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第五节 问题与挑战

书籍名:《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第五节 问题与挑战,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过去的七十年里,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以“五四”以来深嵌于其中的“民主”取向,逐渐让人文社会学界和整个社会意识到中国民族文化当中历来被忽略的一个方面,意识到“从民间的立场看”的视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民间文学研究者的努力,“民俗” “民间文化”和“民俗学”这些在三四十年之前还只限于个别学术话语体系中的概念,逐渐成了学术界和公共领域耳熟能详的常见词语,这为整个社会以一种全面、公正的态度理解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下层文化,起到了进一步的引领作用。

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间文学研究也表现出了诸多问题,并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对民间文学研究作为民俗学组成部分的属性论证不清。在当下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几乎不证自明地被划归为民俗学的分支学科。然而,尽管民间文学和其他类别的民俗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共同特征,但与一般民俗现象的研究不同,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是在与作家文学研究的对照中发展而来的,对艺术审美属性的关注,构成了其学术属性的基础。这和关于其他民俗现象的研究主要借助或参考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的情况颇为不同。也就是说,民间文学研究与一般民俗研究,二者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术品格和理论模式。因此,把民间文学研究纳入民俗学的体系,虽然从表面看似乎顺理成章,但要使二者在理论和方法上达到有机的统一,还需要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论证。遗憾的是,当前的研究者,要么对这一问题没有意识,要么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问题;即使有所论述,也是从二者在研究对象上的相似性来分析,而很少涉及理论和方法上的异同,结果非但不能使民间文学研究在民俗学系统当中获得更合理的位置,反而为学科属性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大概也是导致学科目录设置不当以及目前民俗学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缺少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学科资料建设的专业化与理论建构的系统化不足。相比于其他学科,这样的不足显得尤其严重。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各种民间文化知识更多地掌握在那些被当作研究对象的民众手里,而不是研究者那里。研究者只是单纯的研究者,“专家”则是那些身为研究对象主体的“生活者”或“实践者”。有的时候,研究者在“专业”方面的知识,还不如一个“生活者”。就这一点来说,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当中很难作出“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区分,因而也很难使这一学问彰显出其独立的学科属性。

第三,日益盛行的区域研究和个案描述,使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知识体系日趋破碎,研究也不断走向碎片化,缺乏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和范式提炼。随着民族志的个案研究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民间文学和民俗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即通过对某一个特定社区的具体事象的调查和描写,来为某个通行的理论观点作注脚,或者,干脆只是进行单纯的记录和描写,而不涉及任何的理论探讨。

第四,过度强调研究对象相对于精英文化的特殊性,自觉不自觉地把民俗与上层文化割裂开来。尽管钟敬文等学者曾一再强调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全民族的生活文化,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少研究者往往以“敝帚自珍”的心态,强调自己的研究对象与上层文化的不同。这种倾向,同“五四”以来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民俗学体系当中的“民主性”“人民性”关怀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过度强调,就会使民俗学丧失在民族文化整体系统中进行探索的力度,也丧失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积极参与讨论更大问题的可能性。

第五,过度强调对以文本为中心的视角的矫正,结果导致了重视外部的语境研究而轻视内部的文本分析的倾向。

以上这些问题,有的为中国民间文学领域所独有,有的则是世界范围民间文学研究的通病。对它们的解决,将不仅有益于中国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国际民间文学研究,也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学界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化和本土化实践的不断增强,以及民间文学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日益丰硕,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普遍得到了巨大的提振,这一切,都为民间文学工作者全面、有效地解决各种难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 *

[1]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8—640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志(征求意见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内部印行,第3页。

[3] 载何其芳、张松如编《陕北民歌选》,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4] 载贾芝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选》(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 天鹰:《论歌谣的手法及其体例》,文化生活出版社1954年版。

[6] 钟敬文:《歌谣中的觉醒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1952年版。

[7] 载萧三主编《革命民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8] 顾颉刚:《息壤考》,《文史哲》1957年第10期。

[9]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版。

[10] 此处《牛郎织女》指1956年编入初级中学《文学》课本第一册的文本;《阿诗玛》则指公刘、黄铁、刘知勇、刘绮等对传播异文进行整理、润色后的文本;《刘三姐》则指曾昭文、龚邦榕、邓凡平、牛秀、黄勇刹等集体创编的彩调剧等。

[11] 贾芝:《拓荒半壁江山——贾芝民族文学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153页。

[12] 马学良、邰昌厚、今旦:《关于苗族古歌》,《民间文学》1956年第8期。

[13] 钟敬文:《民俗学与民间文学——1979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暑期民间文学讲习班上的讲话》,载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论丛》,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14] 例如,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398、399—402、403—422、444—446页。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 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 陶立璠:《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18] 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9] 吕微:《中华民间文学史·导言》,载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20] 例如,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等等。

[21]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22]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4]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6]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7]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28]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1]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2] 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33]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1—709页。

[34]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6]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7]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8]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0]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 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42]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民间叙事机理谫论》,《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43]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论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4]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

[45]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06 年版。

[46] 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47] 叶涛:《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论纲》,《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

[48]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49]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自序”第1—14页。

[50] 段宝林:《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52] 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3] 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杨利慧、张霞等:《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54] 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55] 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 祝秀丽:《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7] 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8] 例如,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等。

[59] 周星:《“生活革命”与中国民俗学的方向》,《民俗研究》2017年第1期。

[60] 刘铁梁:《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民俗研究》2019年第1期。

[61] 例如,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62] 例如,王杰文:《媒介景观与社会戏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 例如,安德明:《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64] 例如,李扬:《当代民间传说三题》,《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王杰文:《乘车出行的幽灵——关于“现代都市传说”与“反传说”》,《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张敦福、魏泉:《解析都市传说的理论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6期;张建军、李扬:《都市传说》,《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黄景春:《都市传说中的文化记忆及其意义建构——以上海龙柱传说为例》,《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等等。

[65] 例如,施爱东:《谣言作为民间文学的文类特征》,《民族艺术》2016年第3期。

[66] 这一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陈泳超:《目连救母故事的情节类型及其生长机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史诗叠加单元的结构及其功能——以〈罗摩衍那·战斗篇〉(季羡林译本)为中心的虚拟模型》,《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67] 朝戈金:《口头传统》,《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

[68] 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当家乡成为田野——民俗学家乡研究的伦理与方法问题》,《东华汉学》(台湾)2011年夏季特刊。

[69] 巴莫曲布嫫:《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2、3期。

[70] 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71]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2] 朝戈金:《“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口头诗学》,《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

[73]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74] [日]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5]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不怕鬼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76] 相关成果,参见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

[77] 朝戈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理到实践》,《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78] 巴莫曲布嫫:《从语词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公约〉“两个中文本”的分析》,《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

[79]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与经验》,《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80] 参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62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 新中国哲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