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六百一十章 花骨朵,你看看人家?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六百一十章 花骨朵,你看看人家?,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由于皇朝四分五裂而中断了近十年之久的科举,随着新皇登基,迁都回京城,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选拔的春天。



这份向天下读书人急发出的昭告,让许许多多白发苍苍的读书人落泪。



他们等了太久了。



也让像陆畔这样的学子,有了进考场的机会。



因为以前还能参与科举时,他们只是孩童,当到了能进考场的年纪,科举中断。



……



马老太糕糕兴兴店里。



重新开张啦,开张好些天了。



是顺子亲自找的老太太谈话,透露了一句:“眼下那铺子是我家少爷的,正空着,您老人家快给张罗起来吧。”



果然,当时老太太眼睛只眨巴了两下,转头就拉起了队伍。



由顺子配合她,购砖,搭炉子,店里的几个大烤炉子搭起,大德子讨回来,蛋糕店开张,粉头巾戴上,给“大师傅”二丫有时都带去现场制作,还是谁也拦不住的那种。



宋茯苓都不知道换了“东家”这事,还以为是与陆之婉合作。



陆之婉走了,她们更要精心管理。



而老太太早就想好说辞,就算过后小孙女知晓换了主,她到时就咬死了说:



“我没想过他的铺子往后就是你的。



没想过他的银钱往后通通都是你的。



更是没在心里琢磨过,给他挣钱就是给往后的你挣钱。



奶知道,你俩没关系,你不用总强调。



奶和陆公子之间就是单纯的合伙关系。”



单纯个鬼呦。



这不嘛,由于点心店坐落在整个奉天城最热闹的一条街上,老太太就比旁人知晓消息速度快。



老太太一边扯下头巾放进收银台里,一边向买货的重复确认:“真贴出来啦?”



“真贴出来了,随着还有府衙张贴出了考试日子,那么长一溜字,您家要是有能科举的,具体的还是快去瞧瞧吧。”



“宝珠啊?”



“嗳,奶。”



“快些来前面守店。”



“来啦来啦。”



马老太刚走出店门,就听见旁边书肆忽然传出一阵欢呼声,可以想象出里面的学子有多高兴,她听着心里也欢喜。



加快小碎步倒腾,拎着酱色裙子,一路小跑冲到了贴告示这里。



这里,此时里三层外三层,多大年纪的人都有。



马老太足足在这里停留了半个多时辰,自己识字能看懂的,她就先用心默背下来。



要是有那句子里文绉绉,对那意思不太确定的,她就拽住像书生模样的小伙子,一遍遍仔细打听。



只这么会儿功夫,老太太就在人堆里连续“骚扰”了好几位小伙子。



啊,明白了。



原来她儿不用参加第一场考试。



她三儿已经是童生,要先等那些童子们考完了,选出好些个像她三儿一样的,然后这些人连同她三儿,才会一起去参加“院试”,也就是俗称的去考秀才。



以此类推,如若像村里的任族长那位老秀才,他要是想下场考举人,就要等三儿他们这批秀才录取结果出来后,再下场考。



考举人那就叫乡试啦,马老太:俺懂了懂了。



马老太抽出随身小本子,在身旁小伙子讶异的眼神下,这回一一记下院试和乡试的考试日期,去哪里考,都让带什么东西,联名具保书的要求。



具保书是要有两份的。



一份是三儿要去寻四个和他一起考秀才的学子,互相担保,有一人敢作弊违纪,或是身份不实,其他四人卷子就作废。



还需要递交另一份保结文书,叫“结状”。



需要邻里、族人作保,证明家里是良民,不是贱籍,有参考资格,家里人口都有谁,没有犯法的人等等。



像她三儿不参与童子试,直接去考秀才的,凑齐这两份保书无需递到县里,直接递到主考“秀才试”的奉天府衙,考试地点就设在府衙大堂。



为何一定要先递具保书呢,



老太太听那小伙子讲,因为要拿这两样担保文书去换取“票据券”,没有票据券,到时进了考场不给发卷。



人家是按照那“票据卷”出多少份的卷子。



所以说,你要是在考场由于紧张污了卷,给墨打翻了,不好意思,没有新卷给你了。



你要是具保书递晚了,想着进考场现递换取卷子,不好意思,没准备你那份,回家吧。



这是马老太第一次认认真真打听科举里的事。



以前三儿考童生试时,她也想好好陪着,仔细给准备,可是那时有心无力,多一个人去县城陪考就多一份盘缠。



用小孙女的话讲,她三儿是未来的花骨朵,当娘的咋不想好好护着呢。



如今,终于又有了机会,终于盼来这一天。



她这回定要陪着她家“花骨朵”,给准备考篮,在外面等,考几天等几天。



从早上赶考前的那顿饭,她就要让儿吃上最热乎的,而不是当年考童生,肚里冰冰凉,进去考好几天,就带俩馍,出来累的不行还要去挤大通铺。



站在离马老太不远地方,有一名妇女也在心里掂掇给儿准备啥。



其实这名妇女都蹭听好一会儿了,她不识字,马老太问那些小伙子,她就跟着站后面听。



她就是“杨康”的母亲。



刚才看见贴出告示真恢复科举,连日子都定了,她还在这里激动到偷偷抹过眼泪。



日子苦,苦的她终于有了盼头。



“儿呀?”这名妇女,拎着一大包从裁缝铺领回的缝补衣裳激动的跑回家。



帮人家破的地方补朵小花小草能挣银钱。



“你快别抄书了,恢复科举,这是真的。”



说着话,妇女又落了泪:“你先别惦记去京赶考的盘缠,娘给你挣,前面秀才和举人要是考不中,还寻思什么进京?你别死心眼,实在不够,娘就将这小院卖了,咱家日子就不紧了,赁房子住。”



“可不成,娘,还有哥嫂侄子们。”



“杨康”急忙站起身,有为真的确定科考日期的激动,更有被吓的,不敢让娘卖房。这房是父亲搭上命置办上的。



当安抚完母亲,看到母亲高兴的去蒸干粮,“杨康”回眸看着桌上的书。



如若这次他下场能成,不止要感谢娘、哥、嫂子,还要感谢两个书肆。



一个是那个小书肆掌柜,这些年让他抄书挣钱,一本八股集子每页一文钱,一本就是半两银。



他在重复抄书的过程中,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乱熟。



另一个是“天一”书肆的幕后东家。



外面传,那里的东家有大背影。



虽然没对外开放三楼,不知晓三楼里摆放的是什么藏书,但是这些年一楼二楼却一年四季始终对外,准许像他这样买不起书的人,坐在那里,免费看书。



别的书肆为盈利,是只准翻阅一会儿就要买的,要是都看完了谁还买?



可天一书肆并无。



感恩,让他看到除四书五经外,许许多多他买不起的书卷。



“三儿呀,科举日子下来啦!”



“咳咳咳,”宋福生当即被茶水呛住。



:。: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