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七百九十五章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何伯躬身对陆丞相告知:“老爷,是孟大人随皇上出宫了。”



陆丞相拿起茶杯,慢悠悠喝了一口。



喝完,一语双关,说孟大人,也是说自己:看来要破费了。



“回府知会一声,准备银票。”



“是,老爷。”



陆丞相这种的,都要准备钱了。



丁坚那种小年轻的,都能猜得到皇上要故意捧会宁松花石。



就可想而知,其他大臣,老油子们,能不做两手准备吗?



即使有脑子是那种真笨的,到这种时候也该品出味儿了,皇上微服出宫这事,他们怎么就齐刷刷都知晓了,一点儿没隐瞒呢。



而皇上能随便去哪个铺子里溜达吗?



皇上就是出去吃个包子,回头包子都会涨价的对不对。



那要有多棒槌,才会等着皇上质问到头上:你们不表示一下吗?



所以,不管家、出门不带钱的官员们,在听说皇上出宫的第一反应是,纷纷告诉亲信,回府准备银票,只等皇上归来就要用。



……



与此同时,微服出巡的皇上带着几人已来到市井街头。



皇上这一路走,一路瞧。



挺新鲜,好久没出来了。



命孟景遇和陆畔的二姐夫进粮铺子问过粮价,在路边问过卖蛋蛋和猪肉的。



孟大学士和陆畔二姐夫这位大家公子,还得到皇上明晃晃的嫌弃。



那份嫌弃一点也没藏着掖着。



你们怎么能不知晓鸭蛋鸡蛋鹅蛋平日里卖多少钱?



朕要你们有何用。



孟大学士和陆畔的二姐夫:“……”



但一路上,几人脸上还是笑容多。



毕竟在外行走的皇上,护卫们隐藏在百姓中,他眼下看起来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富家老爷”,和在宫里动不动拧眉瞪视他们不同,说话很随意。



来了兴致,路过扛着糖葫芦的商贩瞅一眼,站在摊子前看一会画脸谱的,还会指向某一处市井百态,十分平易近人的让老孟他们看看,一副你们也没见过吧的模样。



就这样边溜达边瞧热闹,皇上来到了京城第二繁华的街头,也是今日最吸睛的位置。



到了这条街上,想不注意会宁特产铺子都不行。



门前正在敲锣打鼓,踩着高跷的艺人正随着鼓点双手舞动,带领看热闹的小孩子门拍着巴掌。



“老爷,到了。”



“恩。”



皇上在热烈的欢迎光临中走进店铺,进来他就一挑眉。



铺子里的热闹,他倒是能猜到,在外面就能感到里面正人声鼎沸。



但里面的布置却是他没有想到的。



只看店里面布置的像现代的农产品展销会一般。



每一样特产都有一个专门的展销台。



比如椴树木耳,红锦缎上不止堆着木耳,旁边还放着各种包装,台上有一说明牌子和价格签。



说明牌子上写有,经多少位大夫证明,食用椴树木耳的好处。



而最吸引皇上注意的是,每个展台后面的墙上,都挂着一幅幅的用原木相框裱起的画。



他就走了过去,这一看,就被吸引住了。



连陪同孟大人和陆畔的二姐夫,也在嘈杂的环境中沉下了心。



只看,那墙上正中间挂的是四幅关于长白山的画卷。



春天满山杜鹃,夏天大峡谷悠远。



秋天红叶覆盖,冬天林海雪原。



最奇特的地方是,连画都有注解。



长白,长相守,到白头。



向人们介绍这大气磅礴的山脉,它是从哪开始,一直到高丽那面。



且很接地气的给人们举例,曾有多少人,爬了多少日,才不过爬了山的一角。



宋福生认为,注解注解,就为让人听懂。



总不能和古代人民讲占地有4500平方千米吧。



又平方又千米,你就是让古代人民把手指头脚趾头全用上也掰扯不明白啊。



咱给举例,老百姓他就懂了,啊,爬那么多天才爬那点儿啊?这更直观。



皇上看完长白山,又去看其他画了。



他背着手,在看他的老百姓。



像是对着卖木耳的展台,那画里就是老百姓是如何从椴木上辛苦采摘下来的场面。



而其他画里制蜂蜜的,蜂农们在山上如何与蜜蜂为伍。



晒蘑菇的,妇女们被晒红膛膛的脸蛋,望着一院子的蘑菇捶着腰笑容满面。



采人参的,打猎的,要为上山提前准备多少日与野兽抗争,汉子们困顿的造的没人样,下山后大伤小伤,场景各不相同。



最终都汇为被收走山货那一刻,老百姓望着那难走的盘山道,眼中聚满了期盼。



这些画取名为:满天星。小飞电子书



老百姓才是满天星,群星簇拥才能月光明。



皇上不知的是,配合这些画的,其实还有一幅来自宋福生亲笔写下的注解。



只是由于黄龙府截了给皇宫进贡,宋福生就不方便再命人挂出来。



挂出来那是在给上级穿小鞋。



皇上就没见到。



那份注解的大致意思是:



