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隐权力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杂文随笔 > 隐权力

第23节:权力有值值几何(6)

书籍名:《隐权力》    作者:吴钩
推荐阅读:隐权力txt下载 隐权力笔趣阁 隐权力顶点 隐权力快眼 隐权力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隐权力》第23节:权力有值值几何(6),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乙当上知县后,按照之前与甲的约定,让甲当了长随。从前的门子乙现在成了知县,从前的巡检甲现在则成了家丁,主仆名分易位。至于甲是不是仍当门子,《清代之竹头木屑》没有说明。饶是知县乙历练多年、经验老到,还是被长随甲蒙蔽,最后只得与甲讲和,共享权力“赎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长随甲因之前私营,又比知县乙多捞了十余万两银子。

需要指出的是,长随获利多于主人,倒不能说明长随的权力大于县官,而是反映了权力系统的公共权威极容易被接近权力中心的内部人截获。权力运行的科层化程度越低,权力被窃取或假借的机会就越大。

清代的州县虽然具备一套完整的正式职能机构:比照中央六部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房,配备一班正式编制内的佐贰官,如县丞、主薄、典史等,还有大量不领国家工资的书吏、衙役。但是,佐贰官在实际上常常有职无权,吏役更是不值得信任的虎狼之辈,所以州县长官通常要倚重自己的私人。一个县官需要雇用数个至数十个长随,除了前面提到的门子,还有“稿签”(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跟班”(相当于秘书)、“钱漕”(负责税收)、“管监”(看管监狱)等。此外,县官还需要聘请一名至数名师爷,协助自己管理县政,以刑名师爷与钱谷师爷为最重要。作为县官内部人的师爷与长随,还负有监控书吏、衙役是否舞弊谋私的责任。

简单地说,州县长官相当于在正式的职能机构之外,另立了一套非正式的行政班子,以非公务员身份的私人来协助、监督乃至取代正式与半正式的“公家人”。我将这称为“假私济公”的政治。但“假私济公”的结果,容易造就一个“假公济私”的隐权力集团,包括长随、官亲、师爷等,他们密密麻麻寄生在官场的丛林中,敲骨吸髓、食权自肥,甚至与书吏、衙役集团相互勾结,把持衙门,架空县官的权力。

从上面“甲乙二商”的故事,我们看到,一个县衙的长随,四五年时间竟然可以捞到四十多万两银子,折合人民币约6000万元。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大,不过,通过其他史料,我们发现长随的权力的确是非常可观的。乾隆宠臣和珅倒台后,他的门丁刘全也被抄家,竟抄得二十万两财产。晚清学者冯桂芬也曾估算,在江苏的一个县,一个管税收的长随,可以从漕粮征收中贪污上万两银子,看来一个县衙长随的最大权力值,至少也值上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当然也有受穷的长随,据瞿同祖先生的研究,“长随的经济地位千差万别,大部分人都很贫穷,但有一些却相当的富有”。我觉得,这是因为隐权力是因人而异的,假借不到隐权力的长随,收入自然寥寥可数。

隐权力集团中的书吏与衙役,其权力值也是不可小瞧的。虽然他们的工食钱非常低,衙役每年六七两银子,书吏每年十几两银子,然而,看看他们勒索、盘剥百姓的名目,就能想象得到这些编外公务员的“权力赎金”之丰:老百姓上衙门打官司,衙役会向他们索要“鞋袜钱”、“酒饭钱”、“车船钱”、“招结费”、“解锁钱”、“带堂费”等等;书吏则可以索要“纸笔费”、“挂号费”、“传呈费”、“买批费”、“出票费”、“到案费”、“铺堂费”、“踏勘费”、“结案费”、“和息费”等等。每年征收皇粮,吏役又会借机向粮户索取“酒饭钱”、“脚力钱”、“捱限钱”、“宽比银”、“杂费银”、“运官酒席银”、“催册银”、“比征簿银”、“监柜银”、“酒礼银”等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