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多元交融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多元交融,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艺学领域兴起的“方法热”,迅速扩展到民间文学领域,甚至民间文学研究出现了直接移植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系统论”等的现象,但在各种方法中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学”。 一 民间文艺学的文化学走向 民间文学比一般作家文学与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再加上在欧美,民间文学就属于民俗学领域,所以在“文化热”中,它迅速找到了契合点,在其思想发展史中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向。以钟敬文为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开始从文化的视角解析民间文学的特殊性,并提出民间文化学、民俗文化学等新术语,但民间文学并未将其内化与吸纳。民间文学也像作家文学领域一样,学派纷呈、混乱交叉。但是它没有像作家文学领域那样紧接着出现“观念热”,对文学本体论及与之相关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民间文学系统理论的建构中,它只有定向,而且是从文化的视野出发,而没有具体的定位,这样必然使得其逐步将自己从文学领域剥离,在“文化热”的历史进程中,开始转向民俗学。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关系特殊,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兴起是以民间文学为开端的,它们在最初阶段并没有区别,基本上继承了英国文化人类学思想,民间文学属于民俗学,在名称的运用中,两者是通用的,都是folklore的对译。两者内涵发生差异主要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布之后,中国的民间文学思想发生了变化,解放区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系统,并奠定了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独立性的历史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文学在学科体制与教育体制中取得独立位置,民俗学逐步隐去。新时期随着对既往历史和理论的整体反思,学术思想发生了大的转折。在西学引进中,民俗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在学界逐步恢复,当时民俗学从学科与学术上从属于民间文学,这样它的理论必然会影响民间文学,再加上由于顾颉刚、钟敬文等著名民间文学研究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术背景,使得两者的对接顺理成章。但是在具体学术思想的推进中,民间文学的自主性被忽视,在“文化热”的浪潮中,它逐步被纳入民俗学的资料系统。 二 民俗学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可以作为很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与民间文艺学[57]并不矛盾。民俗学将其视为研究的一部分,英美文化人类学传统一直如此,正如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所述,这种理念在中国也由来已久[58],在民间文艺学学术史上被称为“民俗学派”[59]。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俗学从民间文学研究开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历了一个高峰发展期,到8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90年代它成为民间文学的主流,直至实现学科独立,并将民间文学纳入其学科涵盖之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民间文学就采纳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但是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尚保持和坚守自身的研究本位,民俗学与其他新的研究方法为民间文学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与视域,推动了学术的进展,使得民间文学出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90年代随着民俗学的兴盛,它逐步成为民间文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原本的民间文学学者转型为民俗学者,正如后来学人所称“一套班子,两块牌子”[60]。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中,由于其突出的民族性特征,民俗学乃至民族学、人类学的分析具有普遍性,“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歌和神话故事。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对其中占有很大数量的表现男女爱情的情歌,描述风俗习惯的风习歌,以及涉及国王、鬼神等内容的民间故事,究竟如何看待呢?”[61]对这些民间文艺现象的分析,需要结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生活等进行阐述。20世纪80年代初期,民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学人关注,“祭坛就是文坛”,原始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傣族文学、阿銮故事与佛教的关系[62],佛教对白族观音故事建构的影响[63],“在宗教观念笼罩着的原始社会里,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战争无不受宗教的影响……许多神话既是宗教观念的基础,也是民间文学推广的泉源”[64];壮族歌圩“源于远古对偶婚制时代”[65];图腾理论再次引起热议[66];等等。20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秘书长亚历山大·法格尔的倡导下,中国文联、云南省文联主办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国际研讨会”,探讨“如何在现代条件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67],会议论文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化分析与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为主体,民间文学分类(如神话的分类)、民间文学发展则只有零星两三篇。在概论性著作中,亦专章论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等。这样民间文学研究基本成为民俗学之民间文学,以致很长时间造成了学术用语的混淆、学科的混乱,本来不成问题的“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需要进行辨析才能清晰梳理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脉络。另外,民间文学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的差异,使得它长期难以与民俗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接轨。20世纪80年代末民俗学暴露出了深刻的学科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学人提出要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那就是借助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人类学走向,并没有使民俗学理论得以提升,反而使其在这种研究中逐步迷失自我;同时民间文学与其他的民俗事象存在显著差异,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进一步将民间文学边缘化,民间文学研究理论更加薄弱。钟敬文在民俗文化学思想论述和阐释过程中,民间文艺学(或称为口头文艺学)话语逐步消失与隐匿,民俗学话语全面张扬,但不能将他的思想误读为民间文艺学属于民俗学,他还是一直坚持民间文艺学的独立位置: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尽管有许多关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存在,它与一般被视为文学正统的作家文学(或精英文学)有着显然区别。民间文学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反对将其消解在“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中……那是一种历史的倒退。