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可怜天下父母心

书籍名:《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txt下载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笔趣阁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顶点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快眼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可怜天下父母心,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鲁本斯《法厄同的坠落》

——————(传)勃鲁盖尔《有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

希腊神话中,有两个因为将父母的叮嘱抛在脑后而不幸摔死的蠢儿子,这才让我们知道,原来神明和天才也有没出息的孩子。(这么一想,很多望子成龙的读者应该也能看开一点儿了吧!)

首先是法厄同(Phaeton)。

法厄同是太阳神阿波罗与海洋女神克吕墨涅(Clymene)所生的儿子。然而在那个还没有DNA鉴定的时代,一个非婚生小孩就算拍着胸脯打包票说“我爸爸是阿波罗!”,小伙伴们的态度也只是“哈?谁信啊!”,根本不把法厄同这个神二代当回事。他非常伤心,于是回家找妈妈哭诉。疼爱孩子的海洋女神向天空诉说了儿子的委屈,并鼓励他:“既然如此,你就前往太阳升起的地方,让你父亲亲口承认你的身份!”

法厄同精神抖擞地上路了,很快到达了阿波罗的神殿。神殿内,一位光彩耀目的神明被日神、月神、年神、世纪神等时间之神簇拥着端坐其中。这位神明见法厄同前来,开口道:“你的的确确是我的骨肉。”

被周围的强大气场震慑住的年轻人听到这话异常兴奋,向父亲提出希望能获得自己作为神之子的证明,阿波罗应允了他的要求:“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就是了。”然而法厄同的愿望是这样的:“就算只有一天也好,我希望能够驾着父亲大人的太阳车驰骋在天际。”太阳神每天会乘坐四匹天马拉着的黄金战车,在时间女神荷赖们的环绕下奔驰于天空中(可参考普桑的《随着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法厄同正是看到了爸爸工作时的英姿,觉得炫酷无比,所以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阿波罗听了儿子的话,不禁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满口答应下来。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即使是奥林匹斯的诸神也无法驾驭能够喷出火焰的飞马。“这个愿望不适合你,照亮大地的工作还是交给我吧。趁还来得及,你赶快换一个愿望,这次父亲一定满足你!”阿波罗如此这般劝慰儿子,但法厄同什么也听不进去,早已在脑海里勾勒出自己驾驭金车英姿飒爽的模样。无奈的父亲只得一边叹气,一边给予儿子最后的忠告:“天马野性难驯,时而狂奔,所以必须牢牢握住缰绳。另外,如果太阳车飞得太高会点燃天空,飞得太低会点燃大地,务必像画出圆弧一样稳步行驶在天地之间。”

在父亲谆谆教诲之时,嘶鸣的马儿已经从马厩中牵出,被套在锻造之神武尔坎努斯(维纳斯的老公)制作的华美金车上,黎明女神厄俄斯也打开了大门。法厄同满心欢喜地乘上太阳车,手握缰绳,模仿父亲帅气的样子笔挺地站在车内(驾驶姿势与宾虚[15]一模一样)。

顺带一提,敞篷马车,以及敞篷轿车(Open Body Type)的英文“Phaeton”都来自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法厄同(Phaeton)。这个名字听来很是拉风,却也挺不吉利的,感觉是随时都会翻车的节奏。

好了,言归正传。

法厄同驾着太阳车飞上天空。刚开始,天马像往常一样穿越云海,轻快飞行,法厄同也陶醉在无与伦比的景致中。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不久,马儿们就察觉到今天的缰绳不如平时拉得紧,于是自说自话地加快了步伐疯跑起来,远远偏离了正常的路线。法厄同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不知如何是好,太阳车如同暴风雨肆虐下的一叶小舟般剧烈摇晃着,法厄同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力量是何其渺小。正在这时,黄道十二宫的天蝎座已近在眼前,如果这个怪物挥动巨大的钳子,把尾部的毒针对准自己可怎么办!年轻人陷入深深的恐惧中,不知不觉就松开了手中的缰绳。

就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逆行的赛车,完全失去了控制的太阳车在刹那间让大地陷入火海。这场天界交通事故的后果是:埃塞俄比亚人的皮肤被烤成了黑色,撒哈拉地区也化作一片沙漠。

大地女神因此震怒,急忙向宙斯求援。宙斯为了迅速稳定事态,就将雷电扔向了法厄同。就这样,年轻人被雷电击中,燃烧着从天空坠落。

母亲克吕墨涅疯狂地到处寻找,终于将儿子四散的遗骨收集到一起进行悼念。而姐妹们一直在法厄同的坟墓边垂泪哀叹,最终化成了白杨树(对于白杨这种蕴含悲剧气质的树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合适的典故)。据说她们化成白杨树后仍然不停哭泣,眼泪就变成树脂滴落,化为琥珀。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这幅作品,描绘了法厄同被雷电击中,死亡坠落的一刹那。

