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20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20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乙巳日,北魏国主拓跋焘进入统万城,抓获夏国的王、公、卿、将、校等官员以及太后太妃、皇后嫔妃、姐妹、宫女等数以万计,还缴获马匹三十多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国库中的珍宝、车驾、旌旗、各种精美的器物,不可胜数,拓跋焘依据等级将它们赏赐给自己的将士。
    起初,夏世祖赫连勃勃为人奢侈,修筑了这座统万城,城墙高达十仞,厚达三十步,上宽十步,宫墙高约五仞,它的坚硬程度可以用来磨砺刀斧。亭台楼阁也都非常雄伟壮丽,全都雕梁画栋,用锦绣装饰,精致奢华,无与伦比。北魏国主拓跋焘看到这些,回头对左右侍从官员说:“一个小国,却奴役百姓到这种地步,想要不亡国,可能吗?”
    得夏太史令张渊、徐辩,复以为太史令。得故晋将毛脩之、秦将军库洛干,归库洛干于秦,以毛脩之善烹调,用为太官令。魏主见夏著作郎天水赵逸所为文,誉夏主太过,怒曰:“此竖无道,何敢如是!谁所为邪?当速推之!”崔浩曰:“文士褒贬,多过其实,盖非得已,不足罪也。”乃止。魏主纳夏世祖三女为贵人。
    奚斤与夏平原公定犹相拒于长安。魏主命宗正娥清、太仆丘堆帅骑五千略地关右[关右:函谷关以西地区。]。定闻统万已破,遂奔上邽;斤追至雍,不及而还。清、堆攻夏贰城,拔之。
    魏主诏斤等班师。斤上言:“赫连昌亡保上邽,鸠合[鸠合:聚集,纠合。]余烬,未有蟠据之资;今因其危,灭之为易。请益铠马,平昌而还。”魏主不许。斤固请,乃许之,给斤兵万人,遣将军刘拔送马三千匹,并留娥清、丘堆使共击夏。
    北魏还抓获夏国太史令张渊与徐辩,任命他们继续担任太史令。还抓获了前东晋大将毛脩之、西秦将领库洛干,于是把库洛干送回西秦,因为毛脩之擅长烹煮调制食物,就任命他担任北魏的太官令。拓跋焘还看到一篇夏国著作郎天水人赵逸撰写的文章,过于吹捧赫连昌,愤怒地说:“这小子是个无道昏君,岂敢如此吹捧!写文章的人是谁?应该速速查出问罪!”崔浩说:“文人写文章,不管是赞颂还是批评,大多都言过其实,不一定出自真心,只不过不得已才写成这样,不足以定罪。”拓跋焘这才作罢。拓跋焘纳赫连勃勃的三个女儿为贵人。
    北魏司空奚斤与夏国的平原公赫连定仍然在长安对峙。北魏国主拓跋焘派宗正娥清、太仆丘堆率领五千骑兵开赴关右一带,占领地盘。赫连定闻知统万城已经被攻破,于是率领部众投奔上邽;奚斤领兵追击,一直追到雍城,没有追上,只好回师。娥清与丘堆联合攻打夏国的贰城,攻克贰城。
    拓跋焘诏令奚斤等将领班师。奚斤上疏说:“如今赫连昌逃往上邽自保,纠合残余部队,还不足以长期盘踞在那里;如今我们应该乘他危急,彻底消灭他也是非常容易的。请求增加士卒与马匹,等我铲平赫连昌再回师。”魏主拓跋焘没有同意。奚斤坚决请求,拓跋焘这才批准,又拨给奚斤一万士兵,派遣将军刘拔送去战马三千匹,并且将娥清、丘堆二人留下,命令他们协助奚斤共同攻打夏国。
    辛酉,魏主自统万东还,以常山王素为征南大将军、假节,与执金吾桓贷、莫云留镇统万。云,题之弟也。
    秦王炽磐还枹罕。
    秋七月己卯,魏主至柞岭。柔然寇云中,闻魏已克统万,乃遁去。
    秦王炽磐谓群臣曰:“孤知赫连氏必无成,冒险归魏,今果如孤言。”八月,遣其叔父平远将军渥头等入贡于魏。
    壬子,魏主还至平城,以所获颁赐留台百官有差。
    辛酉日,北魏国主拓跋焘从统万向东回国,任命常山王拓跋素担任征南大将军、假节,与执金吾桓贷、莫云留下镇守统万。莫云是莫题的弟弟。
    西秦王乞伏炽磐返回枹罕城。
    秋季七月己卯日,北魏国主拓跋焘抵达柞岭。当时柔然汗国正在入侵云中,他们闻知北魏的军队已经攻破统万,于是撤退北逃。
    西秦王乞伏炽磐对他手下的文武百官说:“我早就知道赫连氏必定难成气候,才冒险归降北魏,如今发生的一切都应验了我的预言。”八月,乞伏炽磐派遣他的叔父平远将军乞伏渥头等人前往北魏朝拜进贡。
    壬子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回到平城,把缴获的战利品依据等级分别赏赐给留守的文武百官。
