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八百五十七章 高端的食材往往在晚上出现(两章合一)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八百五十七章 高端的食材往往在晚上出现(两章合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爬山过程,如果被分为四部分。



前四分之一行程。



马老太头戴斗笠,斗笠上安装一圈面纱。



怕小飞虫从面纱底部飞进去,马老太还系了一个红粉相接的小花围巾。



这是几个孙女做衣裳剩的布料,她觉得扔了白瞎,拼接起来给自个缝条围巾。



系紧了,小飞虫就飞不进去了。



老太太身穿小薄棉袄,身后背双肩包,这包解开,还能再当件衣裳保暖,里面装油布雨披、药品、糖等乱七八糟的物资。



腰间捆住仨竹筒,还有一把刀。



老太太脚上鹿皮小皂靴,儿媳妇给做的小马裤塞靴子里,小腿肚还被布捆的紧紧的,以防静脉曲张。



就这一套,正经挺飒爽英姿的呢。



这前面的路,小老太太爬的也不费劲。



让她坐轿,她两次拒绝,不坐,不服老。



还和腰间捆竹筒像捆满炸药包的顺子说:就逃荒那阵,怕后面有追兵撵,她跑的可快了,不比年轻人跑的慢。



顺子说:“您现在也比年轻人厉害啊。您的经历和精神头,依小的看,有的那年轻人,一百个也不敌您。”



老太太被夸的眉开眼笑。



总之,前四分之一路,对于大伙来讲,一句话概括就是:



天空飘来五个字,爬这点儿山,不算事儿。



当玩似的,一路听着野兽在凌晨瞎叫唤也不耽误唠瓜,不怕那个。



又是秧歌又是戏的,老太太还解开围巾,从面纱底下给自个喂块糖。



四分之一路爬完后,画面突变。



如果这副画面要是能给配音乐,那就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阳光虽出来了,但是一个个老惨了。



这可真是无论富贵贫穷,爬山面前人人平等。



宋福生气喘吁吁。



米寿和金宝一边一个,扶着钱佩英磕磕绊绊走路。



二郎累的,顺脸向下淌汗,脸上像冒出一层油似的,肩上搭着三婶的棉袄。



大郎、虎子除自己的东西,还要背着三叔和三婶的背包,越爬山越迷惑:



我们实在搞不懂,好不容易借光,放了一个不知所谓的假期,好不容易归期不定,为什么不在家好好呆着,要随王爷出“公差”,王爷还不太领情。



最前方陆畔还在猛走,走着走着发现走不动了,爬上两步又被拽下来,宋茯苓扯住绳子一端原地坐下。



陆畔急忙下来,“走不动了?”那小脸都红了。偷瞅岳父岳母一眼,已经顾不上他,这才凑到茯苓身边,离的很近。



宋茯苓盘腿席地而坐,掀开面纱带着哭音问道:“还有多远啊陆珉瑞。”



“一半不到。”



“你别说一半不到,我该没有勇气了。要不你自个爬吧,我不去,山下等你。”



陆畔蹲在茯苓面前笑。



知道这是开玩笑,他未婚妻一向做人做事不会放弃。



“你别蹲着,趁着我耍赖,你也坐,能歇一歇。”



“好,”陆畔坐在茯苓身边。



拧水囊递给茯苓。



又打开竹筒,倒水将帕子浸湿,一只手捂住茯苓的后脑勺,一只手给茯苓擦脸。



宋茯苓在被擦脸时,全程没耽误喝水。



喝完,随手递给陆畔,让将水囊拧上。



陆畔接过后,再次回头看向岳父岳母方向,侦查完了,才敢直接用茯苓的水囊喝水。



而此时离陆畔茯苓有一段距离的马老太,她正扒着轿子向上爬。



爬都要爬不上去了,腿不好使,戴面纱的帽子也歪了。



埋怨村里后生:扶我一把啊!



年轻后生们心想:不敢,男女有别。



别你奶奶个腿,真想给一巴掌。



我一个老太太还怕你摸嘛,痛快滴。



给老太太都累急了,想发火。



且心里开始后悔。



她就不该上山,想多和俩孩子亲近有很多方式嘛。



她陪着一路来,然后在山下,风里雨里指定等你,那不和陪伴上山一样的效果。



为么要给自己走散架子了。



为么。



马老太都怀疑人生了。



唉。



其实照她说,连珉瑞和胖丫也不该来爬山。



俩崽有毛病是怎的。



你看谁爬山是为了玩,反正她认识的没有。



上山就是为干活砍柴挖野菜。



最享福的事,不该是在家里炕头吃吃喝喝?



