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八百四十六章 实力不允许,低调不下来(两章合一)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八百四十六章 实力不允许,低调不下来(两章合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柳将军只在圣旨上看出四个大字“荣宠至极。”



这份荣宠,是对天子门生。



将宋知府的千金都指给天之骄子煜亲王了,那对宋知府还不够荣宠?把那最好的都给了。



哪还有比陆畔更有作为的小伙子,这个年纪没成家。没有啦。



更是对煜亲王本人的荣宠至极。



就没见过这样的,皇上的圣旨偷偷摸摸,日期由煜亲王填写。



这是干啥呀,喜事,指婚,来了就传旨呗。



圣旨搞这么麻烦是几个意思。



柳将军脑补,难不成,皇上是想让煜亲王先相看一下宋知府的女儿,合眼缘就拿出圣旨,不喜就当没这回事吗?所以才偷偷摸摸的?



嗨,那姑娘行,真行,那姑娘,他见过。



小琼鼻,大眼睛,叫他柳伯伯,声甜,性情也软和,跟在她爹娘身后,一说一笑,白白净净的。



听说还像其父,很有才华,和颜老先生整什么书,他说不明白。



反正,有一阵,他和夫人都相中了。



尤其是夫人,好似很满意那女孩子。



自家儿子小,都想让那姑娘给他们柳家做儿媳妇。



当然了,这圣旨,陆畔,眼下冒出来了,柳家曾经相中宋家女,这种事就不能向外说了。



免得让他的贤侄、如今的煜亲王心里犯膈应,好好的姻缘再耽误。



不过,柳将军疑惑。



按理说,陆家和宋家也是有渊源的,难道从没见过那位姑娘,这次来黄龙,才是头一回见?



如若还没有见过面,那他得安排安排啊,尽快让珉瑞看看行是不行。



还不太好安排哪。



在黄龙,连茶水铺子的老百姓都知晓,宋知府很宝贝他闺女。



在柳夫人发愣,柳将军脑补时,陆畔将圣旨收好。



要不是他需要柳将军配合,他才不会将圣旨的第一次露面给柳将军看。



他岳父还没有看过。



陆畔是有心理洁癖的。



甭管是哪方面的第一次,凡是第一次,他都很重视。



陆畔又扔个炸弹,别脑补了。



告知柳将军:



这指婚圣旨是他求来的。



到达黄龙,没有直接用传旨的方式,是想先得到岳父大人宋叔、宋知府的首肯。



陆畔说完话,潇洒的走了。



他走了,这两口子,却愣在原地半晌。



已经心仪到这种程度了吗?



拿出圣旨就能成的事,非要绕弯路。



柳夫人想起自己傻乎乎的对佩英说:“陆家成亲,到时咱俩搭伴去京城啊?”



还要引领佩英去国公府认识认识陆夫人。



因为她以前听说,只太恭人宋知府的母亲有幸见过大长公主。



问佩英,你见过吗?



佩英说,陆老夫人和陆夫人都没有见过。



她就想着,虽没见面,但陆畔给夫君写信,在信里提起宋家的关系,想必陆夫人会很高兴见到佩英,这也尚算是熟人了,只需要一个契机见面而已。



她就是那个契机。



此时再想起那番话,好气。



佩英,你怎么能这么不够意思呢,一点儿没向她透漏。



柳将军劝柳夫人:“也许宋夫人也不知晓,没听说嘛,指婚圣旨是求来的。”



就在这时,京城的密报来了。



密报上有关于这次大战后,皇上升谁降谁的消息。



以及,京城大事,最近让京城许多闺秀哭瞎眼的,陆畔封王,刚当王爷就定亲了,黄龙知府宋福生女儿被指婚煜亲王。



柳将军瞪眼瞅手下:你这送的是不是有些晚啦,啊?



与此同时。



黄龙二把手周同知府邸,只和柳将军差一个时辰,京城的周家也给来了信件。



周同知和周夫人正在吃饭,俩人的身后站着六位姨娘,在给布菜。



能给布菜的,就算有些身份的姨娘,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压根不能来正院。



周同知放下筷子看信,看到某一行字,使劲瞪了瞪眼,以为自个看错了。



过一会儿,又眯眼,重新看一遍。



细琢磨了一番,恍然大悟,啊,难怪。



周夫人问他怎么啦?



