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杂文随笔 >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

第33页

书籍名:《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    作者:博多·舍费尔
推荐阅读: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txt下载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笔趣阁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顶点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快眼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第3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确定孩子定期从零花钱中省下来的金额。
    ●你要监督孩子,孩子一旦领到了零花钱,这部分金额要马上放到存钱罐里。
    ●如果孩子亲眼看到,你将实现某个目标所需的钱,存到你自己的存钱罐中,就可以把这个想法更加牢固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你可以把身上所有的零钱都放在里面,这样,你也可以顺便实现某些目标。
    10岁至11岁:帮孩子找一份工作
    这个阶段,孩子会变得“有经商头脑”。他们可以制订一周的预算,为更大的支出做计划,去存钱。他们很喜欢在家接受“额外的”工作或劳动来赚些钱。孩子的需求提高了,他们可能更频繁地要求“调整零花钱”。很多父母因为子女不断提出要求而叹气。其实,这时有很好的机会。现在,你可以向孩子传递一些关键性的观念:工作的价值、个人责任,以及愿望与成就的相互作用。你应该抓住机会,有针对性地支持孩子从事某些工作,而不是把钱塞到孩子手里。
    因此,你应该和孩子分析他的强项是什么,兴趣在哪里。在孩子面前,你要抑制自己所谓“聪明智慧”的想法——努力才能赚到钱,以及严格遵守纪律、履行职责是人的最高价值观之类。你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幸福的人,现在就应该抓住机会,让孩子理解工作应该要带来乐趣,我们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做得好,只有做这些事,才能赚到很多钱。你要帮助孩子通过他的爱好来赚钱。
    注意:如果你自己对工作都不能产生乐趣,神情沮丧、懊恼地回家,就不大可能让孩子相信“工作有乐趣”的观念了。
    此外,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能解决很多与钱有关的问题了。孩子还培养出了良好的财产和隐私意识。举个例子,所有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没打招呼或未经他许可的情况下,进入自己的房间或者动自己的私人物品。
    通常情况下,10岁至13岁的孩子平均拥有30欧元的零花钱。
    能量贴士
    和孩子一起列出一张包括他的强项和他喜欢做的事情的表。
    ●和孩子一起寻找能够开拓和发挥这些强项的可能性,以此使强项得到发展。
    ●找到孩子最喜欢的兴趣爱好,一起思考如何利用这个爱好赚钱。
    ●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弱项上,而要寻找办法去克服弱项。
    ●让孩子承担与其强项相符的家庭劳动。
    ●给孩子讲讲那些因发挥自身强项而成名的人的故事。
    ●看着你的孩子,就好像孩子已经在自己喜爱的领域中表现十分出色,你的眼光就会成为能够实现的预言。
    12岁至14岁:教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对金钱的需求,随着愿望的增加而日益增强。他们对电子产品和漂亮衣服越来越感兴趣。你的孩子会喜欢上购物,愿意逗留在购物中心。在这个阶段,来自同龄人的压力非常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十分善于抓住父母的心。当孩子说起“我的朋友们都有”,“你们是不是想让我被人冷落”,“我在学校需要这个”……你会产生一种内疚的感觉。
    孩子们这样说,屡试不爽,因为父母无论如何都会感觉到内疚。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工作,因为他们离婚了,因为他们赚得不够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是不能将金钱当作礼物来弥补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学会承担责任。如果想要的东西更多,他就要找到获得收入的新方法。孩子可以向父母“要钱”来实现自己的每一个愿望,但父母不会一直陪在身边。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与父母产生矛盾,因为孩子有时想得到的东西,会比他实际需要的东西多。他会事先没有得到允许就去“借钱”,这有可能会发生欺骗行为——特别是在之前还没有建立信任感的情况下。有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孩子基本不会欺骗或者说谎。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理解收益和亏损了,最重要的是会计算储蓄的利息以及复利。
