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89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8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八月,魏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击伊吾,克其城,大获而还。
    九月壬戌,以丹杨尹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冬十月甲申,魏主还平城。
    丙午,太傅义恭进位太宰,领司徒。
    几千户丁零人藏匿在井陉山中做盗贼,北魏选部尚书陆真和州郡联合出兵将其消灭。
    闰三月戊午日,刘宋朝廷任命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丹杨尹。
    癸酉日,刘宋鄱阳哀王刘休业去世。
    太傅刘义恭因为南兖州刺史西阳王刘子尚受到孝武帝刘骏的宠爱,想要回避他,于是辞去扬州刺史的职务。秋季七月,孝武帝解除刘义恭扬州刺史的职务;丙子日,他任命刘子尚为扬州刺史。当时火星紧靠斗宿,皇上废弃西州的旧官署,命令刘子尚把治所搬到东城来压服这一凶象。扬州别驾从事沈怀文说:“天象显示变化,我们应该施行德政来回应。现在即使空出西州,恐怕也不会有帮助。”孝武帝没有采纳。沈怀文,沈怀远的哥哥。
    八月,北魏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攻打伊吾,占领这座城,掳掠很多财物返回。
    九月壬戌日,刘宋朝廷任命丹杨尹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冬季十月甲申日,北魏主拓跋濬返回平城。
    丙午日,太傅刘义恭晋升为太宰,兼任司徒。
    十一月,魏以尚书西平王源贺为冀州刺史,更赐爵陇西王。贺上言:“今北虏游魂[游魂:比喻游荡不定。],南寇负险[负险:占据险要地形。],疆埸[疆埸:边界。]之间,犹须防戍。臣愚以为,自非大逆、赤手杀人,其坐赃盗及过误应入死者,皆可原宥,谪使守边。则是已断之体受更生之恩,徭役之家蒙休息之惠。”魏高宗[魏高宗: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从之。久之,谓群臣曰:“吾用贺言,一岁所活不少,增戍兵亦多。卿等人人如贺,朕何忧哉?”会武邑人石华告贺谋反,有司以闻。帝曰:“贺竭诚事国,朕为卿等保之,无此明矣。”命精加讯验,华果引诬,帝诛之,因谓左右曰:“以贺忠诚,犹不免诬谤,不及贺者可无慎哉!”
    十二月,濮阳太守姜龙驹、新平太守杨自伦弃郡奔魏。
    上欲移青、冀二州并镇历城,议者多不同。青、冀二州刺史垣护之曰:“青州北有河、济,又多陂泽[陂泽:湖泊。],非虏所向。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由是遂定。
    十一月,北魏任命尚书西平王源贺为冀州刺史,改赐爵位为陇西王。源贺进言:“现在北方的敌人游荡不定,南方的贼寇占据险要地形,我们的边界地带,还需要增加防守的兵力。我个人认为,除大逆不道、亲手杀人的情况外,其他因贪赃偷盗以及犯错误应该被判处死刑的,都可以得到原谅,将他们发配到边疆戍边。这相当于让已经折断的肢体蒙受朝廷再生的恩德,承担徭役的人家得到休养的实惠。”北魏高宗拓跋濬采纳了这一建议。很久以后,北魏主拓跋濬对众大臣说:“我采纳源贺的建议,一年之内救活了不少人,戍边的兵力也增强了许多。各位如果也像源贺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正逢武邑人石华告发源贺阴谋反叛,有关部门上报。文成帝拓跋濬说:“源贺竭尽忠心为国效力,我向各位担保他,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是很明显的了。”他命令严加查访验证,石华果然承认自己诬告,文成帝将他诛杀,顺便对近臣说:“像源贺这种忠心的人,还是不能避免被人诬告,比不上源贺的人怎么能不谨慎行事呢!”