周围因主神的愤怒而恐惧战栗的女子们(长着蜻蜓一样的翅膀)是始终跟随着太阳车的时间女神荷赖。与从右上角斜切入画面的金色闪电相呼应,各种姿态的人物群也如雪崩一般歪斜在画面两侧。这强烈的色彩、明暗对比,以及生动有力的雄伟场面,都不愧出自大师鲁本斯的笔下。

创作这幅作品时,鲁本斯才28岁,正在意大利学习绘画。作品的画面令人感到过分拥挤,而且也无法一眼看出谁才是主角,这些缺点暴露出年轻画家尚不成熟的地方。然而,面对着这幅画就好像亲临人、马坠落的现场,甚至能感受到从马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气,听到马儿的悲鸣,这出类拔萃的描绘能力,不禁让人拜服:不愧是天才!

“从本身的性格来说,比起小而精致的作品,我更适合创作大作。”鲁本斯经常这么说。的确,他本人就是美术界的阿波罗(他是“王的画家”,也是“画家之王”)。所以对能力不足却怀着野心的法厄同,鲁本斯未曾流露出一丝同情。画面中的法厄同会毫不起眼,说不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来说说另一个摔死的蠢儿子,伊卡洛斯。

这位小朋友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法厄同,甚至还被唱进了歌里。

伊卡洛斯的父亲是古代最杰出的的发明家代达罗斯(Daedalus)。受到智慧女神雅典娜指点的代达罗斯发明了风帆、斧头等各种物品,甚至连他雕刻的神像都能动。有一天,代达罗斯奉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Minos)之命,建造了囚禁牛头人身的怪物弥诺陶洛斯(Minotaur)的迷宫。米诺斯王一心想让这位古希腊鲁班留在自己身边效力,于是将代达罗斯和儿子伊卡洛斯也一起关进了迷宫。

虽然被囚禁,但代达罗斯仍然在高塔的工作室中埋头苦干,想方设法地计划逃跑。因为米诺斯王的监控非常严密,无法从海路出逃,所以唯一的求生路线就是空路。代达罗斯打定主意,开始研究鸟类飞翔的原理,收集羽毛,用丝线将羽毛缝制在一起,再用蜡固定,好不容易制作出两个可供人飞行的翅膀。

那么,在父亲拼着老命想法儿逃跑的时候,伊卡洛斯帮了什么忙吗?

这个真的很难说。书上只写着“收集空中飘落的羽毛、用手指捏蜡”而已(出自奥德维《变形记》),从字面上看,伊卡洛斯好像也并未太多地继承到父亲的才能,他们父子俩大约与阿波罗和法厄同的关系差不多吧。

终于到了飞离高塔的时候。父亲一边为儿子安装着翅膀,一边叮嘱他:“不要掉队,一定要紧紧跟在我身后。必须飞在天空的中央,如果飞得太低,翅膀会被雾气沾湿变得沉重,但如果飞得太高,太阳的热量会让蜡融化。”

这段话与阿波罗对法厄同的忠告几乎一样。无论是驾驶、飞行,还是为人处世,如果不保持中庸、平衡,就可能招致毁灭。不仅叮嘱的内容相似,这两位父亲在事前,似乎都隐隐感觉到儿子不会真正听从自己的忠告。

回到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的故事。天才发明家制造的翅膀完美地发挥了作用,父子二人终于逃出,像自由的鸟儿一样飞过原野、山脉和海洋。田间的农民、海边的渔夫以及山丘上的牧羊人看到飞翔在天空的两人,都不禁大吃一惊,纷纷喊道:“天神下凡啦!”

能以一己之力冲上云霄是人类从古至今的梦想,而那种被人仰望、赞叹的快感,对于年轻的伊卡洛斯而言,也不亚于一剂春药。刚开始,伊卡洛斯的确老老实实地飞在父亲的身后,但不久他就偏离了既定轨道,心想着“再飞高点儿、再飞高点儿”,不由自主地操纵羽翼不断上升,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近太阳,固定翅膀的蜡被太阳烤化,瞬间解体,羽毛四处飞散,伊卡洛斯也随即坠海而亡。从此以后,这一带就被命名为伊卡利亚,以此纪念在此不幸身亡的伊卡洛斯。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非常明确: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凡事不能走极端;不自量力,必招祸端;等等。