[68] 同样,他在民俗学理论及思想的阐释中也没有涵盖民间文艺学,包含的只是民间文艺(或称为口头文艺)。1996年云南大学中文系和《思想战线》编辑部联合召开关于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建设的学术讨论,其中专门提到学人学术转向的问题(当然也暗含学科研究的学术转向),指出民间文学研究者把坐标调整到民俗学、民族文化学等外学科的角度,短期内难以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与构架。20、21世纪之交学人开始对民间文艺学这一困境进行反思。 基于民俗学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最基本与主流的思想就是:民间文学是各民族、各地域民俗事象的承载,同时它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学人的研究更多关注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梳理与探析,这类论述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占民间文学研究的份额逐渐上升。此外,民间文学领域的资料搜集与民俗学又有着差别,完全转化为田野作业极其困难,面对如此情境,认为民间文学理论停滞的声音在学界越来越高。 三 文艺学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的兴起与新文学运动有着渊源,最早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也大多是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之辈,这就注定了现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文学化倾向。1922年创刊的《歌谣周刊》明确提出,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具体阐释为“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意大利的卫太而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所以这个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69]从最初参与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到后来的常惠、钟敬文,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参与者闻一多、郑振铎、何其芳等,文艺视域的民间文学研究思想一脉相承,1949年以后,民间文学成为社会主义中国新的人民的文艺建构的重要部分,再加上受到苏联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民间文学逐渐发展为独立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民间文学研究恢复后,亦恰逢文学领域大规模接纳、借鉴、消化、融会域外理论,“在借鉴和改造外来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更富有现代性,更切合中国文学发展实际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70]。随着政治社会向消费社会的全方位转型,90年代初期中国的文化状况发生了巨变,它推动着以“新启蒙”为标志的新时期文化主导倾向走向“终结”。在近十年时间,文学理论批评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文精神、批评话语建构、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化和现代性、个人化写作等问题,“论争的焦点说到底就是社会转型的文化选择问题”[7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亦在此大的文化、文学语境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沿袭“十七年”时期的文艺批评传统,重视对作品的文艺思想的分析,如对民间文学不同文类,像史诗、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等文艺思想的分析、艺术特点的总结以及不同民族之间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艺术特点的比较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占较高比重。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新的理论被运用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分析中,如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兄妹婚故事的研究;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所蕴含的集体意识的探讨。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注重跨境民族的民间文学比较,等等。另外就是在文学史的编纂中进一步推进“整体文学观”。1956年,随着民族识别的进行,相关人员编纂了各民族的文学概况,并启动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的编写(前文已提及)。1979年钟敬文提出民间文学是总的文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它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共同构成文学。[72]他这种大文学思想酝酿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末随着文化分层论的提出,逐步成熟,对于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毛星的整体文学思想则是对钟敬文大文学思想的一个推进。他从50年代中期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间文学调查起,就一直努力实践自己的整体文学观思想,后来则与贾芝、钟敬文、马学良等一起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他主持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对于中华完整文学史的建构更是意义重大。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所写的序言中。 在文学这块园地,每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贡献,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如果离开汉族文化和生活的圈子,到兄弟民族中去,只要稍稍接触这些民族,接触他们的艺术创造,就会惊喜地发现感到这些民族文学的矿藏极为丰富,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目不暇接”。可是很长时间以来,这些兄弟民族的珍宝,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被轻视、忽视了。因此,迄今为止,我国过去、现在编写的许多中国文学史,无一例外,实际上都只是中国汉族文学史……缺少了兄弟民族的内容,中国文学史就缺少了许多珍贵的东西,遗漏了重要的部分。 编写一部包括各兄弟民族文学成果、文学经验、文学发展历史,因而名实相符的中国文学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需要和要求,是全面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项重大的基本建设性工作。 既然不是历史,不探索、清理和表述文学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而是博览会似的珍品展览,因此这部书所介绍的作品都是思想和艺术很好或比较好的。有些作品虽然在这个民族的文学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或一定历史阶段,在政治上发生过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如果艺术性太差或较差,也不列入介绍范围。[73] 这一思想影响着民间文艺学领域,最显著的就是在《中华民间文学史》的编纂过程中,从体例到布局都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正如为编纂该书所召开的研讨会的纪要所述: 整体性应当是此项研究的立足点之一,即把中国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来宏观把握,这也正是本课题设计的优势所在。同时,也要把中国民间文学置于世界文化的广大背景之下来考虑,才能确定其在世界文化总格局中的地位,提高本书的学术境界。[74] 从大文学理论到整体文学观,与韦勒克总体文学理念相吻合,可见中国民间文学自身的发展与西方也有可对接之处,只是后来的研究者在引进西方理论时一味强调西学,忽略了中国民间文学自身的发展,这就使中国民间文学思想中的自主性因素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 新时期民间文学研究在当时的学术复兴大潮得以恢复。