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第9页

书籍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    作者:司马光
推荐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txt下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笔趣阁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顶点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快眼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9》第9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五月,魏主还平城。
    六月己亥,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卒。
    丙辰,魏主北巡,至参合陂。
    秋七月,尊帝母张夫人为皇太后。
    北魏大将奚斤等将刘宋的司州、兖州、豫州所属各郡县全部占领,设置地方官安抚治理。北魏国主拓跋嗣命将军周几镇守河南,河南人都顺从北魏的统治。
    刘宋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因为前方战败,丧失国土,上疏请求处分;刘义符下诏不予追究。
    徐羡之的侄子吴郡太守徐佩之经常干预朝政,与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结成党羽。当时谢晦长期患病,不能接见宾客。徐佩之怀疑谢晦装病,另有图谋,于是声称这是徐羡之的想法,报告给傅亮,想要让傅亮草拟诏书,杀掉谢晦。傅亮说:“我们三人同时接受先帝遗诏,怎么能够自相残杀!如果你们一定要这么做,我只好换上布衣,徒步走出宫城侧门。”徐佩之一伙才罢休。
    五月,北魏国主拓跋嗣返回平城。
    六月己亥日,北魏宜都文成王穆观去世。
    丙辰日,北魏国主向北巡视,到达参合陂。
    秋季七月,刘宋少帝尊奉母亲张夫人为皇太后。
    魏主如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如马邑,观灅源。
    柔然寇河西,河西王蒙逊命世子政德击之。政德轻骑进战,为柔然所杀。蒙逊立次子兴为世子。
    九月乙亥,魏主还宫,召奚斤还平城,留兵守虎牢;使娥清、周几镇枋头;以司马楚之所将户口置汝南、南阳、南顿、新蔡四郡,以益豫州。
    冬十月癸卯,魏人广西宫外垣,周二十里。
    秃发傉檀之死也,河西王蒙逊遣人诱其故太子虎台,许以番禾、西安二郡处之,且借之兵,使伐秦,报其父雠,复取故地。虎台阴许之,事泄而止。秦王炽磐之后,虎台之妹也,炽磐待之如初。后密与虎台谋曰:“秦本我之仇雠,虽以婚姻待之,盖时宜耳。先王之薨,又非天命,遗令不治者,欲全济子孙故也。为人子者,岂可臣妾于仇雠而不思报复乎!”乃与武卫将军越质洛城谋弑炽磐。后妹为炽磐左夫人,知其谋而告之,炽磐杀后及虎台等十余人。
    北魏国主拓跋嗣到达三会屋侯泉。八月辛丑日,又到达马邑,视察灅水源头。
    柔然汗国进犯北凉河西,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命令世子沮渠政德迎战。沮渠政德率领轻骑兵进攻,被柔然杀死。沮渠蒙逊又立次子沮渠兴为世子。
    九月乙亥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宫,召正在南征的奚斤回到平城,留下军队镇守虎牢;同时命中领军娥清、将军周几镇守枋头;将司马楚之带领的部众安置在汝南、南阳、南顿、新蔡四郡,来扩大豫州的管辖范围。
    冬季十月癸卯日,北魏扩建平城西宫外墙,周围二十里。
    当初南凉景王秃发傉檀被毒死后,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派人引诱南凉太子秃发虎台,许诺把番禾、西安二郡交给他,并且借给他军队,让他去征讨西秦,为父亲报仇,收复故土。秃发虎台暗中同意了,后来事情泄漏,只好作罢。西秦王乞伏炽磐的王后,是秃发虎台的妹妹,所以乞伏炽磐仍然像过去一样对待秃发虎台。但是秃发王后来却与兄长秃发虎台密谋说:“秦国原本是我们的世仇,虽然结为姻亲,也不过是当时的权宜之计。先王的死,并不是寿终天年,临终吩咐不要治疗,是想要保全子孙的缘故。身为子女,怎能做仇人的臣子和妻子而不想报仇呢!”于是与武卫将军越质洛城共同策划谋杀乞伏炽磐。秃发王后的妹妹是乞伏炽磐的左夫人,她得知秃发王后的阴谋后,报告给乞伏炽磐,乞伏炽磐便杀死秃发王后、秃发虎台等十多人。
    十一月,魏周几寇许昌,许昌溃,颍川太守李元德奔项。戊辰,魏人围汝阳,汝阳太守王公度亦奔项。刘粹遣其将姚耸夫等将兵助守项城。魏人夷许昌城,毁钟城,以立封疆而还。
    己巳,魏太宗殂。壬申,世祖即位,大赦。十二月庚子,魏葬明元帝于金陵,庙号太宗。
    魏主追尊其母杜贵嫔为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普增爵位。以襄城公卢鲁元为中书监,会稽公刘絜为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郎刘库仁等八人分典四部[四部:即东、西、南、北四部。]。眷,古真之弟子也。
