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代文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第二节 当代文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从发展演进的情况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 当代文学学科的创建期(1949—1978年),也即共和国前三十年
这一时期的当代文学,以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开启了新的征程。但由于种种社会的与文学的原因,在发展中经历了种种曲折,包括“文化大革命”十年对文学的伤害。这一阶段当代文学学科还处于胚胎的状态,主要的研究形式是当代文学评论。由于“左”倾文艺思潮的干扰,不断出现对特定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的批判运动。如对创作中的“小资产阶级倾向”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及胡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对所谓“右派文艺思想”的批判、对所谓“修正主义”及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的批判,等等。因此,受到上述批判运动的影响,彼时的文学批评,也多处于不正常的状态。“文化大革命”前夕对《海瑞罢官》等作品的批判、对所谓“文艺黑线专政”等的批判以及后来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作品和作家的全面否定,必然使当代文学的正常研究难以进行。尽管如此,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文学评论家对于系列“红色经典”作品的肯定,对于农村题材创作的评论,至今看来还大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那时还不存在当代文学史的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和出版的《十年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一书,主要以作家作品的梳理与评论为主,现在看来大概属于共和国十年文学成就与成果的概述与简介。而同年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编写和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稿》,实际上也只是对若干部影响较大的作品评论的汇集。对那个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仍缺乏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文化大革命”中,辽宁大学曾出版一部《文艺思潮三十年》一书,更具有当时“左”倾思潮的深刻烙印。因而,严格地说,当时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处于创建的初始阶段。
二 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期(1979—2000年),也即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前期
当时高等院校恢复招生,迫切需要教材。而当代文学的发展已有三十年,新时期文学也方兴未艾,如何评价这三十年文学,以及面对新的文学发展,必须在大学的文学教学中有所回应。一些高校也开始从现代文学教研室和写作教研室分流出一部分教师,组建当代文学教研室。除独立编写教材外,还开始跨校联合,集中多所学校的教师力量,集体编写当代文学史的教材。前者的代表作是北京大学当代文学教研室编写的《当代文学概观》和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三卷。后者则有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郭志刚牵头的十所院校教师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陆士清牵头的二十三所院校教师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三卷。而当代文学评论方面,由冯牧等主编的《当代评论家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选编了当代二十多位著名评论家的评论选。由张炯主编的《当代学者评论家丛书》、洁泯主编的《青年评论家丛书》,汤学智、杨匡汉、张德祥主编的《新世纪文丛》等当代文学评论丛书相继出版,先后推出当代数十位知名评论家的著作。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与复旦大学、杭州大学、苏州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教师共同编选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八十八卷陆续出版。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张炯主编的《中国当代话剧文学概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上下卷)以及其他院校出版的当代文学史著作陆续问世。此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的《新时期文学六年》,高占祥、李准主编的《新时期文学艺术成就总论》也带有阶段文学史的性质;赵俊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对当代文学形态、主题、作家文学观和文学思潮的发展作了史的考察;金汉、汪名凡分别主编的《中国当代小说史》,洪子诚和刘登翰著的《中国当代诗歌史》,李鸿然主编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和吴重阳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观》则填补了这方面的学术空缺。
上述著作的先后出版,从文学评论、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资料积累三个方面,以扎实可观的学术著述与编著,标志着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全面铺开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 当代文学学科的成熟期(2000年至今),也即21世纪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期和学科样态的基本定型
20世纪80—90年代,在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的不断促动之下,中西文艺思潮的大规模撞击,使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都涌现了许多新的视角、观点、方法和艺术风格,比较文学研究也重新恢复。文学评论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些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的主张。个人撰写当代文学史之风逐渐结出引人注目的成果。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陆续出版了陈思和、洪子诚、孟繁华、陈晓明、程光炜、贺绍俊等分别编写的当代文学史。还有金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些著作较之首批文学史只写到共和国前三十多年的文学不同,基本延伸到了20世纪90年代,而且在观点与写法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如陈思和将因各种原因没有发表过的作品命名为“潜在写作”也上列文学史;洪子诚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家协会建立后的体制及其影响,也作为文学史的一个方面加以研究,朱栋霖等则对诸多作家作品作出新的评价。而张炯在《中国文学通史》中主编的当代文学史部分属集体撰写,不仅涵盖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包括港澳台)的文学,还涵盖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等各类体裁的作家作品的评介,其全面性和论述作家作品之多都超过以往的当代文学史。
同时,当代小说史、诗歌史、戏剧史、网络文学史和地区文学史(如丁帆主编的《西部文学史》、刘登翰主编的《台湾文学史》《香港文学史》、陈伯海主编的《上海文学史》、彭放主编的《黑龙江文学通史》等也都论述到当代)。此外,还产生了性别文学史、中外比较文学史的著作以及接受文学史的著作,如乔以钢主编的《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1995),范伯群、朱栋霖主编的《中外文学比较史》等。还有如谢冕、孟繁华主编的《百年文学书系》,陈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张炯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五十年》,杨匡汉主编的《共和国文学六十年》等,从各个方面和视角丰富了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而文学评论在宏观和微观方面以及评论视点和方法方面都比以往有显著的拓展,都说明新的二十年,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又有新的充实和新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