    魏主为人壮健鸷勇,临城对阵,亲犯矢石,左右死伤相继,神色自若;由是将士畏服,咸尽死力。性俭率,服御饮膳,取给而已。君臣请增峻京城及修宫室曰:“《易》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萧何云:‘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不丽,无以重威。’”帝曰:“古人有言:‘在德不在险。’屈丐[屈丐:北魏称郝连勃勃为屈丐,是蔑称。]蒸土筑城而朕灭之,岂在城也?今天下未平,方须民力,土功之事,朕所未为。萧何之对,非雅言也。”每以为财者军国之本,不可轻费。至于赏赐,皆死事勋绩之家,亲戚贵宠未尝横有所及。命将出师,指授节度,违之者多致负败。明于知人,或拔士于卒伍之中,唯其才用所长,不论本末。听察精敏,下无遁情,赏不违贱,罚不避贵,虽所甚爱之人,终无宽假。常曰:“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然性残忍,果于杀戮,往往已杀而复悔之。
    北魏国主拓跋焘为人壮健勇猛,沉着稳重,不管是攻打城池,还是两军对垒,短兵相接,都亲自冒着乱箭飞石,身先士卒,左右的士卒相继受伤或死去,他却神色自若,好不畏惧;将士们因此无不对他畏惧钦佩,都甘愿尽力效死。他生性勤俭,衣服饮食仅仅够用就满足了。文武百官请求加固京师的城墙并修缮皇宫,说:“《易经》说:‘王公设险,才能固守国家。’萧何也曾经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不丽,就不能加重威严。’”拓跋焘却说:“古人曾经说过:‘在于恩德,而不在于险要。’郝连勃勃用蒸过的土修筑城墙,却被我消灭了,这怎么会是因为城墙的坚固不坚固呢?如今天下还没有太平,正需要民力,大兴土木的事情,我不打算去做。萧何的话并不正确。”拓跋焘经常把财物视为军队和国家的基础,不能轻易浪费。至于赏赐,也都赏赐给为国家战死将士的遗属或有功之家,皇亲国戚以及深受宠信的人与显官达贵中很少有人能够无缘无故地获得赏赐。他选派将领出征,亲自指挥谋划,面授机要,凡是违抗旨意的人,大多战败。他知人善任,有时在士卒中选拔将领,只看重才能,并重用他,不考虑他的出身。拓跋焘探听审察敏锐,部下没有隐私能够逃出他的眼睛,赏赐不分贫贱,惩罚不避权贵,即使是他向来非常宠爱的人,也绝不包庇纵容。他经常说:“国家的法律,是我与天下的臣民应该共同遵守的,岂敢轻视呢。”但是,拓跋焘性情残忍,杀伐果断,往往杀人之后又经常后悔。
    九月丁酉,安定民举城降魏。
    氐王杨玄遣将军苻白作围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于赤水。城中粮尽,民执辅政以降。辅政至骆谷,逃还。冬十月,秦以骁骑将军吴汉为平南将军、梁州刺史,镇南漒。
    十一月,魏主遣军司马公孙轨兼大鸿胪,持节策拜杨玄为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南秦王。及境,玄不出迎;轨责让之,欲奉策以还,玄惧而郊迎。魏主善之,以轨为尚书。轨,表之子也。
    十二月,秦梁州刺史吴汉为群羌所攻,帅户二千还于枹罕。
    魏主行如中山,癸卯,还平城。
    九月丁酉日,夏国所属的安定城民众献出城池,向北魏投降。
    氐王杨玄派遣将军苻白作在赤水围攻西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赤水城中粮草耗尽,百姓抓住出连辅政,打开城门投降。出连辅政在押送到骆谷时逃回西秦。冬季十月,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骁骑将军吴汉担任平南将军、梁州刺史,镇守南漒。
    十一月,北魏国主拓跋焘派遣军司马公孙轨兼任大鸿胪,持节策任命氐王杨玄担任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和梁州刺史,封为南秦王。等到公孙轨一行抵达杨玄的辖地之后,杨玄却不出来迎接;公孙轨谴责他,并打算奉诏书返回,杨玄这才畏惧,并亲自赶往郊外迎接。拓跋焘认为公孙轨处置得当,擢升公孙轨为尚书。公孙轨是公孙表的儿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