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77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7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潘淑妃抱濬泣曰:“汝前祝诅事发,犹冀能刻意思愆[愆:罪过。],何意更藏严道育!上怒甚,我叩头乞恩不能解,今何用生为!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不忍见汝祸败也。”濬奋衣[奋衣:甩动衣袖,表示愤怒。]起曰:“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虑,必不上累!”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
    元嘉三十年(癸巳,公元453年)
    春季正月戊寅日,刘宋文帝刘义隆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萧道成等人率领氐人、羌人攻打北魏的武都,北魏高平镇将苟莫于率领突击骑兵二千人前去救援。萧道成等人率兵返回南郑。
    壬午日,文帝任命征北将军始兴王刘濬为荆州刺史。文帝的怒气还没有消解,所以刘濬长时间被留在京口。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后,他才被允许入宫朝觐。
    戊子日,朝廷诏令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统领各路军队征讨西阳蛮,刘骏驻扎在五洲。
    严道育逃亡之后,文帝分派使者到各地加紧搜查。严道育装扮成尼姑,藏匿在东宫,后来又随始兴王刘濬到京口,有时也外出住在当地居民张旿的家里。刘濬进京朝见文帝,又把她用车载到东宫,想要和她一同前往江陵。丁巳日,文帝亲临前殿,刘濬入殿接受任命。这一天,有人告发严道育在张旿家中,文帝派人突然实施抓捕,捉到严道育的两个婢女,供说严道育已经跟随征北将军刘濬回到都城。文帝认为刘濬和太子刘劭已经将严道育赶走,却听说他们仍然和严道育往来,忧伤哀叹,于是命令京口把两个婢女押送过来,等到调查完毕,再惩治刘劭、刘濬的罪过。
    潘淑妃抱住刘濬哭着说:“你此前诅咒皇上的事情败露,我还希望你能认真反思罪过,哪里想到你又把严道育藏起来了!皇上非常生气,我叩头乞求他开恩也不能消解他的愤怒,现在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你可以把毒药送来,我应当先行一步自杀,实在不忍心看见你身败名裂。”刘濬甩动衣袖起身说:“天下大事都要靠自己来决断,希望您稍微放宽心,我一定不会连累您!”
    己未,魏京兆王杜元宝坐谋反诛。建宁王崇及其子济南王丽皆为元宝所引,赐死。
    帝欲废太子劭,赐始兴王濬死,先与侍中王僧绰谋之,使僧绰寻汉魏以来废太子、诸王典故,送尚书仆射徐湛之及吏部尚书江湛。
    武陵王骏素无宠,故屡出外藩,不得留建康。南平王铄、建平王宏皆为帝所爱。铄妃,江湛之妹。随王诞妃,徐湛之之女也。湛劝帝立铄,湛之意欲立诞。僧绰曰:“建立[建立:指立太子。]之事,仰由圣怀。臣谓唯宜速断,不可稽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以义割恩,略小不忍。不尔,便应坦怀如初,无烦疑论。事机虽密,易致宣广,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帝曰:“卿可谓能断大事。然此事至重,不可不殷勤[殷勤:反复,频繁。]三思。且彭城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僧绰曰:“臣恐千载之后,言陛下惟能裁弟,不能裁儿。”帝默然。江湛同侍坐,出阁,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太伤切直!”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
    铄自寿阳入朝,既至,失旨。帝欲立宏,嫌其非次,是以议久不决。每夜与湛之屏人语[屏人语:斥退左右后交谈,密谈。],或连日累夕。常使湛之自秉烛,绕壁检行,虑有窃听者。帝以其谋告潘淑妃,淑妃以告濬,濬驰报劭。劭乃密与腹心队主[队主:侍卫队长。]陈叔兒、斋帅[斋帅:斋宫禁卫长官。]张超之等谋为逆。[]
    己未日,北魏京兆王杜元宝因谋反而获罪被杀。建宁王拓跋崇以及他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都受杜元宝事件的牵连,被赐死。
    刘宋文帝刘义隆想要废黜太子刘劭,赐死始兴王刘濬,事先和侍中王僧绰商量,让王僧绰查找汉魏以来废黜太子、诸王的事例,送交尚书仆射徐湛之以及吏部尚书江湛。
    武陵王刘骏平时不受宠爱,所以多次被外派到藩镇做官,不能留在建康。南平王刘铄、建平王刘宏都深受文帝的宠爱。刘铄的妃子,是江湛的妹妹。随王刘诞的王妃,是徐湛之的女儿。江湛劝文帝立刘铄为太子,徐湛之则想立刘诞为太子。王僧绰说:“立太子的事情,应由陛下决断。我认为应该赶快决断,不能再拖延了。应当决断却犹豫不决,反倒要产生祸乱。希望陛下用道义割舍亲情,对小事略微不容忍一次。不然,就应该像当初那样胸怀坦荡,不再反复怀疑谈论这些事。事情虽然隐秘,但是容易泄漏出去,不能让祸患发生在意料之外,而被后世所耻笑。”文帝说:“您可以说是能够决断大事的人。然而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不反复思虑。况且彭城王刚死,别人将会说我是没有慈爱之心的人。”王僧绰说:“我恐怕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只能制裁兄弟,而不能制裁儿子。”文帝沉默不语。当时江湛也一同陪坐,出宫后,他对王僧绰说:“您刚才说的话恐怕过于直率了!”王缯绰说:“我也很遗憾您太不直率了!”
