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璇玑图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惊悚悬疑 > 璇玑图

9.强硬派张仁亶

书籍名:《璇玑图》    作者:吴蔚
推荐阅读:璇玑图txt下载 璇玑图笔趣阁 璇玑图顶点 璇玑图快眼 璇玑图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璇玑图》9.强硬派张仁亶,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文中出现过的并州长史张仁亶(后因避唐睿宗李旦讳改名仁愿)在唐中宗复位后调回京师任左屯卫大将军,兼任洛州长史。当时刚刚发生过将武则天赶下台的宫廷事变,局势动荡不稳,洛阳粮价飞涨、盗贼横行。张仁愿到任后,将抓捕的盗贼全部处死,杀人之多,史称“积尸府门”。一时“远近震慴,无敢犯者”,洛阳治安有了明显的好转。张仁亶由此为唐中宗瞩目。

景龙元年(707年),突厥可汗默啜率其大军西击突骑施(西域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张仁亶时任朔方道(今宁夏一带)大总管,欲乘河北空虚,先夺取漠南地(今内蒙伊克昭盟),于是力排众议,在黄河北岸抢筑了三座受降城。

当时朔方道有服役期满的戌兵不愿意留下筑城,有二百名咸阳戌兵逃回家乡,张仁亶派人将这些逃兵抓回来,全部在城下斩首,军中惊惧,三城两月筑成。

唐朔方军与突厥本以黄河为界,河之北有拂云堆,堆上建有拂云祠,突厥每次入寇中原之前,必先往祠祈祷,然后秣马料兵渡河。所以三城以突厥誓师之地拂云祠所在为中城(唐时五原郡治九原东,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与包头市之间);东城在唐时榆林郡治北岸,今内蒙托克托以南;西城在唐时五原郡永丰北,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中城距东西二城各约四百里,均在当时的黄河北岸。三城既成,皆据要津,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张仁亶又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使东西呼应。

三城初建时,既没有设计壅门(悬门),也没有装备曲敌、战格(均为守城防御的器械)。有人很是不解,问道:“此边城御贼之所,不为守备,何也?”张仁亶回答道:“兵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心也?”(《新唐书·张仁愿传》)直到后来常元楷担任朔方军总管时,才开始修筑三城壅门。

三受降城修成意义极为重大,不但向北拓地三百余里,截断了突厥南进之路,即所谓拒敌于国门之外,而且减戌兵数万人,每年节省了大量军费,从此突厥不复敢渡河畋牧,朔方无复寇掠。

受降城不仅在当时发挥了作用,后世也是受益非浅。唐宪宗时期的宰相李绛曾说:“受降城,张仁愿所筑,当碛口,据虏要冲,美水草,守边之利地。”(《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九》)

张仁亶生平极其厌恶突厥人反复无常、不守信义,每每有突厥人来投降时,他就命人作一篇辱骂突厥可汗默啜的檄文,然后将檄文用针凿在投降者的的腹部和背部,再染上墨,用火烤干。投降者备受苦楚,日夜呻吟不止。完成这一切后,张仁亶再将他送还默啜,当众宣读檄文。默啜怒不可遏,将投降者剁成肉酱,扔进火中烧掉。如此几次后,再也没有突厥人敢来朔方道归顺。

张仁亶后升任宰相,封韩国公。每每他去前线督军备边时,唐中宗总是亲自赋诗饯行,赏赐无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交子 鱼玄机 韩熙载夜宴 大汉公主 大唐游侠 我在深圳当市长 你的第一本抑郁自救指南 陌生人效应 引爆点 眨眼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