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鱼玄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惊悚悬疑 > 鱼玄机

关于温庭筠

书籍名:《鱼玄机》    作者:吴蔚
推荐阅读:鱼玄机txt下载 鱼玄机笔趣阁 鱼玄机顶点 鱼玄机快眼 鱼玄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鱼玄机》关于温庭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温庭筠,本名温岐,字飞卿,山西祁县人。少敏悟,文思神速,韵格清拔,诗、词、赋俱佳,与李商隐齐名,时人称“温李”。不过跟李商隐一样,温庭筠终身失意于仕途,以致写下来“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的激愤诗句。

温庭筠一生,逸事颇多。除了文才好外,他还精通音律,“有丝即弹,有孔即吹”,“最善鼓琴吹笛”,能达到如此地步,真可谓神人,已经达到了武侠小说中飞花摘叶即可伤人的境界了。可惜大才子也并非没有缺陷,《北梦琐言》中记载温庭筠其人相貌奇丑,外号“温钟馗”,外貌形象与他温文尔雅的名字全然不符。

又传闻温庭筠年轻时是个不羁浪子,他游迹江淮时,住在亲戚姚勖家。姚勖当时任扬子留后,经常接济财物给温庭筠,但温庭筠却不务正业,将这些钱都花在了青楼里面。姚勖知道后怒其不争,用板子痛打了温庭筠一顿。后来温庭筠屡次参加科举不第,他姐姐温氏认为弟弟是被姚勖打傻了的缘故。刚好有一次姚勖来拜访赵颛(温庭筠姐夫),被温氏一把扯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弟年少宴游,人之常情,奈何笞之,迄今遂无成,安得不由汝致之。”姚勖又气又恼,回家后竟然因此而病死。

关于温庭筠的真实生平,素来争议不断,本文以鱼玄机为中心,不及细考证温庭筠行踪,因而采用普遍观点:

大中十年(856年)以前,温庭筠人在京师长安,并参加了大中九年(855年)的科举考试,这也是温庭筠最后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因其帮助左右考生作弊,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于次年被贬为随县尉。小说中所提到贬斥敕书即为原文引用,为时任中书舍人的裴坦所制,是当时传诵极广的敕文。温庭筠赴任随县尉时,路过襄阳,为节度使徐商所留,从此一直呆在襄阳。

咸通二年(861年),徐商已经调去长安,温庭筠也不得不前往江东。

咸通四年(863年),发生了温庭筠因为犯夜禁被虞候折齿败面一事,他随即前往长安求助权贵雪冤。此时,他已经五十一岁。小说中将温庭筠在江东折齿败面的故事提前到了他的青年时期。

咸通六年(865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

咸通七年(866年),以国子助教主持国子监试。之前不断扰乱科举的温庭筠突然变得公正严格,并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由此得罪了宰相杨收,不久即贬为方城尉,未到任,之后生平不可考。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交往,应该是自大中十年以前开始,她写给温庭筠的两首诗中,颇有怨意,表明二人交往日久。

而传说温庭筠在鄠县传舍遇到微服出行的皇帝,因不认识龙颜、傲然诘问一事,本是发生在唐宣宗身上。据五代时人孙光宪所著《北梦琐言》记载:温庭筠当时问道:“公非司马、长史之流?”唐宣宗回答说:“非也。”温庭筠又问道:“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唐宣宗说:“非也。”他堂堂皇帝之尊,竟然被对方如此看成是司马、长史、参军、主簿、县尉之类的芝麻小官,当然很不高兴。不过在小说中,则将故事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唐懿宗身上。特意说明。



■ 关于李可及


李可及是唐朝第一个被封朝廷官职的伶官,且官任威卫将军,算是史无前例。其人生平事迹不详,善音律,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星,为皇帝宠幸不说,还被京师士民疯狂地追捧。可见追星一事,古已有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韩熙载夜宴 大汉公主 大唐游侠 我在深圳当市长 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 陌生人效应 引爆点 眨眼之间 大开眼界 林奈:打开自然之门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