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生死柳条边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惊悚悬疑 > 生死柳条边

小帽儿(8)

书籍名:《生死柳条边》    作者:黄世明
推荐阅读:生死柳条边txt下载 生死柳条边笔趣阁 生死柳条边顶点 生死柳条边快眼 生死柳条边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生死柳条边》小帽儿(8),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老关东就是在四平街的灯会上遇见罗相琴的,从看见罗相琴的第一眼起,老关东的眼睛就仿佛长在了她的身上。他觉得,与这个姑娘相比,灯会上所有的花灯都没了神采。

灯会上人山人海,罗相琴并没有发现有人在暗中注视着她。老关东却一直跟着她,眼见着她走进挂有“罗家锣”牌匾的四合院。

老关东历来行事古怪,得知这姑娘是老罗头的独生女儿罗相琴后,便效仿唐伯虎委身相府点秋香,一身短打扮径入罗家铺子。

听说有人来拜师学徒,老罗头让徒弟把老关东领了进来,问明了家世故居后,老罗头说:“铜锣胡同铺子几十家,罗家铺子论铺面,不大,论生意,不旺,你为何高处不走奔低处,到我罗家铺子来?”

老关东说:“天下铜锣数奉锣,奉锣极品罗家锣,要学艺,就学最好的,非罗家铺子我不进。”

老罗头点点头:“好小子,有志气。”说着,拿起身边一个锣,敲了一下,问:“你听这锣音如何?”

老关东说:“这锣音悲切,似空谷游风,让人心中戚然。”老关东人本聪明,从小在慕雨潇身边长大,近年来又在花小尤身旁耳濡目染,整出几个雅词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老罗头又拿起一锣敲了一下,说:“你再品品这锣音。”

老关东说:“这锣音似有无尽缠绵,好像在讲述一个动情的故事。”

老罗头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你能从锣音中听出味道来,也属不易,读过书吧?”

老关东说:“少时读过几年私塾,这些年东奔西走的,也忘得差不多了。”

老罗头说:“来东北,我也收了不少徒弟,却没有一个识文断字的,好吧,你留下吧。”

当天晚上,老关东行了拜师礼,正式成为老罗头的徒弟。

离开黄花寨时,老关东与慕雨潇说回老家黄县,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到罗家铺子的事,包括他视为亲姐的花小尤。

他本以为,住进罗家铺子就能接近罗相琴,却没有想到,来了十几天了,连罗相琴的面都见不到。

老关东每天的活计就是拉风匣,背朝着门坐在火炉前,面向熊熊的炉火,一张脸被烟熏得黝黑黝黑的。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每次铜水出炉,老罗头都要往铜水里掺一些“作料”,那一小包黑糊糊的东西扔进铜水中,马上冒出一股极难闻的气味。老关东一闻那味,鼻涕眼泪一齐往外流,喉咙里像伸进去一只手,把他的五脏六腑都给揪起来,抻一抻,顿一顿,再甩一甩,转眼工夫,就把他早晨吃的那点玉米面糊糊都给折腾出来。有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住了,站起身就往外跑,却被老罗头一把抓住脖领子抻了回来,按犟牛似的把他按在装铜水的坩埚前。老罗头看上去瘦小枯干,像个弱不禁风的老太太,手头却很有一把子力气,叫他抓住脖领,就像猫被抓住后脖梗的死肉一样,直觉透不过气,想挣扎都挣扎不了。老关东被熏得呕声连连,差点把胆汁都吐了出来。老罗头还不罢休,以后再放“作料”时,搅拌的活儿就直接交给老关东操作,说,想进锣行,这一关你必须过!别人搅拌,一般也就是三五分钟,老关东却要搅上半个小时,直把老关东熏得撒尿都带出了那股子恶味。

刚接触老罗头,老关东觉得这老家伙半睡不醒的,像一只没脾气的老猫。十几天过后,他才发现,这老东西又抠又狠又刻薄,在他门下当学徒,简直就是活受罪。

每天五更刚过,老罗头就来叫起了。他叫起用的是一只铜锣,形体很像过去官老爷出巡开道用的那种。要说这老罗头可真是个“锣神”,他能把锣打制得声音美妙、和悦动人,也能把锣锤锻得如鬼哭狼嚎。他早晨用的这个锣就是个鬼锣,也不知他往锣里掺了什么东西,那锣通体墨黑,一点光泽也没有。吹口气,锣就抖颤着响起来,声音嗡嗡地,传出很远。就这样一只锣,在寂无人声的凌晨,在人们睡得最香的时刻,用一个大号锣槌猛地一敲,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效果。老关东第一次听见这锣声,吓得一激灵坐起来,顿觉像有一股冷风,挟带着数不清的钢针、鱼刺从耳朵里钻进去,顺着腹腔直冲而下,最后,齐刷刷地一声响,钢针鱼刺全扎在肛门上。

