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第67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9》第6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龙德元年(辛巳,公元921年)
    春正月甲午,蜀主还成都。
    初,蜀主之为太子,高祖为聘兵部尚书高知言女为妃,无宠,及韦妃入宫,尤见疏薄,至是遣还家,知言惊仆,不食而卒。韦妃者,徐耕之孙也,有姝色,殊主适徐氏,见而悦之,太后因纳于后宫。蜀主不欲娶于母族,托云韦昭度 [韦昭度:字正纪,唐僖宗时大臣。]之孙。初为婕妤,累加元妃。
    蜀主常列锦步障,击毬其中,往往远适而外人不知,爇 [爇:放火烧。]诸香,昼夜不绝。久而厌之,更爇皂荚以乱其气。结缯为山,及宫殿楼观于其上,或为风雨所败,则更以新者易之。或乐饮缯山,涉旬不下。山前穿渠通禁中,或乘船夜归,令宫女秉蜡炬千余居前船,却立照之,水面如昼。或酣饮禁中,鼓吹沸腾,以至达旦。以是为常。
    甲辰,徙静胜节度使温昭图为匡国节度使,镇许昌。昭图素事赵岩,故得名藩。
    
    龙德元年(辛巳,公元921年)
    春季正月甲午日,蜀主返回成都。
    起初,蜀主身为太子时,高祖王建为他聘娶兵部尚书高知言的女儿做妃子,不受宠爱,等到韦妃入宫,更加疏远高氏,到这时便把她送回家中。高知言为这件事吓得摔倒,从此不吃东西,后来死去。韦妃是徐耕的孙女,非常漂亮,蜀主到徐家去,见到此女后很喜欢,太后因此将她留在后宫。蜀主不希望娶母亲家族的人,便假托她是韦昭度的孙女。起初封为婕妤,后经多次加封为正妃。
    蜀主常下令挂起锦缎围成屏障,在屏障里击球,往往已经到了很远的地方而外人还不知道。他喜欢烧香,昼夜不间断。时间长了又对烧香感到厌恶,改用烧皂荚将原有气味冲淡。他还把缯帛堆得像山一样,在山上造出宫殿楼观,有时被风雨毁坏,就更换新的。有时在缯山上饮酒作乐,十余日也不下来。在缯山前面挖了一条渠,一直与宫内相通,有时乘船在夜里回到宫中,下令让宫女们手拿一千多支蜡烛在前面的船上,脸向着后面站立,水面上就像白天一样明亮。有时在宫中畅快地饮酒,鼓乐喧沸,一直到天亮。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甲辰日,朝廷将静胜节度使温昭图调任为匡国节度使,在许昌镇守。温昭图素来事奉赵岩,所以能够得到有名的藩镇。
    蜀主、吴主屡以书劝晋王称帝,晋王以书示僚佐曰:“昔王太师 [王太师:指蜀主王建,以其唐朝时的官名称之。]亦尝遗先王书,劝以唐室已亡,宜自帝一方。先王语余云:‘昔天子幸石门,吾发兵诛贼臣,当是之时,威振天下,吾若挟天子据关中,自作九锡禅文,谁能禁我!顾吾家世忠孝,立功帝室,誓死不为耳。汝他日当务以复唐社稷为心,慎勿效此曹所为!’言犹在耳,此议非所敢闻也。”因泣。
    既而将佐及藩镇劝进不已,乃令有司市玉造法物。黄巢之破长安也,魏州僧传真之师得传国宝,藏之四十年,至是,传真以为常玉,将鬻之,或识之,曰:“传国宝也。”传真乃诣行台献之,将佐皆奉觞称贺。
    张承业在晋阳闻之,诣魏州谏曰:“吾王世世忠于唐室,救其患难,所以老奴三十余年为王捃拾财赋,召补兵马,誓灭逆贼,复本朝宗社耳。今河北甫定,朱氏尚存,而王遽即大位,殊非从来征伐之意,天下其谁不解体乎!王何不先灭朱氏,复列圣之深雠,然后求唐后而立之,南取吴,西取蜀,汛扫宇内,合为一家,当是之时,虽使高宜、太宗复生,谁敢居王上者?让之愈久则得之愈坚矣。老奴之志无他,但以受先王大恩,欲为王立万年之基耳。”王曰:“此非余所愿,奈群下意何。”承业知不可止,恸哭曰:“诸侯血战,本为唐家,今王自取之,误老奴矣!”即归晋王邑,成疾,不复起。