才华横溢的父亲其实早已洞察了儿子的无知和无能,所以才希望儿子选择无痛无灾的安逸之道,所以才会明知无用,却仍然苦心劝告(全都是“无”啊)。伊卡洛斯则成为“骄傲自大者”、“莽撞冒失者”的代名词。



彼得·保罗·鲁本斯



《法厄同的坠落》

605年左右,油画,98cm×131cm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藏(美国)



不过,这两个故事是不是还能这么解释:父亲的判断不一定总是对的。普天下到处是满肚子老皇历的老爸和一心想要创新、冒险的儿子。从根本上来说,超越极限的探索心与追求知识的精神一脉相承,同时也是进步的必备要素。从“经验”来看,儿子的所作所为的确很愚蠢,但从“未来”的视点来看,勇于冒险的年轻人们可以称得上是新时代先锋。而在向无人涉足的领域发起挑战时,冒着死亡的危险也是理所当然的。

没错,死有什么好怕的!

如果畏惧死亡就无法前进。伊卡洛斯眼前所见的一切,是无论父亲或其他人,甚至迄今为止所有的人都未曾见,甚至未曾想的事物。伊卡洛斯虽然无法将之握于掌心,但终究是见到了!这前无古人的创举难道称不上惊天动地吗?即使赔上自己的性命,只要能换取这一刹那的奇迹,伊卡洛斯也算是死而无憾了。而在他之后,应该会有更多的人不仅想一饱眼福,还打算将奇迹牢牢抓在手中吧。

新时代的年轻人就像这样不断挑战着父辈所代表的陈旧思想,而伊卡洛斯也变成了“志向高远”、“爱拼才会赢”的代言人。

放到今天来看,可能仍然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对伊卡洛斯的评价各不相同。因为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老一辈”与“新一代”总是激烈地对立、竞争着。

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约1525~1569)创作的这幅作品(近年有人认为这幅画并非勃鲁盖尔本人所画,而是画室弟子创作的),不仅描绘了伊卡洛斯,画面中还充斥着异样的气氛。

一眼看上去,我们无法立即在画中找到伊卡洛斯,只觉得这是一幅悠闲惬意的佛兰德斯风景画。画面的前景描绘着一个正在驱马耕田的农民(不知为何,这位农民伯伯打扮相当时髦),中景是正在放羊的牧羊人,而远景中,帆船被风吹动,行驶在蔚蓝的大海上,海岸边戴着红帽子的渔夫正在放线垂钓。

嗯?那位渔夫的前方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居然是一双倒立的人腿!再仔细一看,我们会发现碧波间漂浮着许多羽毛,原来倒立在海中的正是伊卡洛斯啊!

悲剧就是这么静悄悄地发生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

在神话中,伊卡洛斯受到农民、牧羊人、渔夫的注目,但在这幅画中,他却被华丽地无视了。农民似乎屏蔽了一切外界干扰,正在全神贯注地埋头工作。牧羊人撑着手杖,故意望着相反方向的天空。而那位渔夫更是对扑通一声掉落在眼前海水中的大活人视若不见,只顾自己扯线钓鱼。



(传)彼得·勃鲁盖尔



《有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

1567年左右,油画,73.5 cm×112cm

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藏(比利时)



这么一来,难为伊卡洛斯拼上性命冒险了一回,却落得个无人问津的下场。即使挑战失败了,但如果在画里都不能露个正脸,那真是死得太不值了。事实上,现实社会对年轻人的新尝试一直以来都抱着较为冷漠的态度。对新事物的理解度,直到新事物变成了旧事物才会真正提高。说不定等到任何人都能随意飞翔天际的那一天,伊卡洛斯才会重新被人记起吧。

不过,对于本作可能还有别的解释。勃鲁盖尔生活的那个时代,佛兰德斯挣扎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压制下,每天都在反复上演着各种叛乱、告密、镇压、行刑的戏码。所以画中这名溺水身亡的年轻人,可能是一位奋起反抗统治者却无奈失败的“无名英雄”。周围的人虽然心怀怜悯,但为了防止惹祸上身,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若说这是一幅伪装成神话画的政体批判画,也确实有十足的可能性。

[15] 宾虚(Bon-Hur),是美国南北战争联盟军将领卢·华莱士(Lew Wallace)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宾虚》的主人公。讲述原为犹太贵族的宾虚经历了背叛、为奴的重重苦难,最终获得自由的故事,被多次改编为电影。—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塞利格曼自传 真实的幸福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曲线的秘密 穷人的商机 穷忙族 清算美国 青梅煮酒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