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94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94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明宗对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上
    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
    春季正月庚申日,魏王李继岌命令李继曮、李严带领军队把王衍及其家族、百官几千人送至洛阳。
    河中节度使、尚书令李继麟凭借自己与皇帝是老朋友,而且立下了战功,皇帝也给了他很丰厚的待遇,然而苦于那些伶人宦官向他求乞时贪得无厌,于是不再供给。大军在征讨蜀国时,李继麟检阅士兵,派其子李令德率领军队跟从。景进与宦官们诋毁他说:“李继麟得知大军即将出发,认为是来讨伐自己的,因此惊恐畏惧,并检阅士兵准备自卫。”又说:“郭崇韬之所以敢在蜀中那样跋扈,是因为他与河中有阴谋,内外相互呼应。”李继麟听了这些话十分害怕,想要亲自前往朝廷讲述清楚,他的亲信们将他劝止。李继麟说:“郭崇韬功劳高过我。如今势态很危急,我必须去见皇上,当面向他表明忠心,那些诋毁别人的人就获罪了。”癸亥日,李继麟来到朝廷。
    魏王李继岌就要从成都出发,派任圜暂时负责留下的事务,以等待孟知祥。各路军队已完成布署,就在这天,马彦珪来到成都,向李继岌出示皇后的教令,李继岌说:“大军即将出发,郭崇韬也并无任何迹象,怎么能做这样有负于人的事呢!你们不要再说了。况且皇上也没有诏书,只根据皇后的教令就杀死招讨使,可以这样做吗!”李从袭等边哭边说:“既然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一旦郭崇韬得知,半路发生了变化,那就更加无法挽救了。”于是李从袭等人一起向李继岌陈述利害关系,李继岌无奈地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甲子日清晨,李从袭以李继岌的名义将郭崇韬召来议事,李继岌到楼上躲避。郭崇韬正在上台阶,李继岌的随从李环将他的头击碎,并将其子郭廷诲、郭廷信杀死。外面的人对这件事还一无所知。都统推官滏阳李崧对李继岌说:“如今军队行军于三千里外,刚开始就没有皇上的命令而擅自将大将杀死,大王怎么能做这样危险的事情!难道不能忍耐一时到洛阳再解决吗!”李继岌说:“您的话是正确的,但已经来不及后悔了。”于是李崧将好几个书吏召集起来,登上楼,然后撤去梯子,伪造了一个皇帝的诏书,又盖上用蜡摹刻的印,才对外宣布,这样才使军中稍稍安定下来。郭崇韬的左右亲信全都逃走躲避,唯独掌书记滏阳人张砺来到魏王府痛哭了很长时间。李继岌命令任圜接替郭崇韬总理军政。
    魏王通谒李廷安献蜀乐工二百余人,有严旭者,王衍用为蓬州刺史,帝问曰:“汝何以得刺史?”对曰:“以歌。”帝使歌而善之,许复故任。
    戊辰,孟知祥至成都。时新杀郭崇韬,人情未安,知祥慰抚吏民,犒赐将卒,去留帖然。
    闽人破陈本,斩之。
    契丹主击女真 [女真:中国古代民族,满族的祖先。]及勃海,恐唐乘虚袭之,戊寅,遣梅老鞋里来修好。
    马彦珪还洛阳,乃下诏暴郭崇韬之罪,并杀其子廷说、廷让、廷议,于是朝野骇惋,群议纷然,帝使宦者潜察之。保大节度使睦王存乂,崇韬之婿也;宦者欲尽去崇韬之党,言:“存乂对诸将攘臂垂泣,为崇韬称冤,言辞怨望。”庚辰,幽存乂于第,寻杀之。
    魏王通知李廷安献上蜀国二百多名乐工,其中有个人名叫严旭,王衍将他任命为蓬州刺史。皇帝问他:“你凭借什么担任刺史?”严旭回答说:“凭借唱歌。”皇帝让他唱歌,认为他唱得好,许诺恢复他从前的官职。
    戊辰日,孟知祥来到成都。当时刚刚将郭崇韬杀死,人心尚不安定,孟知祥对官民进行安抚,犒赏慰劳将士,无论班师还是留守的都很高兴。
    闽军将陈本打败,并将其斩杀。
    契丹主攻打女真和渤海国,但又担心唐军乘虚而入。戊寅日,派遣梅老鞋里前来修好。