    以河内镇将代人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结时年一百七,精爽不衰,魏主以其忠悫,亲任之,使兼长秋卿,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年一百一十,乃听归老,朝廷每有大事,遣骑访焉;又十年乃卒。
    十一月,北魏将军周几进犯许昌,许昌城溃败,颍川太守李元德逃往项城。戊辰日,北魏军围攻汝阳,汝阳太守王公度也逃往项城。刘宋豫州刺史刘粹便派遣将领姚耸夫等率领军队增援,协助防守项城。北魏军夷平了许昌城,摧毁了钟城的城墙,确立魏宋新的边界,然后回师。
    己巳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去世。壬申日,太子拓跋焘即位,实行大赦。十二月庚子日,北魏将明元帝拓跋嗣安葬在金陵,庙号太宗。
    北魏国主拓跋焘追尊生母杜贵嫔作密皇后。自司徒长孙嵩以下全都提升爵位。任命襄城公卢鲁元担任中书监,会稽公刘絜担任尚书令,司卫监尉眷、散骑侍郎刘库仁等八人分别执掌管东、西、南、北四部。尉眷是尉古真弟弟的儿子。
    北魏任命河内镇将代郡人罗结担任待中、外都大官,总理三十六个部门的事务。罗结当时已经一百零七岁,精力旺盛,魏主认为他忠诚诚实,非常尊敬信任他,让他兼任长秋卿,负责掌管后宫日常事务,可以出入卧室寝殿;等他一百一十岁时,才批准他告老还乡,朝廷每遇到大事,仍然派人骑马去向他咨询;又过了十年他才去世。
    左光禄大夫崔浩研精经术,练习制度,凡朝廷礼仪、军国书诏,无不关掌。浩不好老、庄之书,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肯为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治乎!”尤不信佛法,曰:“何为事此胡神!”及世祖即位,左右多毁之;帝不得已,命浩以公归第。然素知其贤,每有疑议,辄召问之。浩纤妍[纤妍:纤细美好。]洁白如美妇人,常自谓才比张良,而稽古过之。既归第,因修服食养性之术。
    北魏左光禄大夫崔浩研读精通儒家经典,非常熟悉朝廷制度和各级机构的功能,凡是朝廷礼仪典章、军队朝廷的诏令,全都归他掌管。崔浩不喜欢老子、庄子的学说,说:“这些都是虚妄言论,与人情世态不大贴近。老聃研究礼仪,被孔丘尊为老师,怎么会写出败坏礼教的著作而扰乱先古圣王的治世之道啊!”崔浩尤为不信仰佛教,说:“为什么要侍奉这个胡人的神!”等到拓跋焘即位之后,他的左右亲信大臣经常诋毁崔浩;拓跋焘迫不得已,只能让崔浩保留公爵,返回私宅。因为他向来深知崔浩的贤明智慧,朝廷每发生争议,出现疑难问题,拓跋焘总是将他召来,向他询问。崔浩纤细美好,肌肤洁白细腻,如同美妇,时常自认为才干可与张良相比,而在考辨古制方面更是胜过张良。返回私宅后,崔浩又研究修身养性的方法。
    初,嵩山道士寇谦之,赞之弟也,修张道陵之术,自言尝遇老子降,命谦之继道陵为天师,授以辟谷轻身之术及《科戒》[《科戒》:有关修道的戒律、法规的书籍。]二十卷,使之清整道教。又遇神人李谱文,云老子之玄孙也,授以《图箓真经》六十余卷,使之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其中数篇,李君之手笔也。谦之奉其书献于魏主。朝野多未之信,崔浩独师事之,从受其术,且上书赞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必有天应。《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岂可以世俗常虑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帝欣然,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谦之弟子在山中者,以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起天师道场于平城之东南,重坛五层,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每月设厨会数千人。
    臣光曰:老、庄之书,大指欲同死生,轻去就。而为神仙者,服饵修炼以求轻举,炼草石为金银,其为术正相戾矣。是以刘歆《七略》叙道家为诸子,神仙为方技。其后复有符水、禁咒之术,至谦之遂合而为一;至今循之,其讹甚矣!崔浩不喜佛、老之书而信谦之之言,其故何哉?昔臧文仲祀爰居[爰居:海鸟名。],孔子以为不智;如谦之者,其为爰居亦大矣。《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君子之于择术,可不慎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文白对照资治通鉴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0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8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7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6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5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4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3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2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