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珊瑚梦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诗歌戏曲 > 珊瑚梦

(十九)繁忙而欢乐的暑假

书籍名:《珊瑚梦》    作者:忻延
推荐阅读:珊瑚梦txt下载 珊瑚梦笔趣阁 珊瑚梦顶点 珊瑚梦快眼 珊瑚梦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珊瑚梦》(十九)繁忙而欢乐的暑假,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教师假期学习结束,我愉快地回家了。

一进门,我便把咱俩定婚的事告诉父母,并拿出你的照片让大人们看。父母一听说你有工作,又看到照片上的你丰满健康,很是喜欢。便和我立即商量起如何举办婚礼的事来。

同时,父母告诉我,一个邻村的亲戚也正在给妹妹介绍对象。男方是小学教师,家庭出身也不好。我母亲和二姑已经去他家看过,只有逼窄的两间房,父母已年迈,失去劳动能力,弟兄两个,兄弟还小,所以家里也不富裕。不过,本人总算是有个工作,家里院子虽小,却是独门独院。考虑到咱家成分也不好,还算门当户对,妹妹自己又没有工作,要找比这好的也难。所以尚在犹豫不决之中,想等我回来听听我的意见。

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觉得他师范毕业,有文化,是正式教师,又性格温和,为人老实,认为不错。父母和妹妹也都同意我的意见,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

我和妹妹的婚姻大事一下子同时定了下来,真可谓双喜临门,一家子高兴得连睡梦中也在笑。



下面该商量如何举办婚礼的事了。我的婚礼已和你父母初步商定在过年时办,妹妹的婚礼男方家也同样想在过年时办,这下,难题出来了:

按当地的风俗,一年不能办两个婚宴,而兄妹两人同时举办婚礼,更是有违常俗,即使两对陌生的新人在同一天举办婚礼,若相互打照面,也是不吉利的,何况兄妹?年前办一个,年后办一个吧,礼俗上倒是说得通,但按当时家里的经济情况,父母年纪已大,身体又不好,劳累一年,连口粮都领不回来,我毕业参加工作才两三年,积攒的钱光修房换窗(盖新房则压根儿就没敢想)便花完了,就是办一场婚礼,也得借债,要是不出一月办两场婚礼,那真是想借也没处借。这可该怎么办呢?

我受了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自然不大相信那一套,便提出既然我们兄妹同时定婚,那同时举办婚礼则顺理成章,而且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也只有这样做能行得通,总不能为了儿女的婚事把父母逼上绝路吧。父母则说这有违乡俗,怕对儿女不好,一旦有事将后悔一辈子,同时也怕亲戚朋友们说三道四,为省钱两场婚礼合在一起办,收人家两份礼,却只举办一场婚宴。真是左右为难,一时难下决断。

为此,父母又和我一起专门去征求我二姑夫和大表姐夫的意见。这两人都是民国时期的中学毕业生,有文化,有主见,父母遇有难于决断的事多去找他们商量,我对两位长辈也十分尊重。结果,他们都一致赞成我的意见。

这样,关于如何举办兄妹两人婚礼的事,便初步定了下来。待开学后,再和你及你家父母商量,作最后决定。



繁忙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因为我们家没有正房,父母亲现在住的两间正房原是专为奶奶住,租别人家的,早已破烂不堪,奶奶过世后考虑到我将来成家后房子不够住,也就没有退租。但人家的房子咱不能整修,无法做新房,所以我们的洞房只能设在自家的南房。我分配工作后,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经过整修,换了门窗,看去倒也还像个样子。但因我迟迟未能成婚,室内便没进行布置。因此,新房的室内布置自然成了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是有文化的人,尽管受当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条件所限,无法完全按自己所愿进行布置,但还是想增加一点儒雅气息。我专门进城转遍了所有书画店,精心选下一幅“红梅傲雪迎春”的大幅国画,准备挂在迎门的墙上。试掛后,觉得有点单调,应该配上两个条幅。但哪能买到合适的条幅呢?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动手做了。于是便选了两首当时最流行、自己又比较喜欢的诗词,用笔一一写成篆字,再让妹妹用红光纸剪出来,粘成两个条幅,配掛在画的两边。



虽然整整一个假期我为准备咱俩的婚礼忙得不可开交,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奔忙,再苦再累感觉也是甜的。

可今天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上海,逆爱寻欢 上海的红颜遗事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企业家赵本山 隐蔽的总统 隐权力 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