丁亥日,到达荥阳。
    民间谣传皇帝准备亲自领兵攻击吴国,又传说要处置东方诸侯。宣武节度使、检校侍中朱守殷对此恐惧担忧,判官高密人孙晟劝朱守殷造反,于是朱守殷登上汴州城防守。皇帝派遣宣徽使范延光前去劝慰,范延光说:“如果不早点攻打,汴州就会愈发坚固。我请求带领五百骑兵前往。”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范延光在日暮时分出发,趁着天没亮就走了二百里路,来到大梁城下,跟汴州军队交战,汴州军队大吃一惊。戊子日,皇帝到达京水,派遣御营使石敬瑭率领禁卫军日夜兼程赶去支援。
    有人跟安重诲说:“那些失去官职在外面的人,趁着乱贼还没被击败,也许还能作乱,不如先把他们消灭。”安重诲认为说得很对,便上奏请求派遣使者赐死任圜。端明殿学士赵凤哭着对安重诲说:“任圜是义士,怎么会造反呢!你这样滥用刑法,怎么能辅佐国家!”前去赐死任圜的使者到达磁州,任圜聚集他的族人畅饮一番,之后赴死,神情没有屈服的样子。
    己丑,帝至大梁,四面进攻,吏民缒城 [缒城:从城上沿着绳索下来。]出降者甚众。守殷知事不济,尽杀其族,引颈命左右斩之。乘城者望见乘舆,相帅开门降。孙晟奔吴,徐知诰客之。
    戊戌,诏免三司逋负近二百万缗。
    辛丑,吴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中书令东海王徐温卒。
    初,温子行军司马、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知询以其兄知诰非徐氏子,数请代之执吴政,温曰:“汝曹皆不如也。”严可求及行军副使徐玠屡劝温以知询代知诰,温以知诰孝谨,不忍也。陈夫人曰:“知诰自我家贫贱时养之,奈何富贵而弃之!”可求等言之不已。温欲帅诸藩镇入朝,劝吴王称帝,将行,有疾,乃遣知询奉表劝进,因留代知诰执政。知诰草表欲求洪州节度使,俟旦上之,是夕,温凶问至,乃止。知询亟归金陵。吴主赠温齐王,谥曰忠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