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西路军·天山风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路军·天山风云

米字旗的降落(4)

书籍名:《西路军·天山风云》    作者:冯亚光
推荐阅读:西路军·天山风云txt下载 西路军·天山风云笔趣阁 西路军·天山风云顶点 西路军·天山风云快眼 西路军·天山风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西路军·天山风云》米字旗的降落(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古堡变成了崭新的营房,威严地挺立在山坡上,正好对着英国代办处。队伍每天操练、唱歌,洋溢着健康欢乐的气氛。这歌声惊醒了山城,荡漾在群山之中。哨兵端着刺刀警惕地站在碉堡上,守卫着山城的安全,同时也居高临下地监视着英国代办处的行动,注视着那里进进出出的人。山峰上,一只鹰把尖锐的铁爪紧扣在一块冷硬的岩石上,静如止水;它把生命系在高处,俯瞰浩茫大野,随时准备冲向风暴,冲向难以预测的危难和险峻。

县长文津调走,从泽普县调来一位县长,名叫许亮,是延安来的。一听说许亮来了,胡鉴急忙到县政府去看他。有关英国代办的活动,许亮比胡鉴了解得清楚。许亮告诉胡鉴:“边卡上一定要严密盘查,凡是违法的物资都扣下来。不许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胡作非为!”

许亮一到县上,就给当地牧民发放贷款,减轻赋税,并且带着商业机构的贸易公司,深入农村进行公道买卖。这一来,城里的奸商活动受到致命的打击。他还广泛地开展抗日宣传,启发人民的爱国热情。这许多活动中,大胡子副县长表现得异常积极。大胡子是当地人,讲话群众能听懂,他也带着贸易公司从这村到那村,就连许多偏僻的山沟也跑到了。饱经奸商敲诈和勒索之苦的穷苦群众,纷纷向政府揭露英国商总和商人们的嘴脸,证明他们是坏人,和他们断绝了来往。

胡鉴按照上级指示,向翟米尔传达:“咱们到边境上巡视一番,确定修建哨所的地点。”翟米尔连连点头说:“对,这下我们的边卡大队就像个守边卡的样子了。”

他们组织了一支20多匹马的轻骑队,带着帐篷、小锅、水和粮食,向边界进发。人员大多挑选的是塔吉克族士兵,他们从小在高山上生长,适应高山反应。副大队长翟米尔在挑选人员的时候,首先挑选自己的儿子马拉尤夫连长,还有一个被称为“山鹰”的班长,名叫哈斯木。

山路险恶,空气稀薄,马张着嘴巴直喘气,有些山路陡得上不去,需要人连推带拉的往上掀。大雪埋住了山路,塞满了山谷,稍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连尸首也找不见。翟米尔父子不愧是高山上长大的猎人儿子,对边境上的每一条路,每一处地形,就像对自己的羊群那么熟悉。有一次大风倏起,飞雪如席,打得人眼睛睁不开,马蹄子一个劲儿往山下滑。不少士兵都喊着要找地方休息,可是翟米尔却喊道:“不能休息,停在这里就是死,现在只有往过冲!”说着,他抓起胡鉴的马缰绳,两腿一夹自己的马,抡着鞭子狠劲地抽。山那面的风雪小多了,大家脱了险。又一次,他们在山谷里行进,突然听见雷鸣似的吼声,胡鉴还闹不清是怎么回事,马拉尤夫喊道:“雪崩,停止前进!”部队刚刚站定,前面就像天崩地裂似的,雪雾弥漫,惊心动魄。有时候也遇到雷雨和洪水,闪电像金蛇般的在山谷中旋绕,炸雷像炮弹似的震得人头疼,半山上的石头被山洪冲得咕咚咚滚下来,但每次他们都能找到山洞隐蔽起来。葱岭中的气候就是如此多变,比长征时胡鉴经过的西康高原更加恶劣。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把他们的脸照得乌黑,手往脸上一摸,就脱一层皮。休息的时候要张大嘴呼吸。水烧到满锅都冒水泡,手伸进去却一点儿也不烫,面条下到锅里成了糊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西路军·生死档案 西路军·河西浴血 西潮 武夫当权 五四之魂 五十年伤痕 努力工作,不折腾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 逆市布局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