然后周夫人听完就吃不进去饭了。



不可置信。



压制不住的羡慕嫉妒,凭什么呀。



王爷女婿。



宋知府家里上辈子烧高香啦。



知府听起来四品,似乎很体面,可皇朝各城的知府多啦,京官三品以上又有多少,陆家是什么样的高门,俯视所有官员。



宋知府在国公府面前,他就不够看,算个什么。



而煜亲王又是什么样的身份,她虽没见过王爷,但连百姓都知晓陆家独子仪表堂堂。



凭什么这种天大的好事儿会落在宋家头上。



周夫人心理是如此,只是行动上,却是在送走周同知后,打算面带笑容去见钱佩英恭喜一番。



她倒要听听,咱们的知府夫人会怎么说。



嗳?怪了,京城传遍的事儿,王爷昨日来了,只听夫君说,带来什么什么亲属,宋知府胆肥了没跪,其他可是毫无动静。



周夫人和身边嬷嬷笑呵呵地说,“不会是还没想好,王爷想变卦吧。”



煜亲王要是想变卦,想必皇上也会理解,王妃人选确实需要深思熟虑,那可有热闹瞧了。



她太希望是这样了。



周夫人甚至在心里祈祷陆畔变卦。



王妃是谁都行,她就不希望是钱氏的女儿。



有什么呀,家里趁啥,你怎就那么好命。



倒是她身边的老嬷嬷,认为夫人无法心想事成。



忘了陆家送的那把官椅啦?



变卦的可能性极小,不想惹夫人嫌弃才没提。



……



而此时陆畔眯了一觉,起来了。



他趴在床上,小厮在给他后腰擦着药油。



昨日掉下墙,摔的不轻。



尤其是最后一回,被茯苓压的,地上有石子,正好磕到他以前征战已愈合的伤患处。



陆畔扭身问顺子,“写完啦?”



顺子在少爷休憩时,那真叫一个奋笔疾书,和亲卫们凑到一起,好些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靠回忆和讨论,愣是做出一沓子人事档案。



只是:



“少爷,别看咱们陆家军人不少,小的也写了这么多人,但是完完全全符合您要求的,说实话,少之又少。”



先和您报备一声。



主要是,您事儿太多。



顺子心想:



要给二丫姑娘寻夫君,您又要十八岁到二十六之间未婚的,长相必须周正的,又要求至少六品武将且要识字,不能是过于粗莽之人。



还提出,家里人口要简单,后院不要有小妾,不曾找过军妓,在兵卒们中间名声不错。



名声,不止是人品,也是说明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不错。连情商都有要求。



顺子理解是理解,就是,太难了。



六品以上未成家还识字的,刷掉百分之九十五。



长相周正这点,又刷掉不少。



陆畔趴在床上,挥手让按摩的两位小厮下去。



接过人事档案,看了几眼,也在心里:唔,是不太好找。



看到任子浩的简介,他直接就给团吧团吧扔了,还斜睨顺子。



顺子满脸赔笑:“少爷,任子浩真属于佼佼者,他最符合,您不是说符合就要呈交上来,小的可不是故意给您添堵的。”



嘿嘿,别看任子浩现在还算受少爷重视,这回都给放大假了,就可见混的不赖。



但那傻子以前想求亲宋姑娘,去买求亲礼,那不在路上遇见啦,当初给他们家少爷气的七窍生烟,失态到车帘子都给拽了下来。那小子要是再敢多说几句,脑袋都能给拧下来。



可惜了,要不然任子浩真挺好。



而且,这绝对是个好机会。



只要被少爷相中做连襟,少爷会将连襟从手底下调离。比如柳将军那里,调离前,绝对会升一官半职。



多好的事儿,二丫那姑娘不错,得个那样的好妻子,岳家是宋知府,少爷还能大手笔赏些聘礼。



帮连襟出聘礼。



这样,娶二丫时,不就不寒酸了嘛,为的无非就是宋家面子里子好看。



只是,有这一茬,少爷才不会考虑任子浩。



陆畔又翻了几页,“潘副尉,二十六?”