老关东怕极了这锣声,尤其睡得正香的时候。后几日,他干脆不睡了,瞪着眼睛等着那锣声出现。可往往是挺艰难地熬过了大半夜,迷迷糊糊地刚打了个盹,那锣又突如其来地响了。老关东哭丧着脸求老罗头:“师傅啊,我求您了,哪怕您早晨用锥子扎我,用砖头砸我,也别用那锣了行不?师傅啊,您再用那锣,徒弟以后怕是连屎都拉不出来了。”老罗头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用锣叫起,这是老罗家的规矩。小子,别说你,我从小都是听这锣声起床的。我爷爷说了,我们家这锣是专门对付鬼的。五更天,正是鬼遁去的时刻,也是鬼顺手牵羊的时刻,我这锣一响,什么鬼都躲得远远的,尤其是懒鬼,最怕这锣声,小子,哪怕你七天七夜没睡觉,困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只要我这锣一响,你立马就精神,想睡都睡不着了。”老关东见苦求没用,找个机会把那锣砸了个窟窿。老罗头明知道是他干的,也不追究,顺手在窗户上扯下一片带油的窗户纸,贴在窟窿上。第二天早上,那锣一响,老关东连死的心都有了。他万没想到,一片小小的窗户纸,贴到那锣上,竟能震颤出让人听了直想死的声音。

老罗头笑了,这是老关东第一次听老罗头笑,他觉得这老家伙的笑声比那鬼锣声还难听,像是大旱天里的癞蛤蟆叫出来的声音。

老罗头把那破了一个窟窿的鬼锣扔进坩埚里,说:“要不是我女儿受不了这动静,我天天敲给你们听,好了,生火,明个早晨这锣还得用呢。”

铜锣胡同的学徒中流传着一句话:“宁可要饭睡马路,也不进老罗头的铜锣铺。”老关东现在才对这话有了深刻的体会,也明白为什么别人家的铺子都是喧喧闹闹的,徒子徒孙一大帮,而他这里只有两个,对老罗头轻易就收下他也找到了答案。

老罗头给学徒的工钱是每月一块大洋,可这大洋却没有谁能拿得到。老罗头的规矩跟他裤裆里的虱子一样多,只要犯了就要扣钱。他住的正房不许进,看都不许看一眼,如果有事喊他,必须低着头或侧着脸。吃饭不能掉饭粒,吃窝窝头掉渣也不行。每天上工时,只允许上两次厕所,大便不许用手纸,他在厕所里立了几捆秫秸,说大清皇帝没进北京时擦屁股都用这个。

现在老罗头身边的这两个徒弟,个子高的叫古良才,个子矮的、长得胖墩墩的叫孟良,跟杨家将里的孟良一个名。他们在老罗头的铺子里已经干了两年多,其间进铺子的共有十几个人,都因为受不了老罗头的盘剥先后离去,只有他们两人挺了下来。老关东对两个人如此坚忍不拔很不理解,曾怀疑他们也像自己一样,是奔罗相琴来的。但渐渐地,他才看明白两人是另有所图。

老罗头的锣做得好,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祖传秘方,几种特殊的配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在一起,就能产生奇妙的效果。铜锣胡同的人都知道老罗头有秘方,却只能是眼红眼气,老罗头配方时连罗相琴都不能靠前。

古良才和孟良都是山东人,也跟老关东一样,是只身一人来闯关东的。孟良为人像他的长相一样,也是敦敦实实的,就连谋求老罗头秘方的想法也是敦敦实实的。他只想着,跟老罗头实心实意地干个几十年,指望老罗头能感动于他的勤勤恳恳,最终把秘方恩赐给他。古良才却不像他这么天真,他知道,老罗头这守财奴绝不会轻易地把秘方交给别人,要想得到秘方,必须得用特殊的手段。离开铺子的那十几个人,固然是不满于老罗头的盘剥,但古良才在其中也没起好作用,有的是被他排挤走的,有的是被他设计陷害走的。孟良之所以能平安无事,是因为古良才心里清楚,这个傻乎乎的胖子不会妨碍自己计划的实施。

老关东进了罗家铺子,古良才马上就感到了威胁。老关东的精明和谈吐,以及老罗头对老关东的另眼相看,都让他寝食不安。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人的出现很可能使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成为泡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生死绝恋:李莎与李立三的婚姻 谁杀死了秦帝国:帝国兴亡隐秘史 世界的故事:现代(下) 世界的故事:近代早期 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 史玉柱精彩语录 史间道 石油之王 十大红色特工 十大黑色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