    十二月,濮阳太守姜龙驹、新平太守杨自伦抛弃郡城投奔北魏。
    刘宋孝武帝刘骏想要将青、冀二州的治所都搬到历城,议论的人大多不同意。青、冀二州刺史垣护之说:“青州以北有黄河、济水,又有很多湖泊,不是敌人所要攻打的地方。他们每次前来劫掠,一定会先路过历城。二州同时设在历城,这才是长远之计。历城以北又临近黄河,前来归降的人容易过来。近可以消除民众的忧患,远可以宣扬天子的威严,是安定边疆的上策。”于是这一方案就确定下来了。
    元嘉中,官铸四铢钱,轮郭[轮郭:轮廓。]、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无利,故民不盗铸。及上即位,又铸孝建四铢,形式薄小,轮郭不成。于是盗铸者众,杂以铅、锡,翦凿[翦凿:销毁古钱,以其铜铸造新钱。]古钱,钱转薄小。守宰不能禁,坐死、免者相继。盗铸益甚,物价踊贵,朝廷患之。去岁春,诏钱薄小无轮郭者悉不得行,民间喧扰。是岁,始兴郡公沈庆之建议,以为:“宜听民铸钱,郡县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去春所禁新品,一时施用,今铸悉依此格。万税三千,严检盗铸。”丹杨尹颜竣驳之,以为:“五铢轻重,定于汉世,魏、晋以降,莫之能改。诚以物货[货:指钱币。]既均,改之伪生故也。今云去春所禁一时施用,若巨细[巨细:大小。]总行而不从公铸,利己既深,情伪[情伪:指弊端。]无极,私铸、翦凿尽不可禁。财货未赡[赡:富足。],大钱已竭,数岁之间,悉为尘土矣。今新禁初行,品式未一,须臾[须臾:短时间。]自止,不足以垂圣虑。唯府藏空匮,实为重忧。今纵行细钱,官无益赋之理。百姓虽赡,无解官乏。唯简费去华,专在节俭,求赡之道,莫此为贵耳。”议者又以为:“铜转难得,欲铸二铢钱。”竣曰:“议者以为官藏空虚,宜更改铸。天下铜少,宜减钱式以救交弊,赈国舒民。愚以为不然。今铸二铢,恣行新细,于官无解于乏,而民间奸巧[奸巧:欺诈。]大兴,天下之货将糜碎至尽。空严立禁,而利深难绝,不一二年,其弊不可复救。民惩[惩:苦于。]大钱之改,兼畏近日新禁,市井之间,必生纷扰。远利未闻,切患猥[猥:众多。]及,富商得志,贫民困窘,此皆甚不可者也。”乃止。
    元嘉年间,官方铸造四铢钱,轮廓、样式和五铢钱相同,铸造成本高而不能从中获利,所以民间不私下铸造这种钱。等到孝武帝刘骏即位,又铸造了孝建四铢钱,样式薄而小,轮廓不清晰。从此私下铸造的人多起来,在其中掺杂铅、锡,销毁古钱铸造新钱,致使钱币变得薄而小。地方长官不能禁止,获罪被处死、罢免的官吏前后相继。私下铸造的事情越来越多,物价飞涨,朝廷为此忧患。去年春季,朝廷诏令禁止流通薄而小和没有轮廓的钱币,导致民间喧嚣骚动。这一年,始兴郡公沈庆之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允许百姓铸钱,各郡县设立钱署,愿意铸钱的人家都住在钱署里,制定统一的标准式样,去除各类假币。去年春季所查禁的新钱,允许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现在开始铸造的钱币都要遵照新的规格。一万钱收取三千钱的税,严格追查私下铸造的行为。”丹杨尹颜竣驳斥这一建议,认为:“五铢钱的轻重,是汉朝制定的,魏、晋以后,还没有人能够更改。实在是因为物品和钱币的价值已经持平,改变就容易产生假币的缘故。现在说去年春季所查禁的钱币还可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如果让这些大小不等的钱币总是可以流通却不由朝廷监制,对个人有很大的好处,弊端却没有穷尽,私自铸造钱币、销毁改造古钱的情况也永远不能禁绝。财物还不够充足,大钱却已经枯竭,几年之内,这些钱币就会都变成尘土了。现在新的禁令刚开始施行,钱币的样式还没有统一,民间不满的声音很快就会停止,不值得让陛下忧虑。只是府库贮藏的财物空虚匮乏,才是最令人担忧的。现在即使发行小钱,朝廷也没有增加赋税的道理。百姓即使富足了,也不能解决朝廷财力的不足。只有减省费用去除奢华,把心思都用在勤俭节约上,寻求富足之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议论的人又认为:“铜矿不容易找到,应该铸造二铢钱。”颜竣说:“议论的人认为国库财物空虚,应该改变币制。天下铜矿很少,应该减轻钱币的重量来挽救弊病,赈济国家宽缓民众。我认为不是这样。现在铸造二铢钱,肆意发行新的小钱,对于朝廷并不能解决困难,而民间的欺诈行为就会大起,天下的钱币将会被人们完全消耗光。空泛地说严格禁止,可是利益丰厚难以杜绝,不到一二年,这一弊病就无法挽救了。民众苦于改大钱为小钱,同时又惧怕近日新颁布的禁令,在市井之间,一定会产生混乱局面。我们还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急迫的祸患就已经多次到来,富有的商人心满意足,贫苦的百姓走投无路,这都是绝对不可行的。”于是作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