“回少爷,他说他二十六。”



陆畔又作废一个,长的比他宋叔都老,二十六也不能要。



长那么老气,领不出手。



顺子发现陆畔目光停留在下两张简介上,他急忙上前道:



“少爷,别看小的写他俩了,但小的们刚才私下研究过,好似是谁曾听过这二人没成亲是真,家里却有娃了。



这种私事,小的又没去他们原籍打听过,不太保准,需要再进一步打听。



所以无法确定有没有,这才给写上。您看小的画的这×,标注这个都需要再进一步了解。”



陆畔闻言,点点头,确实难为顺子。



男人,带兵打仗,能打就行。这种私人事情,却很难得知。



这种有可能未娶妻过门就有娃的,宁可错杀,也不能要。



要不然他岳父大人又会说:二丫跪在佛前,哀莫大过于心死,日日礼佛什么的。



难题来了,陆畔接连翻了几页,心里稍稍满意的,全都标注带X,让他看什么,这就是顺子你忙了两个时辰的成果。



“少爷,您瞪小的,小的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没成家的太少。要不,扩大范围?比方说,年纪再扩一扩,到三十,备不住还能划拉进来几个……”



顺子还没有说完,陆畔就打断道:“不要向上扩,要向下扩,十五到二十六。十五六岁就无需六品了,年纪轻,以后还有机会,只需长相端正,人品正直,要识字。”



顺子听愣了,您还知道十五六岁不能要求六品呀。



谢谢您善解人意。



“少爷,十五六岁是不是太小了,比宋二小姐,小吧?”



“小不要紧。”陆畔坐起身,穿衣裳:“结发夫妻,白头偕老很重要。男人活不过女子。本就活不过,还找年纪大的?宁找小,不找大。”



年纪小,相貌格外突出,性情人品极为踏实的,可以破格录取。



顺子都听傻了。



少爷,敢问,您是什么时候对老太太比老头更长寿有研究的。



陆畔说完还点点头,认可自己,此话有理。



你看,宋家就老头少,全是老太太。



还有,所识之人,各府剩老太太的多。



为二丫,这心给陆畔操的,稀碎稀碎的。



在离开前,陆畔还忽然转身道:“对了,不止年纪要扩,范围也要扩。不要只陆家军,柳将军,莫将军,梁将军,你在我身边,应对他们的身边人有留意,好好想想,还有谁年少有为没成亲。”



“不是,少爷,您等等,陆家军的好安排,其他路的就算有,怎么安排见面?”



安排怎么还能成难事,本王是谁。



陆畔早就想好了,大郎成亲,岳父一家不是要回奉天?



他就将选出的前十名都给调查好,召集到奉天。



他才不会给指定一个给介绍。



万一将来要是处不好,米寿那臭小子提醒的对,头一个对他有意见的就会是茯苓。



那他图什么。



到时,他给隔着帘子排上站好,调查出的个人情况介绍交与宋家。



宋家一手攥着个人介绍,一手对照里面的人挑选。



真过不好,是宋家人自己挑的,赖不着他。



他能担保给介绍的人现在不错,他可担保不了以后也不会错、



更不熟悉二丫,谁知道二丫有没有能力将日子过好。



毕竟,有的女子,能让浪子回头。



而有的女子,能逼迫的夫君离家出走。



至于陆畔为何不考虑文臣家的子弟。



陆畔认为文臣家,繁文缛节比较多。



在他心里,二丫也不适合做文臣家的大妇。



还有一点,非常现实。



宋知府很拿得出手,但宋知府只是二丫的叔叔。



成亲,当亲家见面,要茯苓的二伯与男方的父母对上。



如果这时,男方的父亲是文臣,哪怕是六七品的官职,茯苓的二伯,他见过,是没有共同话题的。



习武之人就不一样了,家里做什么的都有。



一般也只略识一些字,够用就行,不需要日日做学问,二丫和这样的子弟也能有话聊。



……



钱佩英所在的南厂房门口。



门口熙熙攘攘停着许多官太太的车。



像柳夫人和周夫人知道消息的,当然要立马来寻钱佩英。



而其他夫人京城没人,路子不广,即使不知晓,却听闻昨日宋知府见王爷没跪,王爷还给宋知府搂怀里了,那得赶紧来啊。



陆畔一身富家少爷打扮,身旁站着米寿。



连个随从都没带,只暗卫悄悄尾随。



他先接的米寿放学,引起一片轰动,在许多学子的跪礼中,边领着米寿离开,边询问先生米寿的功课。



陆畔打算和茯苓成亲后,就给米寿送进国子监。



大门开,夫人们一愣,这是谁呀,高大的小伙子贵气天成。



柳夫人看了眼钱佩英,笑了下:“王爷,怎的来了这里。”



夫人们集体失声,失声了好一会儿才急忙反应过来,纷纷行礼。



陆畔等这些夫人们礼毕后才说,“本王只是来接岳母回府,诸位夫人无需多礼。”



岳母钱佩英拉着柳夫人上车,去她家吃饭。



至于其他人,失陪了。



陆畔和米寿站在一旁,等待钱佩英和柳夫人坐好。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