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西路军·河西浴血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路军·河西浴血

夜渡虎豹口(1)

书籍名:《西路军·河西浴血》    作者:冯亚光
推荐阅读:西路军·河西浴血txt下载 西路军·河西浴血笔趣阁 西路军·河西浴血顶点 西路军·河西浴血快眼 西路军·河西浴血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西路军·河西浴血》夜渡虎豹口(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虎豹口两岸峭壁雄踞,巨石参差,像一双巨大的铁手,紧紧扼住放荡不羁的黄河,但是黄河愤怒地咆哮着,夺路而走,以排空的浊浪,呼啸着向山岩冲击,在沉雷般的轰鸣中,水花飞溅。

一大群衣着破旧的“老百姓”,冒着秋凉的河风,来到了虎豹口。他们隐蔽在河滩村落茂密的梨树丛中,不断地向河对岸眺望着,指手画脚地在议论。

红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戴着一顶破毡帽,穿着缀着补丁的蓝布对襟大褂,腰里系着一根旧麻绳,活像一个到处流浪的短工。

程世才是位燕颔虎颈的将领,曾是“铁拳头”红八十八师的师长。他和熊厚发组织实施了红四方面军第一次渡江作战——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的战役。强渡任务交给红三十军。副军长程世才和师长熊厚发身背背篓,手拿镰刀,腰里别上旱烟锅子,化装成当地老乡的样子,几次到江边砍柴、割草,详细察看地形地貌、江水流速以及守军兵力部署等情况。战斗打响,红八十八师二六三团的两个营突袭成功,胜利登岸,全歼守军一个营,毙守军团长一名。全师迅速过江,一天之内向纵深推进70余里,歼敌一个旅。

李先念在《痛悼程世才同志》一文中说:“他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形成了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反抗压迫、渴求光明的性格特点。192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鄂东北地区点燃了黄麻起义的革命火炬,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宣告成立。一批最早觉醒的农民群众,纷纷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向反动统治阶级猛烈冲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世才就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在大别山区,在西征路上,在川陕根据地,在长征途中,在河西走廊,在风雪祁连山,我们同命运、共呼吸,带领部队浴血奋战,迭摧强敌,战胜重重风暴和苦难,经受过数不尽的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战斗情谊。”

程世才和红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以及先锋连的指挥员,站在一块岩石上,隔着轻淡的河雾仔细眺望着对岸。滚滚黄河以它那一泻千里的气势,掀波涌浪,浩荡直下。巨大的漩涡急剧地转动,浊浪飞溅着暗红色的水沫。对岸的峭壁秃岭,重重叠叠,起伏连绵。从山麓到山顶,星星点点地矗立着国民党军的碉堡。马步青的骑兵三五成群,在裸露的田野上奔驰,飞扬起一溜溜黄尘。隔着河面,可以断断续续听到马的嘶鸣声。

“今晚在虎豹口强渡!”程世才用布满血丝的眼睛巡视了许久,最终下达了渡河命令。昨夜,二六三团在靖远县城以西30里的红嘴子强渡。船到中流,遇到浅滩,渡河未成。李先念、程世才当机立断,向徐、陈请示后,给二六三团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西潮 武夫当权 五四之魂 五十年伤痕 努力工作,不折腾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 逆市布局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你拿什么吸引我 那些有理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