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四百零一章 进城的丫(二更)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四百零一章 进城的丫(二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驾。”捂着棉头套的马老太,眯着被风雪迷的眼,有些不放心的一边赶车,一边回头看身后跟的骡子车。



身后跟着三台骡子车。



那几台车里装着好些蒜,装着她小孙女和蛋糕店里的小高小王小宋。



本是该让这些人坐在自家牛车里的,但是今儿个马老太买了好些黄纸。



她自个驾的这台车里,装着一车会为死人烧的纸和上供会用到的烛台等东西。



而家里另一台车里,固定的每日要拉蒸笼,仨人坐在外头,俩人在里面把住蒸笼。



最近店里忙,家里来了王忠玉和大郎他们几个男的,都在那台牛车上。



就这么的,小孙女就上了装蒜的骡子车,那几台骡子车都是来自国公府城郊庄子的。



“驾。”马老太吸了吸鼻子。



每日赶车往家回是最遭罪的。



这个时辰一点阳光也没有,干冷干冷,路上灰滔滔的那个黑,说彻底黑还没有完全黑透,冷冽的北风那个吹。



像今日才出城不久,雪花又飘上了,雪沫子直往眼皮里刮。



田婆子也坐在赶车的位置上,她和马老太一边一个,戴着大棉手套抢缰绳:“来吧,我赶一会儿,你在手套里活动活动手指。”



马老太给了她,冲旁边离她不远的另一台牛车喊:“忠玉啊,慢着些赶,飘雪了,地上哪里有冰看不着,宁慢些回别翻车。”



王忠玉倒是没太冷,男人火力旺:“晓得了大娘,你们也慢些,一会儿再黑就点火把。”



马老太又趁机回头,其实即便探身看也看不着啥,但是她惦记,那骡子车里也不知冷不冷。



冷啥呀,宋茯苓被蒜袋子挤在一起,想动弹都动弹不得。



这谁呀,谁干的活,系袋子还没系严实,撒出半袋子蒜,呼啦啦随着车晃都撒在了她身上。



之前,宝珠说过她香,还问宋茯苓擦得是什么呀,感觉比陆三小姐都香,是那种一抬手一转身间飘得淡淡香味,很好闻。



上车前,高屠户大儿媳也嗅了嗅鼻子说过:“胖丫怎这么香呼呼的。”



宋茯苓:这回,来,你们再闻闻,身上除了蒜味儿没别的。



宋茯苓有些后悔,为什么不坐好马车回家,在那车里能喝热乎喝茶,甚至都能拖鞋盖着皮毯子,抱着小火炉躺车里看书,她找奶奶干什么啊。



在瞧眼下,黑嚓嚓的车斗里,压根不敢乱动,怕一屁股坐碎蒜头,动作稍微大点儿,掉她身上的蒜就哗哗往下掉干皮子。



和早上来时的待遇简直天差地别。



没等过桥呢,家里这头的人,就发现好些台车回来了。



因为近两日,宋阿爷又组织金宝以上的半大娃子们,将好不容易拉回家里的大石头,又折腾着用爬犁往外拉。



拉石头要做什么呢。



要从自个家大门口,一直到河边,搭那种用石头做的到膝盖高的石头灯,说白了就是用石头块围起,给里面的火光挡雪挡风,到时好在里面点上灯油。



十几米远一个,整出一条用石头灯做成的路。



从二十九开始点燃,一直点到出正月。



做这个,一方面是方便于家里人来回出入,天黑能有个照亮的,家里过年不能挂红灯笼,也有用这个代替的意思。



一方面是要过大年了,要弄出一条亮堂的路,告诉老祖宗们,告诉那些离去的人,他们现在这伙人家在哪里。怕路太黑,那些人寻不到回家的路。



宋阿爷是很信这个的,所以这两日就一直在忙这些。



包括让马老太大手笔买的一整车的黄纸,回头还得组织妇女们叠金元宝,都是公家钱买的,回头给马老太能报销的那种。



宋阿爷就让小子们先别堆石头啦,去桥边迎一迎。



而此时河边的村里人,也在大声和马老太她们打招呼。



在村里人眼中,牛啊,这老太太,得老有钱了。



瞧着吧,村里现在已经打赌开春后,那伙人到底能盖多少间青砖大房啦。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那伙人不止有四家点心店,最近这段日子更是出出进进,外县酒楼也进村买货,张嘴就打听宋福生。



可见那伙人还有一个大买卖,瞧那个忙乎劲儿,应是也不少挣。



钱佩英听到动静,举着火把带小跑的迎过去,先问老太太,胖丫呢,老太太一指骡子车,米寿嗖嗖嗖超速奔了过去。



钱佩英还没等看到她闺女影,就闻其声道:“嗳呦,小弟,你给姐鞋拽掉了,我在这呢。”



钱佩英将火把递给米寿,给女儿从蒜袋子里扒拉出来,又给高屠户大儿媳搭把手。



虽然宋福生也很着急想上前瞧瞧闺女,走一天了,咋样。



但是他身上系着围裙,在忙着付钱。



“你听我说,小全子,将这银钱拿回去给顺子,就说是我说的,一码是一码,我们去别的地方买蒜不也得花钱?这就很感谢了,现在是想买都买不到。你拿回去,啊?”