1978年4月,钟敬文、贾芝、毛星、马学良、吉星、杨亮才组成筹备组,筹备恢复民研会的工作。最初恢复后的民间文学是对1949—1966年思想的继承,同时承担着相关政治任务,属于拨乱反正工作的一部分。民间文学比一般文艺学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更严重,学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国家新的文化建设格局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领域学人积极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建立与学科发展,并对学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范围与分类、资料搜集与保存等基本问题成为学界交流的热点,经过讨论基本上厘定了民间文学的界限,民间文学的学术研究亦逐步恢复。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法热”“理论热”的兴起,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民俗视域、文艺学视域的研究、批评交织相融,但无论从哪一角度,到90年代中期民间文学研究中理论滞后、研究与问题错位、文学本位缺失等不足渐趋凸显。 * * * [1] 参见姜彬《论民间文学的特征》,载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论丛》,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3页。 [2] 如陈子艾认为“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它与一般书面文学的不同之处,除体现在作者队伍的组成、作品主要靠口头创作与流传、作品艺术方面的独有特点、作品与社会生活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从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等外,它那相当部分作品所具有的文学与非纯文学的双重组合性质,应是最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参见陈子艾《民间文学本质特征新议》,《民间文学》1986年第12期。 [3] 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版,第18—20页。 [4] 老彭:《论民间文学的特征》,《山茶》1988年第4期。 [5] 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 参见罗汉田《大胆的实践 勇敢的探索——读〈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7] 江应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序》,载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8] 江应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序》,载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9] 江应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序》,载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10] 陶立璠:《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11] 陶立璠:《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59—64页。 [12] 贾芝:《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第2页。 [13] 胡愈之:《论民间文学》,《妇女杂志》1921年第1号。 [14] 魏同贤:《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琐议》,《民间文学》1981年第11期。 [15] 如有学者认为:“把书面因素从民间文学中排除出去,是不符合中国民间文学的实际情况的。尽管民间文学从创作到流传,口头形式是主要存在形式,但它不是全部存在方式。”参见蜀客《关于“民间文学是什么”的思考》,《民间文学》1986年第8期。通过对中国民间文学概念的探讨,强调中国民间文学中特殊的口头与书面之间的转换。“它们普遍深入地在人民中间流传,经过世代的加工修改:第一,口头的加工修改;第二,书面的加工修改;第三,口头到书面再回到口头的加工修改;第四,书面到口头再回到书面的加工修改。”参见高国藩《略谈“中国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1期。 [16] 许钰:《关于民间文学范围的思考》,《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5期。 [17] 张紫晨:《民间文学的分类学和分类体系》,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 [18] 《上海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组1962—1971年工作规划》,其规划要点中提到:“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历代民间歌谣的思想倾向’、‘我国四大传统故事的特点’等。”另参见施爱东《“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尚未刊发。 [19] 参见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81—311页。 [20] 参见罗汉田《大胆的实践 勇敢的探索——读〈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21] 乌丙安:《分类系统》,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22] [芬]劳里·航柯:《中央和地方档案制》,李扬译,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页。 [23]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04页。 [24] 贾芝:《关于中国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为中、芬联合调查而作》,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25]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406页。 [26] 吉星:《为忠实记录民间文学呼吁》,《民间文学》1981年第5期。 [27] 钟敬文:《素园集·序》,载马学良《素园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28] 贾芝:《民间文学的普查与记录》,《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3期。 [29] 参见马学良《关于忠实记录的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3期;马学良《素园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30] [苏]科鲁格洛夫:《民间文学实习手册》,夏宇继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31] 段宝林:《民间文学的立体描写与研究方法》,《民间文学》1988年第1期。 [32] 胡适:《全国歌谣调查建议》,《歌谣周刊》1937第1期。 [33] 富育光:《试论民间文学资料的保管》,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118页。 [34] 乌丙安:《论民间故事传承人》,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编《民间文学论集》第1集,内部资料,第159页。 [35] 贾芝:《关于中国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为中、芬联合调查而作》,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36] 马名超:《民间文学田野采集方法论——中国东北冰缘区人民口头创作的综合性社会考察》,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37] 张文:《中国民间文学的编辑出版》,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61页。 [38] [芬]劳里·航柯:《民间文学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及如何保护》,载《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8页。 [39] 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组编:《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内部资料,1978年。 [40] 仁钦道尔吉搜集,仁钦道尔吉、尼玛整理:《蒙古族民间故事》(蒙古文),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孟志东编:《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41] 贾芝主编:《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42]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简报》第7期,内部资料,1979年9月30日。 [43]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简报》第9期,内部资料,1979年10月3日。 [44]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后,经胡乔木提名,贾芝任第一任所长,马学良任副所长;刘魁立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仁钦道尔吉任副主任。第二章内容所涉及时段名称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相关论述保留这一时期该所的名称,不与全文统一。 [45]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印:《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内部文件,1956年7月。 [46] 《贺敬之同志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一次谈话记录》《如何建设民族文学研究所——给李铁映院长的信》等,均载于王平凡口述,王素蓉整理《文学所往事》,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47]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简报》第10期,内部资料,1979年10月3日。 [48] 贾芝:《周扬谈民族文学工作》,载贾芝主编《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7—88页。 [49] 邓敏文:《破天荒的基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编写工作述略》,载贾芝主编《新中国民间文学五十年》,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50] 吕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国家学术与现代民族国家方案》,《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另外,本段撰写还参照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编写工作的说明》、王平凡《开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上的发言》等资料,这些资料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参考资料》,内部资料,1984年,第369—372页。 [51] 参见邓敏文批注,转引自吕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国家学术与现代民族国家方案》,《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52] 邓敏文:《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关纪新、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3] 《如何建设民族文学研究所——给李铁映院长的信》,载王平凡口述,王素蓉整理《文学所往事》,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第433页。 [54] 中国文艺年鉴社编:《1981中国文艺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90—291页。 [55] 《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周扬同志谈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83年创刊号。 [56] 2018年9月25—30日,笔者到湖南泸溪进行盘瓠神话调研,在调研中当地盘瓠神话研究者侯自佳陈述了自己对盘瓠神话研究兴趣的源起时,提到当时他到中央民族学院参加这一培训活动(他误记为1983年8月至9月,而且记成了45天),听了钟敬文的报告后,感触很深。回到泸溪后就开始从事当地盘瓠神话调研。后来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91年湖南泸溪举办了首届全国盘瓠文化学术研讨会。 [57] 此处为了区分民俗学视域的民间文学与文学视域的民间文学,将后者表述为“民间文艺学”,与全书所述“民间文学”内涵一致,但为了说明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不予统一。 [58] [美]J.H.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59] 笔者沿用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民俗学派》一文中的术语,该文载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这个称谓到底是否合适尚待进一步探讨。 [60] 周星语,参见施爱东《“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61] 马学良:《迎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春天》,《素园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62] 黄惠焜的《祭坛就是文坛——论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学的关系》、岩峰的《贝叶寄语——试探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方峰群的《浅谈阿銮故事与小乘佛教》等均载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论集》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63] 王明达、何真:《论佛教文学对白族观音故事的积极影响》,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论集》第二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 [64] 马学良:《民族民间文学与宗教》,《素园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5—36页。 [65] 农学冠:《壮族歌圩的源流》,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编《少数民族文学论集》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66页。 [66] 张旭:《白族图腾漫笔》,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论集》第一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67] 史宗龙:《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序言”第1页。 [68] 钟敬文:《谈谈民间文学在大学中文系课程中的位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69] 《发刊词》,《歌谣周刊》1922年“创刊号”。 [70] 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742页。 [71] 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812页。 [72]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 412页。 [73]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毛星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7、370、371、372页。 [74] 吕微:《〈中华民间文学史〉编写研讨会纪要》,《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
由网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创作,是一本优秀的哲学心理书籍,独家提供小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txt下载,保证无弹窗.
最新章节,sodu, 笔趣阁,全文阅读,免费阅读,整理全集无弹窗广告
下书网所有小说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Copyright © 下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