    马彦珪返回洛阳,皇帝颁布诏书公布郭崇韬的罪行,并将其子郭廷说、郭廷让、郭廷议杀掉,于是朝廷内外惊骇惋惜,人们议论纷纷,皇帝派宦官暗中对情况加以了解。保大节度使睦王李存乂是郭崇韬的女婿。宦官们想将郭崇韬的同党全部清除,说:“李存乂在诸位将领面前捋衣出臂,悲痛哭泣,为郭崇韬申诉冤情,其言辞对朝廷十分不满。”庚辰日,在李存乂的住宅里将其拘禁,不久就杀掉了他。
    景进言:“河中人有告变,言李继麟与郭崇韬谋反。崇韬死,又与存乂连谋 [连谋:合谋。]。”宦官因共劝帝速除之,帝乃徙继麟为义成节度使,是夜,遣蕃汉马步使朱守殷以兵围其第,驱继麟出徽安门外杀之,复其姓名曰朱友谦。友谦二子,令德为武信节度使,令锡为忠武节度使。诏魏王继岌诛令德于遂州,郑州刺史王思同诛令锡于许州,河阳节度使李绍奇诛其家人于河中。绍奇至其家,友谦妻张氏帅家人二百余口见绍奇曰:“朱氏宗族当死,愿无滥及平人。”乃别其婢仆百人,以其族百口就刑。张氏又取铁券以示绍奇曰:“此皇帝去年所赐也,我妇人,不识书,不知其何等语也。”绍奇亦为之惭。友谦旧将史武等七人,时为刺史,皆坐族诛。
    时洛中诸军饥窘,妄为谣言,伶官采之以闻于帝,故朱友谦、郭崇韬皆及于祸。成德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源亦为谣言所属,帝遣朱守殷察之。守殷私谓嗣源曰:“令公勋业振主,宜自图归藩以远祸。”嗣源曰:“吾心不负天地,祸福之来,无所可避,皆委之于命耳。”时伶宦用事,勋旧人不自保,嗣源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李绍宏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景进说:“河中有人报告会出现变乱,李继麟与郭崇韬图谋叛乱。郭崇韬死后,又与李存乂合谋。”宦官们因而共同劝说皇帝尽快清除他们,于是皇帝将李继麟调任为义成节度使,当天夜里,又命令蕃汉马步使朱守殷率领军队将李继麟的住处包围,强迫李继麟走到徽安门外杀死了他,恢复他朱友谦的本名。朱友谦的两个儿子,朱令德担任武信节度使,朱令锡担任忠武节度使。皇帝下诏命令魏王李继岌在遂州将朱令德杀掉,命令郑州刺史王思同在许州将朱令锡杀掉,命令河阳节度使李绍奇在河中将其家人杀掉。李绍奇来到朱友谦家中,朱友谦的妻子张氏带领二百多名家人出来与李绍奇相见,她说:“朱氏宗族的人应当死,但希望不要滥杀殃及平民。”于是分出她家的一百多名奴仆,带领一百多口族人走上刑场。张氏又将皇帝颁赐给朱友谦的铁契拿出来给李绍奇看,并问李绍奇说:“这是皇帝去年赐给我家的,我是个妇人,不认识字,不知道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李绍奇也感到十分惭愧。朱友谦从前的将吏史武等七人,当时全都担任刺史,也都被连累遭到族诛。
    当时洛中各军队都饥饿困窘,胡乱编造谣言,伶官将这些谣言收集起来报告皇帝,所以朱友谦、郭崇韬都遭受灾祸。成德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嗣源也被谣言所中伤,皇帝派朱守殷前往监视。朱守殷私下对李嗣源说:“令公的功勋威震主上,应该安排一个归宿给自己以远离祸患。”李嗣源说:“我的心并无对不起天地之处,无论是祸是福,都无需躲避,全部交给命运安排好了。”当时伶人宦官得势,有功勋的旧臣不能自保,李嗣源有好几次都处于危险的地位,完全依赖宣徽使李绍宏的营救和保护,才得以保全。
    魏王继岌留马步都指挥使陈留李仁罕、马军都指挥使东光潘仁嗣、左厢都指挥使赵廷隐、右厢都指挥使浚仪张业、牙内指挥使文水武漳、骁锐指挥使平恩李延厚戍成都。甲申,继岌发成都,命李绍琛帅万二千人为后军,行止常差中军一舍 [舍: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二月己丑朔,以宣徽南院使李绍宏为枢密使。
    魏博指挥使杨仁晸,将所部兵戍瓦桥,逾年代归,至贝州,以邺都空虚,恐兵至为变,敕留屯贝州。
    时天下莫知郭崇韬之罪,民间讹言云:“崇韬杀继岌,自王于蜀,故族其家。”朱友谦子建徽为澶州刺史,帝密敕邺都监军史彦琼杀之。门者白留守王正言曰:“史武德夜半驰马出城,不言何往。”又讹言云:“皇后以继岌之死归咎于帝,已弑帝矣,故急召彦琼计事。”人情愈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