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武侠小说 >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

第406章 朝堂争论

书籍名:《我竟是第一位仙人》    作者:拾伍画生
推荐阅读:我竟是第一位仙人txt下载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笔趣阁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顶点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快眼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第406章 朝堂争论,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此诏一出,朝堂内又不安静了,全都看向殿中的王诚。
     其实,封侯之事他们很多人都已经不放在心上,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哪怕封的还是三千户县侯,他们真正意外的是王诚的新职位。
     左将军!
     这可是正二品的四军将军,在此之上只剩下从一品的车骑将军、卫将军,正一品骠骑将军,以及武将之首大将军。
     可是,自从上一任大将军在京都血乱中战死,至今都未再设。骠骑将军宁侯也被解了兵权,回自己封地了。原来的车骑将军程知进领了右丞相,兵权也交了出去,只剩下戍守京城的卫将军了。
     但是这位卫将军乃是当今王后的兄长,属于裙带关系,没有多少实权,真正管事的实际上是其麾下的宋虎臣与另一位右卫将军。
     换句话说,在朝堂之上,单单以兵权来看,已经没有人能压得住王诚。
     因为王诚掌管的整个左路,也就是大周整个西面的军务,其管辖范围已经不仅仅只是湟州一州了,甚至连陵州都包括在内。
     王诚自己也有些懵,原先他只是破虏将军,一下提拔为左将军,这是连跳了几级?
     破虏将军名头听起来大,说到底还是个杂号将军,属于正四品的将军,终究比不得三品及以上的重号将军,毕竟这些可都是能领十万人的上将。
     从一个正四品杂号将军到正二品的四军将军,这是一下跳了四级啊!
     此刻,不知有多少人心里有一肚子话,但一想到大王先前的话,全都把它憋回去了。
     “武安侯,接旨吧!”
     春明拿着诏书走到王诚跟前,身边还跟着两名小太监。
     一名小太监双手端着一个四方形盘子,盘子上面放着将军金印,紫色绶带,一本宝册;另一名小太监双手也端着一个四方形盘子,盘子上面放着新制的红色官袍,官帽、玉带。
     王诚接过诏书,对着周昭武行了一礼:“谢大王!”
     “起来吧!”
     听到这话,王诚直立而起,随后走到武将的队伍中,那两名端着盘子的小太监也跟着他站到一侧。
     周昭武转身回到龙椅前,坐了下来。
     他扬了扬手,站在台下的春明扯着公鸭嗓子高喊:“宣刘庆生、吴飞龙、张志扬、刘子翔、王辰宇、尹博、周航觐见!”
     早就在偏殿等的不耐烦的几人,立马走出偏殿,随后按照事先排练好的整整齐齐地进入大殿,一同行礼。
     “微臣拜见大王!”
     “平身吧!”
     等七人起身站好,周昭武接着道:“你们都是有功之臣,是铁血男儿,寡人也是上过战场、手刃过敌人,不会亏待有功将士,你们当赏。”
     话音落下,春明再次取出一封诏书喊道:“刘庆生、吴飞龙、张志扬、刘子翔、王辰宇、尹博、周航接旨!”
     七人齐齐跪下行礼:“微臣领旨!”
     “敕曰:强将手下无弱兵,骏马蹄下无遥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一份诏书宣读下来,用了差不多十分钟左右。
     对于刘庆生等人的封赏,王诚也一字不漏地记下了。
     长史刘庆生,被封为军师中郎将,赏金千两,绸缎百匹,婢女十名,府邸一座。
     军监吴飞龙,被封为鹰击校尉,统领御林军三千骑兵,赏金五百两,绸缎百匹,婢女十名,府邸一座。
     军司马张志扬,被封为虎贲校尉,统领御林军三千虎贲,赏金五百两,绸缎百匹,婢女十名,府邸一座。
     军侯尹博,被封为御林军军司马,赏金三百两,绸缎五十匹,住宅一座。
     军侯周航,被封为御林军军司马,赏金三百两,绸缎五十匹,住宅一座。
     军侯刘子翔、王辰宇被封为校尉,赏金五百两,绸缎百匹,仍归属西军。
     没有一个人被封爵,带来的七个人,有四个被编入了御林军,只给王诚留下了三个,而且那四个还是他原先的老部下。
     王诚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毕竟来时他连自己的前途都一无所知,更何况是手底下的这几个人。
     就在这时,坐在龙椅上的周昭武看着王诚,道:“武安侯,舍得吗?”