老太太的观念里,没有旅游二字。



而且她觉得珉瑞那孩子,又不像是人家一直在大园子里做享福少爷。



才从那个刮沙尘、身上湿还长疹子,嘴也被吹剥皮的战场回来,是露天军帐没住够,还是风里来雨里去没颠簸够本啊?非要爬山。



至于她小孙女,依她看,来爬山更是纯闲的。



咱老宋家好不容易从农村干到城里。



这倒好,心心念念又跑回乡下。



好不容易过去几年,忘记后面有追兵追赶在山上的苦难日子。



这回妥,自己来山上了,吃没得吃,喝对付喝,下晚睡破庙山洞。



怎么的,这是要忆苦思甜啊?



那老太太,你心里抱怨这么多,咋不说出口,别只搁心里琢磨。



老太太:她可不傻,爬一小半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还埋怨那些添堵话作甚。



作为创业女强,最懂效率,不解决问题的废话少说。除非她埋怨这些,大伙能听她的下山。



不过,连她都会遗憾,那不白爬了吗?感觉没见到水泡子更亏本。



宋福生走过来前,陆畔解开拴茯苓的绳子站起身,向前迎了几步递竹筒。



宋福生推开,累懵了,扑腾坐地上,“不用,我这身上有,你留着喝。”



钱佩英也恨不得靠在宋福生身上躺下。



宋福生边喝水边气喘说:“完了,我滑膜炎犯了。要不咱回去吧,这叫及时止损,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什么盐贩?”陆畔疑惑。



“就给你送粮做下的病。我那病犯了,拨了盖疼(膝盖)”



宋福生还没说完话,就被钱佩英推了一把,用眼神警告:嘴没把门的。



真烦人。



以前,珉瑞不是她家女婿,从不管人家要好。



这怎么成为自家女婿,还要上人情了呢。



那老宋,就差对女婿说:你好好待我闺女,你看看我这一身病全为你做下的,你不好好对她,你对得起我吗?



可是,也不想想,珉瑞要是当真,心里真愧疚可咋整。



“不用听他的,珉瑞你也坐下歇会儿。你爹那腿是逃荒逃的。”



其实真正累的是顺子他们。



他们腰间捆满竹筒,除装水,还装米面油还有肉,什么沉,他们背什么。



护卫到达陆畔休息地点,习惯性分几路侦查一番。



回来向顺子耳语,尚算安全,不远处还有小溪。



顺子抬眼看看日头,瞟眼他家少爷,向宋福生建议,正好有溪流,煮饭吧,吃饭?



少爷怕挨饿这事儿,细心的顺子早就知道了,这将会他这一生不会说的秘密。



有些事儿,默契就行,不用摆在明面上询问戳穿。



宋茯苓先摇头拒绝,她不饿,“要不咱们歇一会儿,一鼓作气再爬一阵吧,爬一阵再吃饭。”



陆畔歪头看她。



作为一名将领,挨饿这是短处,甚至说是军事机密也不为过。



陆畔却在这个最平常的日子里,和茯苓第一次出游就用嘴型说了个字。



恩?



宋茯苓又仔细看看陆畔的嘴,看懂后立马改口:“爹,奶,我饿啦。”



祖宗饿了,宋福生扭头看向女儿,其实他也不饿:“那就……开饭。”



这次出行,无需带锅。



咱这地方都产出石锅,老百姓家家户户买不起大铁锅,现在买石锅用呢,可想而知,附近石头都挺好。



宋福生卷起裤脚子,一身汗味下河。



指挥大郎虎子还有村里小子们,从河里捞石头、石板抬回去,要薄一些、平整些的。



用河里水洗刷洗刷,石板上泥抠一抠。



而陆畔带着顺子、米寿二郎他们在就近砍柴,挥舞镰刀。



茯苓盘腿坐在奶给扑的油布上,望着陆畔背影,那挥舞镰刀是一种展现力量的美,往嘴里扔个枣子,问钱佩英,“娘,你看陆珉瑞帅不帅。”



钱佩英跪在油布上掏背包里的油盐酱醋,闻言头没抬道:“帅,帅死了。”



茯苓又去问马老太:“奶,你看陆珉瑞……”



没一会儿,几个火堆就燃上了,大小不一的石头分别架在上方。



人多,要分开吃。



“珉瑞?”



“嗳!”