    这时,单纯持续增加零花钱,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反,你可以依赖之前几个阶段奠定的基础。当然,这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年龄。此外,也出现了培养孩子终生习惯的好机会。你需要抽时间和孩子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隔着厚厚的门,你显然无法好好解释财富与处理金钱问题的基础。
    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密切地观察你的言行举止,他只会接受您以身作则的事情。
    15岁至19岁:少即是多
    我们让孩子在经济和财务上独立的时间越长,孩子就越会不满足,也就需要赚更多的钱。他们其实现在就有机会赚钱,而且是稳定地去赚钱。
    此外,直接向父母要钱则容易得多。只有当从父母那里什么都得不到了,孩子才会去认真考虑工作的事。如果愿望唾手可得,谁会将目光投向远方呢?如果对孩子百依百顺——因为父母要以此传递出对孩子的爱——就是剥夺了孩子为成年做准备的关键机会。
    每月50欧元的零花钱绰绰有余。不应该对孩子定期承担的(和应该承担的)家务支付报酬。你也别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向孩子计算报酬。你可以因为一些不寻常的工作,给孩子支付些报酬,就好像你从外面雇用了一个工人一样。
    在这个年龄段,那些混淆慷慨大方和爱的父母,会培养寄生虫和生活无能的人。真正爱孩子,就不要让孩子设法逃避困难。生活并不总是安逸的,时常有挑战和困难,意外的事情也总会出现。让这些事情远离孩子,就是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
    孩子不应动不动就寻求父母的帮助,而应该追求自己拥有更多的强项。他们不应该一味地要钱,而是应该让自己更有创造力,来实现自己赚钱。他们不应该追求平淡的生活,而应该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反,绝大多数父母不是这样去帮助孩子,而是直接给孩子金钱,一而再,再而三。看起来像是孩子在奉承父母,让父母有一种被需要和被爱的感觉。
    父母本是好意,他们希望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让他们远离财务困扰。但实际上,结果完全相反。孩子变得远离现实生活,成为生活上完全无能的人。因为这样的孩子从未学会如何处理问题,所以没有自信,一直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之中。
    有时候,父母会因背负罪恶感而屈从于这种财务制衡。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现在流行一种全新的观念:西方国家的父母强烈地希望孩子快乐,并不想教育孩子获得健康和成功。
    教育和知识已不再那么重要,锻炼他们,让他们为生活做准备,也不再是关键。父母的目标不再是让孩子成为明天的成年人。不,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快乐,而且是从现在立刻开始,一直快乐下去。
    我们经常混淆金钱和快乐。我们认为,快乐是在没有问题的时候产生的。但实际上,当我们逃避问题时,真正产生的唯一的东西就是无聊。我们停滞不前,不再自我发展。换句话说,这绝不是快乐和充实的状态。
    20岁以上:发展财务独立
    《圣经》中有一则“丢失的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财产,就出门旅行,将这笔财产挥霍了。最后,他破产了,带着忏悔回到家乡,他的父母还是张开双臂欢迎他回家。
    这种寓言在今天已不再适用。虽然现代文明世界里不乏这种像迷失少年一样的无用之人,但父母并不期待孩子回家。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离开过家。
    他们就待在家里,因为家里舒服、安逸、令人向往。父母的庇护是如此如此温暖,一切都如此温柔、美好。他们虚度青春,用这种方式歌颂自己的懒惰。
    如果这些年轻人从未学过如何谋生,又怎会突然有一天完全独立呢?显而易见,父母慷慨大方的教育方式,是造成今天许多人陷入消费债务困境的主因。慷慨大方的环境造就了孩子的依赖性,尽管一切本是出于好意。
    父母要为孩子的汽车支付首付,要在孩子工作跳槽中间的空窗期给予经济支持,还要为孩子的旅行准备资金……当然,这一切花费都是孩子父母“借的”。但这些借的钱永远也还不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 新中国哲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财务自由之路:我如何从破产者成为亿万富翁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