     王诚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武安侯”是哪位,直到注意到那道目光,他才反应过来,赶紧出列,躬身说道:“我等都是大王的兵,不管入了谁的麾下,都是为国效力!”
     “哈哈!你不介意就好!”
     周昭武放声大笑,等王诚归队后,他接着道:“今日朝议,除了武安侯的封赏,还有另外一件要事,必须拿出一个结果,就是商定的九品官人法!”
     此话一出,殿中的大臣全都开始激烈地商议起来。
     之前在朝堂上关于王诚封赏之事虽然吵得面红耳赤,但说到底是人家王诚的事,九品官人法可就不同了。
     因为这不仅是关乎国运的国策,更切实关系到他们自家的利益。
     怕王诚不明白什么是九品官人法,站在他身前的宋虎臣转头跟他解释:“九品官人法其实就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种机制,朝廷在各地设立察举官,对各地举荐的人才进行品评。品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家世和行状,再由他确定评级,级别为一品至九品,一品为最高。品级之后在上报朝廷,交御史复核,以此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王诚听后,心里一阵怪异。
     这不就是中学时学的九品中正制吗,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只是一个被封建社会淘汰的产物,比后来的科举制差远了。
     科举制开始于隋唐,历经了一千五百年,一直到后世,现代人才选拔机制上都有科举制的很多影子。
     讨论了十来分钟,声音才渐渐减弱。
     周昭武目视众人,道:“诸位可有何异议?或是有什么补充?”
     众人不说话,因为这件事情他们已经商讨了很久,基本上该说的已经说了,该补充的也已经补充差不多了。
     周昭武忽然看向王诚,道:“武安侯,你觉得此法如何?”
     王诚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于是出列,道:“末将只是一介武夫,说得对与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大人勿怪。”
     见众人没什么反应,他接着道:“咱们军人讲的是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在军中,可不管你是谁家的子弟,强者上,庸者下,否则即使你凭借家世关系居于高位,也无法服众。手底下的人不听你的,还怎么带兵打战?更别说打赢了!”
     “嗯?你这想法倒是挺新奇的。”
     周昭武眼前一亮,他听出王诚话里的意思了,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察举品级可能会存在私相授受的情况,缺乏一个更加公平的考察机制。”
     王诚点头,暗道周昭武眼界真的不是寻常人有的,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那你觉得采用何种方法更加公平?”周昭武问。
     王诚道:“不怕众位大人笑话,王诚本是江湖中人,江湖中人决出强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比武。军中决出强者,完全可以采用比武。”
     “王将军真不愧是猛将!”
     忽然一道声音响起,只见一位穿着红色官袍的男子从文官一队走出。
     他五六十岁,身材瘦削,脸有些黑,额头、眼角、鼻下都遍布着皱纹,颌下一缕胡子灰白,一双眼睛如同刀子一样,不怒自威。
     王诚微微偏头看着这人,他竟然认识,新任光禄大夫——魏诤。
     魏诤先对着龙椅上的周昭武行了一礼,而后看向王诚道:“王将军莫不是以为这天下的官员都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王诚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王诚不慌不忙道。
     “这么说,王将军的方法并未全部说出?”魏诤道。
     王诚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周昭武,道:“说到底比武也是一种考核的方法,相比于别人的举荐,比武更加的公平。比武不看门第,不看出身,看的是实力。”
     “即便是军中,单靠拳头决定实力大小,恐怕也很难角逐出真正的名将吧?遍观古今,任何一位名将必是精通兵法之人,只凭拳头说话的莽夫可当不了名将。”魏诤道。
     王诚道:“魏大人所言不错,比武只能决出个人勇武,真正的名将是沙场中磨炼出来的。军中之人是否精通兵法,是否有名将之姿,各给他们一部分兵马,挑选一处地方,让他们斗上一场就是。”
     “嗯?这方法好!”