他叫宋福生,他是会宁知县,他为老家土特产代言。



敢以官职向大家担保,会宁出产,绝对是真正的好东西,大家放心购买。



像人参,标注大致是多少年头的,它就不会差年头。



即使皇上没有见到这份注解,也在此刻笑了,在心里对宋福生笑了。



他转回身看向那热热闹闹的场面,听着掌柜们在向买家推销。



觉得这里连推销都新鲜。



“您瞧瞧这土精参,中肚肥大,根茎长的胳膊是胳膊腿是腿,这都有人型啦,要您老八十两一点儿也不贵。



您老也别比对那根年头说事,您老怎么不说说这药性。



我们山民可是在谷雨后白露前进山采参。



不信您找人问问,对面就是药铺。



只有这段日子挖出的参才最具有药性。



平日里采挖的照这差远了,您在外面买那些乱七八糟的,花不少银钱,三五根却不敌这一根。



它可是集天地精华长出来的。我们那里可是长白山,山清水秀,要是有本事爬到山顶,抬头就见云端。”



“哎呦,大娘,这是椴木耳,您还悄悄与我讲,还整个不影响我买卖。您悄不悄悄的,也不能一刀砍我大脖筋上啊,您不留神讲出的那价,听的我心口窝疼。再者说,我们这里不讲价啊大娘。”



“您识货,是这个,一看就常采买。



瞧见没,外面那些皮货商与我们没法比。只有我们长白山才有这种小貂。



我们小貂那可是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



“这位爷,您真说对了,有您这一句话就是暖我们心窝子。



我们从会宁来到京城那都不是确实不容易,那是很不易。



您是不知晓,盘山道,山高水长,我们来京城都没有去下面某些村庄费劲。



没有路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那盘山路是让我们硬生生趟出来的。



一次只能过一台骡子车,恨不得这面头车进村了,最后一台车才上盘山道。”



被大娘讲价的掌柜也接过话,和楼下的买家们聊家常说:



“可是再难再危险也要去。



大山里,有许许多多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山的山民们在等着。



为了想尽办法把这些好东西运到皇城根脚下,为了让你们京城人能那偏远的黑土地有实实惠惠的好东西,不止要用到骡子,有时一排排渔船都要用上。



像这入了冬,我们那里就更难了。



人力从山里背出来,从江上走爬犁。



一路,那大雪冒烟,拽都拽不住牲口,还要给车底下安下在雪地里走的家伙什。”



恩,没错,用俺们家大人的原话是,要换雪轮胎。



皇上在人群中挑了下眉。



但没过一会儿,他就听不下去了,没法在楼下接着看热闹。



因为到时辰了,开始为辣酱宣传。



之前,基本上每隔一个时辰,这个特产店都有主要推销的东西。



木耳是泡给大家围观,蜂蜜冲给大家品尝,蘑菇用小鸡炖,那蘑菇带着鸡肉味。



像眼下这个时辰,到了宣传辣酱之时。



现场做起了水煮鱼和水煮肉片,锅子底烧开涮羊肉。



虽然为吸引酒楼和外面大户人家注意能订货,是在门口进行的,但那小风一刮,辣椒味混着肉香味直向屋里飘。



皇上觉得要在再停留,就会失态的打喷嚏。



听听,那孟景遇已经开始了,“啊啊,啊欠。皇,不是,老爷,小的失态了。”一把胡须,自称小的。



就这样,几位护卫扮作仆人护着,在前面开路,引领皇上上楼。



楼上,才是真正的,贵的大件。



一层楼的十几个展台上,只摆十几样,松花石摆件,松花石砚。



一个砚,就占一个展台。



厚厚的棉花上覆盖虹缎,红缎上用红实木托着摆件或者砚台。



这都是临时改的,要不然以前打算楼上还放百年人参和蜂王浆呢。



经杨明远一提点,富贵打算再给松花石拔高一层。



木牌那价格别提了,也是现雕刻的,全部临时改掉,能加一个零的全加零。



宋富贵就是在这时下楼的,他之前在楼上接待订单,第一个来订的就是丁坚派来的掌柜,订的数量还不少,可以说掏空了丁府的积蓄。



刚忙完,富贵正要下楼看看情况,两边一个向下去,一个向上来,这就碰上了。



富贵一眼就叨住孟大学士,就是这个不要脸的在授官时都不给俺福生好脸色看。



再一看这位不要脸的扮小在后面跟着,心里激动的一抖,立马反应过来前面这位爷是皇上。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