    刘铄从寿阳入宫朝见文帝,抵达后,很令文帝失望。文帝想要立刘宏为太子,又嫌恶他不符合长幼次序,所以事情很久也不能决断。每天夜里文帝都要和徐湛之密谈,有时候整天整夜交谈。他还经常让徐湛之亲自举着蜡烛,绕着墙壁排查,担心有人窃听。文帝把他的想法告知潘淑妃,潘淑妃告诉刘濬,刘濬纵马飞奔去向刘劭报告。刘劭于是暗中和他的心腹侍卫队长陈叔兒、斋宫禁卫长官张超之等人谋划作乱。
    初,帝以宗室强盛,虑有内难,特加东宫兵,使与羽林相若,至有实甲万人。劭性黠而刚猛,帝深倚之。及将作乱,每夜飨将士,或亲自行酒[行酒:轮流敬酒。]。王僧绰密以启闻,会严道育婢将至。癸亥夜,劭诈为帝诏云:“鲁秀谋反,汝可平明守阙,帅众入。”因使张超之等集素所畜养兵士二千余人,皆被甲。召内外幢队[幢队:手持旗帜的先导仪仗队。]主副,豫加部勒,云有所讨。夜,呼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并入宫。劭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内省无过,不能受枉。明旦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因起,遍拜之。众惊愕,莫敢对。淑、斌皆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斌惧,与众俱曰:“当竭身奉命。”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尝患风[风:通“疯”,疯病。],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眄[眄:斜眼看,表示愤怒。]淑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恐既克之后,不为天地所容,大祸亦旋至耳。假有此谋,犹将可息。”左右引淑出,曰:“此何事,而云可罢乎!”淑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
    当初,文帝刘义隆认为宗室力量强大,担心内部发生祸难,特别加强了东宫的兵力,使其和羽林军的兵力差不多,兵员数量甚至达到一万人。刘劭性情狡猾而刚毅勇猛,文帝很倚重他。等到刘劭将要作乱时,每天夜里都设宴犒劳将士,有时候亲自前来敬酒。王僧绰向文帝秘密禀告,正赶上严道育的两个婢女将要被押到京城。癸亥日夜里,刘劭伪造文帝的诏书说:“鲁秀密谋反叛,你可以在清晨把守宫门,率领兵众入宫。”他趁机派张超之等人召集平时豢养的兵士二千多人,让他们都披上铠甲。他又召集皇宫内外的仪仗队正副队长,事先加以部署,声称有征讨任务。夜里,刘劭招呼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一并入宫。刘劭流着眼泪对他们说:“主上听信谗言,将要把我治罪废黜。我自己反省并没有过错,不能被人冤枉。明天清晨我要举大事,希望各位和我共同努力。”他顺势起身,向众人分别下拜。众人都感到震惊,没有人敢回应。袁淑、萧斌都说:“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希望再好好考虑一下!”刘劭很生气,变了脸色。萧斌感到害怕,就和其他人一起说:“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执行命令。”袁淑叱责他们说:“你们以为殿下真要这样做吗?殿下年幼时曾经得过疯病,大概是犯病了。”刘劭更加生气,斜眼看着袁淑说:“事情能不能办成?”袁淑说:“殿下处在不被人怀疑的位置,怎么能办不成!只是担心事成之后,不会被天地所容,大祸也会随之而来了。假如真有这种想法,现在还可以收回。”左右侍从把袁淑拉出去说:“这是什么事,怎么可以说罢手呢!”袁淑回到官署,绕着床走动,直到四更才上床睡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