    蜀主、吴主曾屡次写信劝说晋王称帝,晋王把这些书信展示给他的僚属们并说:“昔日王太师也曾写信给先王,以唐室已经灭亡劝说应当自己称帝于一方。先王告诉我说:‘昔日天子亲临石门,我派兵将乱臣贼子诛杀,那个时候,声威震动天下,我如果将天子挟持后占据关中,自己制作加九锡和禅让的诏书,有谁能够禁止!然而我家世代向皇帝效忠,经常为朝廷建立功业,我誓死不做这样的事。你以后应当努力将恢复唐朝社稷作为志向,谨慎地不要学这些人的做法!’这些话好像仍在耳边,这样的建议不是我敢听闻的。”说完便哭了起来。
    不久晋王身边的将佐和藩镇官吏们不停地劝他称帝,因此他命令相关部门购买玉石制作传国之宝。从前黄巢将长安攻破的时候,传国之宝被魏州僧人传真的师父得到,将它藏了四十年,到了这时,传真认为是常见的玉石,将要卖掉它,有人认出了这块宝玉,说:“这是传国之宝。”传真于是来到魏州行台将宝玉献上。晋王身边的将佐们都举杯表示祝贺。
    张承业在晋阳听到这个消息后,来到魏州劝谏晋王说:“大王世代向唐朝效忠,从患难中解救他们,所以老奴三十多年来为大王筹集财赋,招募补充兵马,誓死将叛逆之人消灭,使唐朝的宗庙社稷得到恢复。如今黄河以北刚刚平定,朱氏仍然存在,大王就急于即位称帝,与当初奋力作战的想法不符,天下拥护我们的人怎么能不解体呢!大王何不先将朱氏灭掉,为各位先帝报了深仇,然后寻找到唐朝的后人拥立为帝,向南攻取吴国,向西攻取蜀国,扫清宇内,合为一家,等到那时候,就算是高祖、太宗复生,又有谁敢身居比大王还高的地位呢?谦让越长的时间,就越能使所得到的巩固。老奴并无别的意图,只是因为曾受先王的大恩,希望为大王创立万年的基业。”晋王说:“这并非我愿意的,只是无奈于身边大臣的意见。”张承业知道不能阻拦,痛哭着说:“诸侯们奋力血战,本来的目的是恢复唐朝大业,如今大王自己获取帝位,这是欺骗老奴了!”立即把封地归还给晋王,后来又得了病,再也没能恢复。
    二月,吴改元顺义。
    赵王既杀李弘规、李蔼,委政于其子昭祚。昭祚性骄愎,既得大权,向时附弘规者皆族之。弘规部兵五百人欲逃,聚泣偶语,未知所之。会诸军有给赐,赵王忿亲军之杀石希蒙,独不时与,众益惧。王德明素蓄异志,因其惧而激之曰:“王命我尽坑尔曹。吾念尔曹无罪并命 [并命:同死。],欲从王命则不忍,不然又获罪于王,奈何?”众皆感泣。
    是夕,亲军有宿于潭城西门者,相与饮酒而谋之。酒酣,其中骁健者曰:“吾曹识王太保意,今夕富贵决矣!”即逾城入。赵王方焚香受箓,二人断其首而出,因焚府第。军校张友顺帅众诣德明第,请为留后,德明复姓名曰张文礼,尽灭王氏之族,独置昭祚之妻普宁公主以自托于梁。
    三月,吴人归吴越王镠从弟龙武统军镒于钱唐,镠亦归吴将李涛于广陵。徐温以涛为右雄武统军,镠以镒为镇海节度副使。
    二月,吴国将年号改为顺义。
    赵王王镕杀掉了李弘规、李蔼以后,将政权委任给其子王昭祚。王昭祚生性傲慢刚愎,既已掌握大权,便将过去依附李弘规的人一律全家问斩。李弘规军队的五百士卒打算逃跑,他们聚集在一处边哭边低声私语,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刚好这时给各部队颁发赏赐,赵王恨他的亲军将石希蒙杀死,惟独没有按时发给他们,众人越发害怕。王德明一向怀有异心,如今利用他们心中的畏惧之情刺激他们说:“赵王命令我坑杀你们所有的人。我觉得你们并无罪过却被一同处死,想按赵王的命令行事却又于心不忍,不杀你们赵王又会怪罪于我,怎么办才好呢?”众人全都感动哭泣。
    这天晚上,赵王的亲军中有人在潭城西门居住,他们一起喝酒同时谋划商议。喝到高兴时,有一个骁勇健壮的人说:“我们对王太保的意思很清楚,今天晚上就可以让大家富贵!”说完他们便翻墙来到城内。赵王这时正在烧香接受符箓,两个人将王镕杀死,烧毁了赵王的住宅。军校张友顺带领士卒来到王德明家中,请他出任留后,王德明恢复原来的姓名张文礼,杀掉所有王氏的亲族,只将王昭祚的妻子普宁公主留下,以使自己维持与梁朝的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20 赢家的诅咒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