     这次开口的却是右丞相程知进,他走入殿中,对龙椅上的周昭武行了一礼,道:“大王,一直以来,选拔将领都是历朝历代最为头疼之事,因为耗时太长。但如果用了武安侯的方法,不敢说一定能选出名将,但挑几个有资质的将胚子还是可以的。不要多,每次挑选三五个,每年一次,这四五年下来,也有二十来个了。”
     不少人听后,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开玩笑,真要这么筛选下来,不出十年,大周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会迎来暴增,并且接下来会像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
     “武安侯这方法确实不错!”周昭武点头说道。
     王诚这时又补充道:“兵法韬略这些都可以学,大王与右相都是带兵之人,完全可以开办学堂,教授他们兵法。”
     这话一出,周昭武有些坐不住了,他如何听不出这里面的意思。
     如果他亲自去教授兵法,那些人岂不是他的门生?
     未来,那就是他的嫡系!
     军队是他最看重的,自从即位以来,他一直在改革军队,削弱那些勋贵在军中的影响力,若真的采用王诚的方法,他就能一举瓦解勋贵在军中的力量。
     能看出这点的,自然不止他一人,其他人也相继看出来了。
     有的人眼里已经冒出了无比怨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王诚。
     这是要断他们的根啊!
     “咳……咳……”
     周昭武明显感觉到殿内气氛不对劲,连咳了两声,才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开口说道:“武安侯的计策很好,但鱼龙混杂之辈进入军中,若本身就是个野心之辈,他日再获取高位,天下还有谁能治得住他?”
     “不错!这是朝堂,哪能让什么阿猫阿狗混进来?”
     “江湖中人,都是草莽之辈,如果让这些人进入朝堂,那这武德殿成了什么?”
     “是啊!大王!即便选拔人才,也不能让这些江湖中人混进来!”
     “自古黑白分明,朝廷是白,江湖是黑,怎么能混在一块儿?”
     ……
     众人越说越离谱,并且矛头很快便指向了王诚。
     认为王诚自己江湖出身,自己就不干净,还想把江湖中人搅和进朝堂中。
     “王将军,你到底居心何在?”一名身着红色官袍的三品官员指着王诚怒道。
     王诚有些懵,天下那么多人,良家子弟不知多少,为什么偏偏揪着江湖中人不放?
     不选拔江湖中人就不选呗,选那些身世干净的人不就行了。
     突然,他想起来了,恨不得往自己脑袋上拍一巴掌。
     他这是动了这些世家的蛋糕了!
     要问科举制对什么势力冲击最大,自然就是那些门阀世家。
     可是,他这明明还不算是科举制,顶多算是武举,没想到竟引来那么多恶意。
     他现在很想知道周昭武的反应,毕竟科举制的实行,获利最大的就是周昭武本人,于是暗暗向他看去。
     只见,周昭武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台下一众大臣。
     也不呵斥,也不说话,仿佛像一个观众看着一群猴子上蹿下跳。
     王诚不禁一阵恶寒,好深的城府啊!
     刚才那些话一定是周昭武故意说出来的,就是想试探一下百官的反应。
     王诚也是这时才恍然明白,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要经过数百年,这里面的阻力真的太大了。
     周昭武必然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试试众人的反应。
     明白了这点,王诚也就不再反驳。
     没有了王诚的参与,那些叫得最欢的大臣刚开始越说越激动,很快意识到不对劲,渐渐把嘴闭上。
     周昭武这时开口:“今日议事到此结束,退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特比伦世界 网游:剑破岁月长河你们不该降临 疯了!全球被华夏流卡牌疯狂种草 诡异序列:从国术开始长生 快穿:我成了末日救世主 中国特种兵之异界纵横 摆烂五百年,剑仙身份藏不住了! 穿书之带着变异犬闯末世 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穿越仙侠,别人修仙我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