说完,宋福生硬将钱袋子塞给小全子,招手叫人往下卸蒜袋子。



宋茯苓从回了家,就开始和各种人说话。



太爷爷神神秘秘地问过她:“去一次就中啦?教明白啦?”



老爷子听顺子早上含糊说对打仗有好处,就挺重视这个事。



虽然他不懂弄个台子,上面摆着假山假水怎么就能对打仗有好处了,但是他还是希望真能帮上忙。



没错,老爷子第一希望最好别打起来,要是过些年非要打,他也真心希望燕王赢,别看他才落户在这,那也感觉出来不一样的。



就以前老家那,总感觉比燕王管理要乱得多,而且老爷子在老家生活几十年,天灾人祸的也不是没碰见过,也从来没听说过发救济粮。



百姓能不能饿死,全看自己,那个税也越来越重。



不像在这里,虽然比老家冷,但是好像这里有钱人多。



当然了,老爷子不糊涂,他知道也可能是他们眼下很挣钱,接触的可能都是有钱人?是错觉?



不过,那也不完全是,看看村里人生活就知道,确实比老家好。



还有衙役来传话,就任公信被撸下那回?就感觉衙役们也都是讲理的,不像他们老家那里的牛得很,十年八年不去回衙役,去一回,他那时候当里正,人家都直接管他要跑腿钱,给少了,不乐意。



宋茯苓没藏着掖着,直接告诉太爷爷:“他说初五让我再看看,我也不知道他说的看看是看啥,不过,我让他初五去点心店了。”



这是宋阿爷。



还有几个小姐姐问来问去,非要给宋茯苓钱,说怎么能让妹妹花钱给买礼物,姐姐们挣钱了,理应她们送,就是出不去门。



宋茯苓一脸“不算啥”的模样。



桃花她们就说,咱们不是商量好了?过了年找一日去城里,到时你稀罕么,姐买给你。大丫二丫也猛点头。



还有两个弟弟也缠着宋茯苓。



买回个帽子,给米寿美的呀,站在炕上问这个问那个,他好不好看。



宋金宝比米寿嗓门还大,边吃龙须酥边喊道:“还是胖丫姐好,就是比奶好。”



难怪金宝怨念。



就昨儿,马老太不是买回很多料子吗?孙子孙女除了金宝,都有新衣,金宝也有,但他是穿里头的就不乐意了,嚷嚷让奶不给新衣也中,给块奶油蛋糕。



马老太是这么哄得:“你听话,奶就给你奶油蛋糕吃。”



宋金宝当场将小身板拍得啪啪响:“好,我听话。”



“好孙,你听话,咱不吃奶油蛋糕。”



所以,胖丫姐当然比亲奶好嘞,奶太能忽悠人。



而此时,马老太比宋金宝还怨念,她认为比起小孙女,她真是单纯得很。



谁最能忽悠?她家胖丫。



昨晚趁她哭,给银子要去了不少,真是老鹰被鸡啄了眼。瞧瞧,今儿零零碎碎加在一起,敢花出去十八两。



十八两,啊啊啊!



马老太手里攥着白芷膏:“你怎得这么败家?啊?嗳呦我心口痛。”



“奶,心口痛,就家去炕头躺着吧,你就想着东西退不了,也没给别人花钱对不?再生气也没用,气坏身体还无人替。



而且早上我出门,我爹娘就万般嘱咐我。



我娘说,哪怕什么都不买,也要给你奶买那擦脸的。



我爹是可细心地说,牙粉也给你奶多买些,不多买,你奶会舍不得用,怕你用那小竹条刮舌头,哪日再杵坏嗓子。”



恰好宋福生进屋,马老太抬眼一看儿子:“哼!”就扭身走了。



“娘,给你看看,绣鞋,我奶不知道,嘿嘿,实际花的比十八两多,你这鞋我单装着。”



钱佩英立即双手接过来:“真好看,闺女,多少钱?”



宋福生说:“你娘俩等一会儿,你去的那个泽园,从哪个门进去的,都干啥了?”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