“来,过来学学。”



宋福生叫陆畔,一天天的,他可能折腾他姑爷了。



宋福生先向石板上倒点儿油,预先腌好的牛肉放上去,滋的一声,开始煎制,撒辣椒面,撒芝麻。



这个锅就不用管了,火头到了,翻一下面就行。



陆畔看着牛排,有点走不动道,喉咙动了动。



“走,跟我走。”



这回跟在宋福生后面的可不止陆畔。



顺子他们,米寿他们通通跟在后面学。



一会儿要自己动手做的。



宋福生来到另一个火堆前,先向老娘要大白菜,几大块白菜叶放在石板上烤软,又将羊肉片放在上面煎制。



“主要是这个料汁,看见没?”



宋福生调料汁,蒜沫,酱油,辣椒圈,盐,还放了点酱。料汁倒在烤熟的羊肉片上,然后用筷夹起,放在白菜叶里那么一卷。



那香味扑鼻,快馋哭跟着来的村里壮汉们。



打小也没吃过这么好的,要跑远站着,才不会流口水。连看都不敢看。



宋福生用手拿着白菜卷羊肉。



陆畔正要双手接过,以为岳父是要给他的。



宋福生举着就走了,“闺女,你尝尝。”



“哇,爹,这也太好吃了吧,真香。”



另几个火堆前,钱佩英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摇头失笑,拿老宋一点儿招也没有。



她和婆母正在做竹筒饭。



米洗好,竹筒里装米,上方铺着切成丁的香肠腊肉,再放点儿葱花,放点辣椒圈,添水放在火上蒸。



只看,林子里,一大帮人吃的杠香杠香的。



连老太太顺手挖的野菜吃的都香。



能不香吗?



石板上抹层油,野菜和婆婆丁洗好,向石板上那么一扔,伴着滋滋啦啦水分被烤没的声音,再蘸点儿料汁一吃,只吃白饭就能吃两竹筒,就不用说还有牛肉,大牛排。



牛肉用刀切成厚丁,你一块他一块,眨眼就被分没。



宋茯苓在吃竹筒饭前,知道陆畔饭量大,就和陆畔说:“我吃这一半,那一半留给你哈。”



陆畔的黑眼仁亮晶晶的,似能倒映出茯苓的小脸,他说:“好。”



憋半响,还憋出一句,对茯苓小声喜道:“这是我在野外,吃过最好的饭。”



宋茯苓用手捂嘴笑,眼睛弯弯的,“跟姐混,你会吃更好的。”



“姐?”



“不是,是哥,你比我大,你是我的兵哥哥,哈哈哈,”茯苓用大笑声掩饰那么一丢丢的羞涩,就是笑着笑着,咳咳,呛住了。



还得麻烦米寿隔挺远操心,喊陆畔:“姐夫,给我姐拍后背。”



米寿都习惯了。



以前,这活,就他干。



这回妥了,不用放下筷子给姐拍后背,姐夫干。



而马老太是坐在油布另一头。



她早就吃完饭了,这一路吃不少糖,不饿。



眼下肚里也不缺油,咱家条件好着呢,总吃肉,不馋那一口,正盘腿抠脚呢。按摩足底。



老太太始终有留意观察,那对刚被指婚的小两口,她笑了。



偷偷摸摸说话。



打情骂俏的。



恩那,有内味儿了。



来值了。



“奶,岳父,岳母,喝茶水。”



烧水,陆畔是会烧的。



吃完,他就没闲着,跑去一边烧水,一边清洗他和茯苓吃饭用的竹筒和筷子。



还有他的佩刀,刚才有切牛排。



茯苓忽然问陆畔:“你那刀,没杀过人吧?”



陆畔蹲在火堆前的背影一顿。



茯苓有发现:“……”



宋福生接过茶水,还让顺子和大郎他们接着用剩下的茶叶,添水煮开。



村里跟着来的小子们也喝喝。



村里壮汉们觉得今儿太值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茶水?



喝一口,妈呀,也不好喝啊,苦不叽的。



而在汉子们“品茶”时,陆畔又没影子了。



过一会儿,他回来对茯苓小声说,你还没出恭吧。



当茯苓带着老妈还有奶,来到陆畔给临时搭的小茅窝时,高兴的直显摆:



“娘,你看看陆珉瑞,他给我盖茅房了。”



“奶,你看看呀,快看看,就这么一会儿,他就搭起来了,很怕我憋到。”



马老太很捧场,可不是,真心细。



孩子不歇着,她还寻思跑哪去了,是自己上厕所去了吧?没想到是给小孙女搭尿窝。



钱佩英是憋不住笑,就没见过收礼物收茅房的,闺女向她显摆男朋友送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茅房。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